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农夫 at 2004-6-18 12:47:
上面那几款粽子馋人啦
没追求……
收收口,小心口水把华南淹了……
正好端午来了划龙舟~~
不可以留住昨天 留下只有思念
mm你坐船头欧欧~~~~农大在岸上走~~~~~~~
就让一切回复自然。。。。
还别说,划龙舟,是个好玩的。
深圳哪有,我们去划划也不错吗?
东湖有吗?荔枝公园?仙湖?……
帖子从头看下来,渐渐开始怀念儿时过端午的情形,便弄了个流水帐,借这儿抒发一下

儿时在福州,端午是大节
那时从不用记什么时候是端午,还差老远,街坊上就组织龙舟队了。我们家住的那条青瓦木宅的巷子有条河横穿而过,一头连着西湖,一头窜入闽江。福州内河河道众多,河水经过的各街各巷每年的龙舟赛是溯不到源头的传统。
准备一场龙舟赛是费钱费力的活,各街似乎都有类似筹委会的组织,由若干乐心乡里的老人把持。首先是募集“善资”。因为是乡里的大事,很多华侨都会托国内的亲属抱来大把大把”善银“,一来是在外发达后反馈乡里的善举,二来也为了光显门楣,荣宗耀祖。每年”善资“中的大头都是华侨捐赠的,但各家多少还是要凑一些碎钱,十元五元不一而足都是对一乡水土的情意。
凑这么多钱因为要办至少三件大事,其一打造或修缮龙舟,组织龙舟队,其二筹备龙头下水时的继嗣活动,其三,用余钱大摆流水席,并搭台唱戏(到我小时候还放露天电影)答谢乡里。
巷子的河上有座极其班驳却很稳固,一般说来也不算小的灰石板桥,已渐模糊的题字雕花上说是乾隆年间修葺的,石板上不知是雨打的还是人踩的显出一个一个小小的坑。桥西一抱在福州都很有名的连理榕,脚踏小河南北两岸,老树有两百多岁,华盖棕须,遒根老枝,和桥东南岸一抱稍许年轻的榕树一起把老桥周遭给遮盖个清爽阴凉。也许是为了不辜负这样的好风水,小桥南北各修了个绿瓦红梁的凉亭。南边是圆的,专供休憩,北边是方的,象个船坞,内设供台香案。记忆中北边亭子叫什么将军亭,具体供奉的是哪儿位将军恐怕我再也不会知道了,但晓得亭子香火极盛,来朝拜的不只我们巷子中人。龙舟整修,下水都要在这方“圣地”的烟香弥绕中完成。
各街的龙舟每年至少要修缮一下,但龙头定是要重新打造描金的。每条街的龙舟都有一“威名”,或“金龙”、或“青牛”、或“白马”,由名号也确定了龙头的样式格调,一整块五岁孩童一般高,不知什么材质的的木桩用刨子,推刀,一削一刨的塑出龙马头型,再仔仔细细的给每根扬须,每片鳞甲上色并描绘金边,橙黄、青绿、赤红……无论哪儿方的龙头通体看来总是艳丽威猛,青筋暴眼。
打造龙舟同时龙舟队也要组建操练。那时福州生活还是很悠闲的,二三十个青壮年男子几乎每天傍晚都能划着旧船,暮着初夏的夕阳,在哐哐咚咚的钹鼓指挥下整齐划一的练习。岸边总有成堆激动的孩子叫嚣围观,跃跃欲试,但是即使是龙舟队闲暇时能有幸上船演练的也只是男孩。一般他们对钹鼓的兴趣大过划桨,只要大人允许,无论早晚他们都会煞有介事得按特定韵律敲钹擂鼓,实在没机会上船的甚至会搬来家中脸盆,倒置着敲打过瘾。于是多少个夏日午后,在被大人强行按在大厅竹床上午睡时,我都辗转反侧,心里骚动的随着远处的鼓点默数。
这些都是乡间的筹备活动,各家自己的准备工作与此又大不相同。
