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北岛:靠“强硬的文学精神”突破重围 </P>
<P> </P>
<P> 一九七八年底,诗刊《今天》诞生在北京郊区一间狭小的农舍。《今天》在中国出现,无疑与文化**中成长的那代人有关。他们在迷失中寻找出路,在下沉中获得力量,在集体失语的沉默中吶喊,《今天》的影响远远超出文学以外。在《今天》创刊三十周年之际,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了创办者北岛。</P>
<P> 摘录: </P>
<P> 北岛:独立身份与思想自由固然重要,但在目前中国与世界这个大的语境中,“强硬的文学精神”则更贴切、更有意义。回首三十年,《今天》一直处在逆境中,靠的正是这种“强硬的文学精神”突破重围,走出谷底。如果说一个民族需要那么一种精神的话,《今天》就应该是这种精神——它是无权者的权力,无产者的财富,无家可归者的家园。</P>
<P> 记者:刘溜 </P>
<P> “《今天》的出现释放了巨大的能量”</P>
<P> 经济观察报:我原来以为《今天》只是诗歌刊物。</P>
<P> 北岛:《今天》从一开始就是综合性的文学杂志。后来说《今天》是个诗歌刊物,是因为诗歌影响大,往往遮掩了其他门类的光芒。比如,《今天》的小说很重要,出了像史铁生、万之、刘自立等具有原创性的小说家,领风气之先。而评论也并不弱,包括像阿城、黄子平等都是先在《今天》崭露头角的。</P>
<P> 经济观察报:你和芒克、多多他们后来都被归入“朦胧诗派”,但你认为你们是“今天诗派”。</P>
<P> 北岛:有个误解。当时《诗刊》的副主编邵燕祥是我的朋友,他把《今天》创刊号上的《回答》和舒婷的《致橡树》,分别发在《诗刊》1979年的第三期和第四期上。《诗刊》当时发行量很大,超过上百万份,无疑对“今天诗派”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在后来官方关于朦胧诗的讨论中,却不能提到《今天》。由于缺席,就只剩下“朦胧诗派”这个官方标签了。</P>
<P> 经济观察报:《今天》在当时已经是个禁忌了吗?</P>
<P> 北岛:当然是禁忌。除了一小部分《今天》的读者,大多数人无法得知所谓“朦胧诗”的来龙去脉,我们当时根本没有发言权。然而,历史从来没有什么定论,总是在不断重写的。在重写过程中,命名极为重要,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命名,对世界的命名。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今天诗派”长期被“朦胧诗派”这个含混的官方命名所遮蔽,是除掉这个遮蔽的时候了。</P>
<P> 经济观察报:能否谈谈“今天诗派”(或“朦胧诗派”)与“伤痕文学”的关系。</P>
<P> 北岛:去年在澳门举办的关于现当代中国文学研讨会上,一个复旦的教授,居然说“伤痕文学”也包括所谓的“朦胧诗”,我很生气,站起来反驳他说,你既然研究“伤痕文学”与“朦胧派”,怎么连《今天》创刊号都没认真读过?我们在创刊号上惟一的评论文章,就是针对伤痕文学的,评的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刘心武的短篇小说《醒来吧弟弟》。 经济观察报:批判“伤痕文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
<P> 北岛:“伤痕文学”基本上是工农兵文艺的变种,是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的**性表达,使文学再次成了工具,失去了文学的自主性和丰富性。我看这些教授脑袋进水了,抱残守缺,这么多年过去了,却连一点儿长进都没有。</P>
<P>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今天》是一个纯文学杂志,但很多人还是会把《今天》跟**联系到一起。</P>
<P> 北岛:所谓“纯文学”只在当时的语境中有意义,那是**压倒一切的时代,在那样的语境中,提出“纯文学”就是一种对**的反抗。</P>
<P> 经济观察报:八十年代初民刊很多,写诗的人也特别多,知名诗人有很大影响力。</P>
<P> 北岛:《今天》的出现释放了巨大的能量,那是精神的能量,语言的能量。这和精神与语言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下有关。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转折期,诗歌承担了过于沉重的负担。诗人甚至一度扮演了类似如今歌星的角色,那也是反常的现象。直到1985年,特别是1989年以后,商业化的浪潮席卷中国,诗歌重新边缘化。这一**的尾声是1986年在成都举办的《星星》诗歌节,叶文福、舒婷、杨练、顾城和我都去了。叶文福最受欢迎,他写的是**讽刺诗,比如有首诗叫《将军,你不能这样做》,非常直接,针对社会上的**现象,比如,将军如何占据幼儿园建造了自己的住所。</P>
