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解析达芬奇

一、“绘画是一种科学”
    “这是世界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右手;这副脸庞,只要见过一次,就永远离不开我们的记忆。”——《蒙娜丽莎》。“这是人类绘画的极品,这幅画的巨大成功致使以后的画家没人敢再涉足这个题材。”——《最后的晚餐》。“这是画家62岁时的自画像,寥寥数笔,就为后人留下了素描艺术史上的典范之作。”——《达芬奇自画像》。
    在同时代的人看来,达芬奇就像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魔术师,有万能天才的美誉。在现代人眼中,令人惊异的是,他仅用十二幅完整的作品就奠定了最伟大的画家的地位。
    人们一般认为,艺术不是科学。但是按照达芬奇的界定,艺术,尤其绘画,不但是一种科学,甚至是“所有科学之后”。
    达芬奇既能发现事物表面迷人的美感,又不丧失物理学者与解剖学者的视角。他同时具有科学家的观察力与艺术家的表现力,是艺术史上第一位对人体和动物的比例做过系统研究的艺术家。他研究解剖长达40年之久,还亲自解剖了三十几具各种年龄的尸体。他不但熟悉人体外部的比例,而且了解人体的内部构造,因此笔下人物的比例、结构、动态都十分准确,无懈可击。这幅著名的人体解剖素描把完美的人体造型包含在一个圆形和正方形中,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设想。
    达芬奇对几何比例与构图十分着迷。《蒙娜丽莎》除了那永恒的神秘微笑外,还创造性地解决了半身肖像的构图问题。三个多世纪以来,西方那些卓越的半身像无一不受这幅画的影响。他还丰富和发展了前人的金字塔型构图,《岩间圣母》中群像以圣母的头部为顶点,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如金字塔般稳定而和谐。与其他作品一样,《最后的晚餐》以几何图形为基础设计画面,体现出数学的对称美。有人评价这幅画是科学与艺术成了婚,而哲学又在这种完美的结合上留下了亲吻。
达芬奇最大的艺术贡献是运用明暗法使平的画面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在文艺复兴初期,画家一般都用线条来表现透视,单线平涂,色彩较单调。而达芬奇研究光影学,首创明暗渐进法,用光线和阴影的技巧来描绘人物、景致,使之呈现逼真的立体感。一直到印象派出现的几百年内,无人能够逾越达芬奇建立的三度空间绘画体系。由他首创的明暗法使这一时期的绘画为之一变,艺术史家普遍认为它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他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米开朗其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从《最后的晚餐》起,西方绘画才真正进入了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
达芬奇还进一步归纳整理了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碎的技法知识,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审视。在他的《论绘画》手稿中,最初是想记录下对物理世界客观描述,但不久就转而注意到透视、比例、几何与光学,之后是解剖学与机械学,最后则是探索宇宙本身的机械功能问题。《论绘画》是后人从达芬奇十八本笔记中抽取出来编撰而成的,有人称它是整个艺术史上最珍贵的文献。
    尽管有的时候,对科学的兴趣浓厚到使他不愿提笔作画,但绘画毕竟是他最初的事业。达芬奇就像研究别的学问一样,努力把绘画当成一种科学,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在同时代的人看来,达·芬奇就像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魔术师,有万能天才的美誉。在现代人眼中,令人惊异的是,他仅用十二幅完整的作品就奠定了最伟大的画家的地位。
    尽管有的时候,对科学的兴趣浓厚到使他不愿提笔作画,但绘画毕竟是他最初的事业。达芬奇就像研究别的学问一样,努力把绘画当成一种科学,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