端午一个月前主妇们便挑选米,豆,枣,肉,棕叶什么预备开来。我没做家务不是很懂,但在门前玩乐时也看得一二。米一定是新的糯米才香软,洗净后好象还要泡上半天一天的,似乎有的人家还加一点食用碱。红豆一把一把抓在掌中细看,去了虫蛀的、空心的才好,枣也是一样。肉馅倒是随各家口味,有的是腌肉,有的是香肠火腿。不管是有馅没馅的粽子,好吃关键是扎得紧,包得结实,手艺好坏就在与此。包好后蒸熟,看上去粽叶紧密粘合在粽身上,捏起来韧得极有弹性的准保好吃。三五一串的粽子用粽绳系着吊在通风处的竹竿上等着端午的到来。年轻的小家庭那时很多已不愿意或不会包粽子了,比如我们家,每年都是好多户邻居分批多包一些送来给我们解馋,这样我对各户阿婆手艺的高低可是了如指掌。
忙碌着,端午很快就到了。
端午前一天,家家户户都买两小扎艾叶,用红纸在根部一包插在门前大柱子上,再用五彩丝线扎住个樟脑丸挂在小孩胸前,可能意为驱虫避害。
端午当天小桥是最热闹的地方,南边圆亭,沿河搭开八九个临时灶台准备流水席,鱼肉蔬菜一字排开,胖硕的大师傅,飞窜的灶火,叮当作响碗盆好不热闹。北边大早起将军亭便爆竹不断,人潮络绎不绝。善男信女带着一篮一篮预备好的酒菜香烛轮番开始顶礼膜拜。家资殷实的,酒菜好,香烛大,纸钱又大又多,小户的稍逊。不过不管贫富,供奉酒菜的碗数,荤素搭配好像是一致的,其中似乎有讲究说道。因为祭拜的礼仪一定要在中午12点前完成,所以祭拜的人来的早,点炮烧香燃纸钱,一气呵成,动作很快,不然后面的人就要催了。老榕原本挡住了落在小桥周围的骄阳,可由于点香烧纸,而且人声鼎沸,小桥反比平时更加喧嚣闷热,人与人间仅有的一点空隙都让飘着硫磺味的炮烟填满了。
这么着一个上午,桥南圆亭一边流水席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巷子里每家派一名代表和龙舟队员参加流水席,其余主妇孩子们都回家祭拜祖先,吃端午的大餐。饭前老人们要点燃一种只冒浓烟的雄黄炮,在家里各个角落挥一遍,再含一大口雄黄酒在小孩头上喷上一片细细的酒雾,大概这些都是为了镇住白娘娘吧。那时我们小孩似乎并不流连家中美食,总是匆匆的吃过午饭冲到河边等看龙舟下水。
流水席让参加的人敞开了吃喝,可是龙舟队的一般不会喝太过,因为饭后龙舟便下水去西湖参加龙舟大赛。龙舟下水仪式依旧焚香鸣炮,坐入舟中的队员在鼓点指挥下,呼喊号子向乡亲告别致意,在岸上人群的回应声中气势昂扬,一划桨一呼喊的翻波而去。
龙舟一消失在河的拐弯处,桥头人群便散了,其实应该说都冲向西湖看龙舟赛去了,那里已经聚集了一层又层的人墙,去迟了别说好位子,连可以爬上去看的树都没了。
节的大致活动在中午附近就进行的差不多了,傍晚孩子们会被拎回家,用插在门前艾叶烧的水洗澡,据说身上能一年不会乱长东西,艾叶烧的水有植物特有的清香,比起中午的雄黄酒我们对它的接受程度高多了。晚上巷子里或搭台唱戏或放露天电影,这样连续几日,端午才算真正过完了。
你是鱼,我是飞鸟 要不是那一次张望关注 哪儿来这一场不知结局的眷与恋
原来端午节在南方这么热闹啊!
秦豫MM文笔端的辣害!赶上朱自清了!写得好,向往之。
君声丽影,齐唱秦歌!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感觉一点节日气氛都没有。
粽子又不好吃,单位又不给放假,又没有活动,闷死了!
找到个粽子图片,给大家开开心吧!

粽子.gif (55.51 KB)

粽子.gif

酒是不能不喝的。。。

may535.gif (40.97 KB)

may535.gif

不可以留住昨天 留下只有思念
最好有龙舟赛。。。

may538.gif (32.67 KB)

may538.gif

不可以留住昨天 留下只有思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