<P> 经济观察报:没听说过叶文福。</P>
<P> 北岛:在诗歌节期间,叶文福被几个女“粉丝”包围着,有点儿像毛泽东。我后来在文章里写道:“叶文福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而毛泽东是晚年的叶文福。”他在舞台上朗诵时,听众中居然有人高喊“叶文福万岁”。他真的可以发动一场**,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本人也会成为**的根源。</P>
<P> 经济观察报:复刊后的《今天》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吗?</P>
<P> 北岛:在海外复刊后,《今天》一度处境尴尬。首先是在商业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学处于低谷,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说,孤悬海外,读者非常有限,加上财力人力上的种种压力。我们为此作出调整,继续寻找有潜力的青年作者的同时,我们把部分注意力转到文化批评上,支持那些边缘化的艺术门类,比如先锋戏剧、独立电影等。在海外复刊后,《今天》编了很多专辑,大的就有40多个。我们下一期编的是“建筑与都市”专辑,讨论中国城市建筑的问题与危机。 经济观察报:你刚说中国文化有很多问题,是哪些问题?</P>
<P> 北岛:首要的是批评的缺席,现在不仅是美术,也包括文学、电影、戏剧等各个门类,都有这样的危机。不仅没有严肃的批评,甚至各种直接或变相收买的**现象泛滥成灾,这首先始于美术界和电影界,现在已蔓延到各个领域。如果再不正视这一问题,中国文化就烂透了。</P>
<P> 尽管《今天》影响有限,但我们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今年春季号是由刘禾编辑的“中国诗歌:困境与思考”,就是比较系统的诗歌理论专号,这样严肃的批评在国内几乎已销声匿迹了。今年的秋季号和冬季号连发了两期“七十年代”专号,通过集体的回忆来改变历史书写的方式,展现七十年代特殊的质感。</P>
<P> 经济观察报:作这些批评你们没有压力吗?</P>
<P> 北岛:《今天》的好处是,有商业化的压力,没有意识形态的压力,而商业化的压力在编辑过程中也是不存在的——没有广告,不考虑任何商业诉求。这在当今的中国文学中是非常独特的现象。当然,我们得想办法募捐筹款。在这方面我们很幸运,总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有“贵人相助”。</P>
<P> 经济观察报:韩东说《今天》的启示在于,“独立身份以及思想自由的必要”,你觉得这两点总结得准确吗?</P>
<P> 北岛:我不知道韩东做过这样的总结,只知道他为《今天》三十周年所写的感言中这样说:“‘今天’在我看来不仅是一本文学刊物,不仅是一群写作的人以及某种文学风貌,更是一种强硬的文学精神。”独立身份与思想自由固然重要,但在目前中国与世界这个大的语境中,“强硬的文学精神”则更贴切、更有意义。回首三十年 ,《今天》一直处在逆境中,靠的正是这种“强硬的文学精神”突破重围,走出谷底。如果说一个民族需要那么一种精神的话,《今天》就应该是这种精神——它是无权者的权力,无产者的财富,无家可归者的家园。 “诗歌离不开痛苦的体验”</P>
<P> 经济观察报:食指刚刚过了六十岁生日,你把他视为新诗的一个开创者。</P>
<P> 北岛:对,我们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他是1967年开始写作。正如我在关于“七十年代”的回忆录《断章》里所写的,第一次听到食指的诗时,我们都还在写旧体诗,这显然与毛泽东有关,他的37首旧体诗词我们当时都会背诵。1970年春天,我和两位同学到颐和园划船。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一位同学站在船头朗诵了食指的一首诗:“解开情感的缆绳/告别母爱的港口/要向人生索取/不向命运乞求”,那些诗句对我产生的震撼是无法描述的,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意外的窗户。 经济观察报:现在我们都不太了解食指,最多知道他的《相信未来》。</P>
<P> 北岛:这很可惜,食指是非常重要的诗人。虽说自1973年精神失常以来,他的写作没有早期的那么出色。中国人太健忘了,尤其是商业性的娱乐文化在不断吞噬着年轻一代,他们对过去所知甚少。要知道他们失去的不仅是传统,也在失去想像的空间与能力。</P>
<P> 经济观察报:你参加很多诗歌朗诵会,你喜欢朗诵吗?</P>
<P> 北岛:起初一点都不喜欢,我是比较内向的人,不太喜欢公共场合,但后来在国外待久了,朗诵成为一个诗人的生活方式,尤其在美国,甚至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很多美国诗人都靠朗诵为生。</P>