二、“宁愿在探索中失败”
    他已经画出了一幅足以同《最后的晚餐》相媲美的巨型壁画,但最后关头却因为一个低级错误毁于一旦。
    他盼望着像鸟儿一样扇动起飞翔的翅膀,但片刻间就摔碎了飞行的梦想。他要雕塑世界上最大的前蹄腾空的铜马雕像,但由于浇铸方面的困难两年后不得不将其改成步行的姿势。
    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期“巨人中的巨人”的达芬奇,在人类知识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时伴随着他的,也有鲜为人知的辛酸、磨难与失败。但是,他宁肯在探索中失败,也不愿无所用心,安然享乐生活。他一生都在实践着这种人生哲学。
    在绘制可以与《最后的晚餐》相媲美的巨型壁画《安加利之战》时,他亲手研制新型颜料和外层涂油。壁画已经气势磅礴、栩栩如生地站在墙上,但墙上的涂料却迟迟不干,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试验自己配制的外层涂油,于是让助手抬来两个大火盆放在壁画下烘烤,结果油料被烤化了。他用两个火盆把八个月的辛劳毁于一旦。
    在壁画变成五颜六色的小溪淌下来后不久,他又满不在乎地开始了飞行试验。51岁的达芬奇就像一个狂热的少年,把自制的巨鸟搬到山顶。年轻的学徒抓住巨鸟的木架向山下飞去,可没多远就跌落下来。这个飞行器是靠手臂与双腿的肌肉来驾驶的,不过他忽略了人体自身所无法克服的重量问题:鸟类用于飞行的肌肉要占全身重量的二分之一,而人却仅有五分之一。但是,如果对他飞行探索的失败过于苛求,就等于在责备用风筝引来闪电的富兰克林为什么没能发明电灯。当时,教会思想主宰着世人的一切观念。比如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地球是平的,而接近赤道的海洋一定热得像烧开的水。
    他曾被任命为宫廷建筑师,雕塑世界上最大的骑士青铜雕像,设计中马的前蹄要腾空跃起。他用蜡像模型试验了无数次,工棚地上堆起十几厘米厚的残肢碎片。最困难的是,必须将重达10吨的金属溶液快速注入铸模中,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均匀的冷却问题。当时的技术条件显然无法支持这种设想。两年的期限到了,他无法使马站立起来,最后只好改成步行的姿势。在他死后100年,西班牙人继续尝试这一技法,才建立起一座马上骑士的纪念碑。
    异想天开的灵感能让他抓住别人抓不住的东西,可他又常常半途而废。也许是为了追逐永远在飞的思想,他不得不时常停下手头的工作。当时羊毛纺织业在意大利很发达,而纺织作坊里最容易磨损的是织布针。他在笔记本上画满了各种磨针的机器,经过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最理想的一种。但是他随即产生了织布机的设想,于是又沉浸在织布机和滚珠轴承机的发明设计中。遗憾的是,这些设计图只是躺在了草稿纸上,最终没有变成机器,而他又转向了其它研究。
    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人们发现。科学史学家丹皮尔这样评论道:“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的。”
旷世奇才达芬奇为后人留下了充满智慧的财富。他那具有先知灼见的才华和永不满足的探索精神,在几个世纪之后看来,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三、“阻碍我的只是时间不够”
    他怀有神灵般漫无边际的梦想,却只拥有凡人的生命和力量;他设想过千百个计划,但只完成了少数几个;他最大的抱负是发现一切、研究一切、创造一切,然而只有那些线条、色彩组成的艺术为他带来永恒的赞誉。
    达芬奇的生命是一条没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洒满了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页。他说:“我不曾被贪欲或懒散所阻挠,阻挠我的只是时间不够。”他想做工程师、军事家、音乐家、数学家、哲学家、建筑师,但世人认为他只是一名画出了永恒微笑的画家。
    达芬奇曾以军事工程师、建筑师、画家、雕刻家和音乐师的身份为米兰公爵工作了十七年之久。他当时是最受欢迎的宫廷司仪官,负责组织宫廷节日庆典,独自担当了相当于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总导演、主持人、编剧、作曲、服装设计师和舞美设计师等多种角色。
    从留给后人的十二幅绘画作品和七千多页手稿、设计图可见,达芬奇对科学的兴趣要比对绘画大得多。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决不亚于他的艺术成就。
    在天文学方面,他观察天体,曾作出“太阳是不动的”结论,早在哥白尼之前就否定了地球中心说,并幻想过如何去利用太阳能。他认为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辉。
    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了液体压力,提出了连通器设想,还发展了杠杆原理,推导出作用力与臂长的关系。他关于物体惯性的描述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他还否定了制造“永动机”的可能性。
    达芬奇对解剖学和生理学十分着迷。他研究解剖最初是为了让艺术造型更加准确,后来却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他在解剖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一套图解,这种样式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着。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是设想采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甚至绘制过婴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图。达芬奇研究过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幅有关动脉硬化的解剖图。
    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领域,他设计了飞行机械、直升机、降落伞、机枪、坦克、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纺车、机床、冲床、自行车等等。他在数学和水利工程领域等方面也作出过重大贡献。
    达芬奇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坚信科学,常常流露出对宗教的怀疑和厌倦。他曾写道:真理只有一个,它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他提出以自然造化为师,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他认为认识起源于实践,知识的获得是依靠直接的观察和经验。他的实验工作方法经伽利略从实践上加以发展,后来由英国哲学家培根从理论上予以总结,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为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
    艺术史家曾评论说:只有一个达芬奇走在时代之前,他是包罗万象、精湛无比的天才,永不满足的孤独的探险家;他的思索的触角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有的竟然能够和我们的时代会合。

后人对达芬奇研究想法的实践

    之所以说是对达芬奇“研究想法”的实践,是因为在其所处的年代,达芬奇的研究只能体停留在“想法”阶段,没办法前进到“成果”阶段。但他的一些想法已被现代人成功的实现了。

挪威建成达芬奇设计的桥
    10月31日,在北欧的寒风细雨中,挪威王后和500多名各界来宾为一座造型独特的大桥剪彩。直升机在人们头顶盘旋,起重机缓缓掀起了足有4。8万平方英尺的白布,一座100米长、8米高的木桥展现在大家面前,三个浅色的木拱如同三只被射手用力向后拉的硬弓,牢牢地支撑着桥身。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座桥的设计者竟是500年前的达芬奇。也正因如此,桥被命名为“蒙娜丽莎”。
    1502年,达芬奇为土耳其横跨两大洲的伊斯坦布尔市绘制了一幅美妙绝伦的拱形桥设计草图。该桥长346米,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如果能建成,它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桥。但土耳其苏丹却拒绝建造此桥,他认为该工程难度太大、造价太高。于是,这座桥在图纸上呆了500年。
    1995年,挪威艺术家韦比约恩·桑德因一次偶然的机遇见到了这张设计草图。他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她,就被她精美的造型征服了。她是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桑德通过种种努力,终于使挪威公路管理局相信,达芬奇设计该桥的原理完全成立,这座桥是可以被造出来的。经过一翻考察,建桥地点被确定为挪威首都奥斯陆以南30多公里的奥斯,正好毗邻从斯德哥尔摩到奥斯陆的欧洲18号公路。
    目前落成的这座步行桥,共耗资136万美元,除扶手使用了不锈钢之外,完全采用木料建造。其实,达芬奇当年的设计是用石头作材料,但是挪威人觉得石头太贵了,所以将建桥的材料改为木料。
    据悉,这是达芬奇的建筑设计首次被付诸实施,这个设计在美学和设计学上都是经典的范例。桑德自豪地说:“5个世纪前,人们认为这座桥不可能建起来,但我们把它建起来了。我们成功地证明了达芬奇设计该桥的原理是可行的。”桑德说他还有一个梦想,“我们要在全世界推广这种桥,让每个大陆都架起‘蒙娜丽沙桥’”。
    其实达芬奇的想法被现代人实现的远不止以上两个,还有很多,譬如前面提到的飞机、直升飞机、潜艇、纺车、自行车等。这些设想加在一起充分反映了达芬奇的思想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似乎时代局限性对他的思想不起作用一样。我觉得这一点才是达芬奇最值得人们回味的地方。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我也看不懂蒙娜丽莎的美在哪里
她的出名本来不该来自画像本身
而是背后的隐藏?
流千年的泪,结了今生的琥珀,绳在你的心口……
Originally posted by claire at 2005-8-4 01:02 PM:
这两天正好在看《达芬奇的密码》,激起了对达芬奇的宗教信仰问题的兴趣,可惜这是小说,历史背景虚虚实实的。小时候读过《诸神复活》,达芬奇的那一卷,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很想再重温一下。
对蒙那里沙的微笑的 ...
我以前也不觉得蒙娜丽莎有多美,觉得是吹出来的!

去年我爸爸去欧洲玩的时候,给这张名画儿来了个大特写,因为机器不错,清晰度好,我第一次真正看清楚了她的面部特征!真漂亮呀!好看!

以往我们看到的书上的或者图片上的,都不怎么清楚,我并不觉得好,这次离近了看,觉得她的一丝微笑甚至连纹路都看得见,细腻、传神。


另外有件事情真好玩儿,因为我爸的摄像技术还凑合,同期录音,会看到许多外国人,还会跟他打招呼。

有的好看的小孩子们真是像小时候见过的洋娃娃,可爱极了。比如有个小姑娘特别可爱,像个小天使,她羞涩的看着我爸爸的镜头,我正夸呢,我爸爸说:你待会儿再看看她妈妈,比女儿更漂亮。我想不会吧?可是真的一看,真是那么回事,孩子的爸爸很英俊,妈妈更是漂亮,果真比她女儿还好看。可能我爸爸运气好吧,正好拍到他们一家子了。

我小时候一直梦想有个洋娃娃玩,现在看来真的更好玩儿!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Originally posted by 千年琥珀 at 2005-12-29 01:26 PM:
我也看不懂蒙娜丽莎的美在哪里
她的出名本来不该来自画像本身
而是背后的隐藏?
美在微笑美在神秘美在气质美在象征美在艺术的完美表现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Originally posted by 张海妹 at 2005-12-29 02:41 PM:
我以前也不觉得蒙娜丽莎有多美,觉得是吹出来的!

去年我爸爸去欧洲玩的时候,给这张名画儿来了个大特写,因为机器不错,清晰度好,我第一次真正看清楚了她的面部特征!真漂亮呀!好看!

以往我们看到的书上 ...
蒙娜丽萨不是一般意义的美

通过达芬奇的感情想象归纳艺术技巧加工表现超越了模特本身美的局限

表现了女性的理想美神秘美激情美母爱美睿智美代表了人类女性美的非凡高度与卓越境界

五百年来体现了女性美的典范吸引了无数人类的眼神成为美的对象美的传奇美的永恒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情绪分析

  当我们凝视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时,常常被那带有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美丽笑容所迷惑。远看时有,近看似无,有时看来温柔舒畅,有时略显哀伤,有时甚至微露揶揄之意。是什么造就了这变幻莫测的神奇一笑?近日,科学家运用电脑技术做出了新的解读:“她”的微笑中带有喜悦、厌烦、恐惧等多种情绪。

  ★一笑承载四种情绪

  据法新社12月14日报道,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科学家与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联合开发了一种“情绪识别软件”。它能通过分析面部表情特征来评估一个人的情绪,如嘴唇的弯曲度、眼部周围的皱纹等,然后分别算出喜悦、悲伤、恐惧、愤怒、惊讶、厌恶这六种情绪所占的比例。

  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分析结果是:其中包含83%的喜悦,9%的厌烦,6%的恐惧,2%的愤怒。这一研究成果将刊登在本月24日出版的《新科学》杂志上。不过,究竟是什么情景竟然同时勾起了“蒙娜丽莎”的四种情绪?这大概又是一个难以说清的“谜外谜”了。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500年的微笑

500年,这个传奇始终生气勃勃

  闭上眼睛,张开嘴唇,说出“蒙娜丽莎”这四个字,就会有那个微笑出现在你眼前。“魅力”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幅我们星球上最著名的肖像画,也许“魔力”才是一个更恰当的词汇。每年来到卢浮宫参观的五、六百万人中的大部分都会直奔德农馆悬挂《蒙娜丽莎》的展室,宫中的其他瑰宝相形之下都黯然无光。上个世纪后半期,《蒙娜丽莎》曾有过两次短短的出国之旅,结果在一、两周内她就征服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六十万美国人和二百万苏联人拜倒在她的目光之下。

  《蒙娜丽莎》的魔力所及还不止于此,在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角落里,我们都能看到她的踪影,不管是作为装饰,被用于商业宣传,还是衍生成了其他的文化产品。也许我们没看到过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早生成了一幅自己的《蒙娜丽莎》,同样的微笑、静谧,真伪莫辨。

  追问这个传奇的源头,当然是500年前达·芬奇神乎其技的画功。在当时一众圣母和女神像中,一个衣着自然的世俗女子,束手微笑,神情泰然,所引起的震撼不亚于数百年后后现代艺术家给她添上的两撇小胡子。

  然而,艺术上的成就能解释她在行内人和艺术爱好者中的声誉,却很难解释她如何获得街知巷闻的知名度。更何况,达·芬奇本人另有许多杰作,遑论那些艺术水准堪与其比肩的同世或后辈大师,为什么非典肆虐期间的中国人只给蒙娜丽莎加上了口罩,而无人念及大卫或者维纳斯呢?

  维特根斯坦说,文化就是文化之外的总和。对我们的《蒙娜丽莎》来说也是如此,围绕画作的种种千古之谜以及她问世以来的曲折经历也许才是吸引大部分人注意的真正要素。500年,《蒙娜丽莎》美丽的脸庞上已经被遮上了一层隐约的面纱,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面纱之后的真容,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文化之上的附属物。这些附属物,就像500年来积累在画像上的尘污一样,遮盖了达·芬奇创作画作时的真实颜色,但就像专家们对卢浮宫提出的建议一样,不要试图抹去这些尘污,不仅仅是因为可能损害画作,更是因为她现在的状貌才是我们心中的那个经典的形象,艺术不是考古,《蒙娜丽莎》不是文物,她始终生气勃勃。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神秘微笑

《蒙娜丽莎》这幅名画,又称为“微笑”。画中的蒙娜丽莎却是确有其人。她是佛罗伦萨一位富有的女市民。达芬奇刚开始为她画像时,她年仅二十四岁。据说,在此前不久,蒙娜丽莎心爱的女儿刚刚夭折,因此她整天闷闷不乐。为了唤起模特儿发自内心的微笑,画家一边为她画像,一边请人在她身边奏乐,如此这般千方百计引出了这位美人的一刹那的微笑,仿佛稍纵即逝。你看:蒙娜丽莎嘴角微皱,眉宇舒展,脸部则显示出了刚可察觉的微笑。这微笑似乎是从脸上掠过似的,既显示了她内心的激动,又没有失去安详的表情,显露了人物内心深处微妙的心理活动,引人遐想,令人神往。

不是吗?蒙娜丽莎的微笑,有时候让你觉得温文尔雅令人陶醉;有时仿佛内涵哀愁似显凄楚;有时候又略呈讽刺之状,虽则美丽动人却又有点不可接近。自从《蒙娜丽莎》问世几百年来,人们在她面前品味着,揣测着,争辩着,神秘莫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讨论蒙娜丽莎的笑容,关系创作者的艺术思想以及表现手法上。这个问题的探讨决不同于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争论一枚针尖上可以站几个天使那样无聊。学者们是认真地探讨蒙娜丽莎微笑神秘莫测的原因的。

有的人从审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认为,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观赏,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人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能从中不断发现作品的新含义。

有的学者如美术史家詹姆森,从美学角度指出,这种神秘微笑的造成是因为作者力图要在一个个形非常具体的人物身上,创造出他理想化了的美的典型;力图要是一闪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为一种喜悦的永恒的象征。正是这种矛盾的结合产生出了令人觉得出奇的客观效果。

有的则从历史学家的眼光做出分析,说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显示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勃勃生机,对资本主义的明天充满了希望,她正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真实写照。

有的画家则从绘画技巧上进行探讨,说达芬奇为这个坐在阳台上的少妇,设置了一幅透视不一的背景,当人们的视线集中在左边,感到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反之,当人们集中到右边看时,感到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画像中的人物五官,其位置亦在游弋不定之中。加上作者把体现人的笑容的嘴角岩脚部位,又画得若隐若现,界限不甚分明,这就使得画中主人公的微笑颇费猜疑。

有的研究者从医学角度,别出心裁地研究了蒙娜丽莎的“生理状况”,认定她患有内斜视。而现代派画家则坚持认为蒙娜丽莎应该是有胡须的,为此他大笔一挥,硬是给蒙娜丽莎嘴上添上了两撇八字胡须。令人观后啼笑皆非。

需要指出的是,不仅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神秘莫测的,而且有关画中主人公的身份、年龄以及该画真品究竟藏在何处,也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这就使得蒙娜丽莎的微笑越发显得扑朔迷离了,且略举一二:

根据意大利学者皮德里梯和前苏联教授盎司济研究的结果,认为《蒙娜丽莎》实际上是“一个妓女的肖像”!一反过去此乃贵妇人之说,此论一出,学术界哗然。

至于画中人的年龄,一些研究家也认为并非如过去“定论”说的是一位二十几岁的妙龄女郎,而已经“人到中年”——她应该在三十七八或者四十岁以上。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原画藏于巴黎罗浮宫。但是几百年以来,不少收藏家各自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竟有六十幅之多。更有趣的是,一九八四年美国东部缅因洲伯特兰美术馆又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经使用现代技术手段测定,此画确实是当年达芬奇的手笔,画中的人物除了不微笑以外,其余都酷似蒙娜丽莎本人。画家由此推测,这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可能是作者同时画的一幅底稿。

真是说不尽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道不完的《蒙娜丽莎》!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