<P> 经济观察报:开始不喜欢朗诵,后来有所转变?</P>
<P> 北岛:我在我写的散文《朗诵记》里谈到,除了内向的性格,还有早年的朗诵经验对我们的影响。过去**式的朗诵方法,声音特别夸张,高八度,字正腔圆。在八十年代有个殷之光朗诵团,他们代表的就是那种朗诵方式。我们后来有意识地克服这种朗诵方式,追求一种比较自然的与呼吸有关的音调与节奏感。朗诵对写作是必要的调整,你会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停顿。美国“黑山学派”提出了朗诵与写作的关系,特别强调呼吸的重要。“黑山学派”是美国“垮掉一代”的重要分支。</P>
<P> 经济观察报:你曾批评过,美国六七十年代后的诗歌主流是叙事诗,你不喜欢叙事诗?</P>
<P> 北岛:这和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有关系。二战以后,美国中产阶级占据了社会主流,诗人也大部分中产阶级化。自五十年代末美国大学建立了创作课,把一大批出名的诗人网罗到大学,成了教授。总而言之,诗歌离不开痛苦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写诗就会变成一种文字游戏。而叙事是英语文学的传统,没的可写,就往叙事上靠,写自己身边琐事,比如生活中遇到的小麻烦,牛奶坏了、狗丢了,等等。我在美国教书时,特别在课程安排上声明,我反对的正是美国叙事性诗歌的主流,故特意选择二十世纪国际现代抒情诗作为教材。</P>
<P> 经济观察报:有没有讲过希尼?不过希尼的诗也是比较叙事性的。</P>
<P> 北岛:没有。其实我是他的诗歌的第一个中文译者,1986年就翻译过他的诗,只是没有发表。但我并不那么喜欢他的作品。</P>
<P>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叙述跟抒情是不是被分得太开了?诗是可以把叙事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的。</P>
<P> 北岛:其实写叙事诗并没什么错,关键还是怎么写。中国自古以来有不少出色的叙事诗,像《孔雀东南飞》、《胡笳十八拍》、《长恨歌》,等等。</P>
<P> 经济观察报:你喜欢卡佛吗?</P>
<P> 北岛:喜欢。不过看卡佛最好看英文原作。我跟苏童讨论过这个问题。苏童的英文并不太好,但为了掌握卡佛的精髓,他查字典把卡佛的原作几乎通读下来。卡佛的小说非常微妙,那种微妙很难在翻译中传达出来,我看过一些译本,都不太够味儿。</P>
<P> 经济观察报:他也写诗。</P>
<P> 北岛:我跟他还有点儿渊源关系。我从1999年起在美国柏罗伊特学院教书,每年秋天都去,只教七个星期。有人捐钱设立了专门的奖金,每年请一位美国作家来教书。这个项目最初是为卡佛而设的,那是1988年,结果卡佛那年病故了,由卡佛的夫人顶替。</P>
<P> 经济观察报:我所知道的是,在国内的诗人中,你比较欣赏的是张枣和柏桦。除了他俩,还有其他诗人吗?</P>
<P> 北岛:是的,我挺欣赏他们俩的。他们两个同是学外语出身,具有双重文化的背景。柏桦有点儿可惜,他在八十年代的写作有很强的张力,到了九十年代,商业化冲击太大,他曾做过书商的“枪手”,编写了一百多本书,靠此维生。这种生存的手段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一点我想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后来他转向中国古典诗歌,但都没有他早期的诗那么好,遗憾。这些年国内的诗歌,我读的不多,故无从评价。《今天》原来是张枣和宋琳做诗歌编辑,最近由廖伟棠接手做诗歌编辑,与宋琳合作。廖伟棠年轻有为,希望通过他能和更多有潜力的年轻诗人保持接触。</P>
<P> 经济观察报:你刚才说到,美国把这些诗人、作家请到大学里教书,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影响到了他们的写作,你后来也一直在大学里教书,你会不会担心给自己写作带来什么影响?</P>
<P> 北岛:外在条件并不总是起决定性的作用,再说我大半生都在动荡漂泊中,过几年安稳的日子不会轻易代替我的过去,不会轻易改变我,当然也要保持警惕。这么多年来,我在美国大学当客座教授或驻校作家,都是临时的、短期的,东奔西跑,居无定所。我终于在香港得到稳定的教职,但愿能利用生活的稳定多写点东西。</P>
<P> “对漂泊者来说是没有选择的” </P>
<P> 经济观察报:你平常怎么关注国内的情况?</P>
<P> 北岛:国内只是我的关注点的一部分而已,这和我的阅历有关。这些年走南闯北,比如我去过中东,中东的冲突就会引起我的特别关注。还有在这二十年的漂泊生涯中,我认识了很多外国朋友,我们会在世界各种文化活动经常见面。 经济观察报:你大概已经习惯了经常旅行吧,在路上也能写作吗? </P>
<P> 北岛:我形容我的生活就像钟摆的两极,旅行变成生活的一种常态:在家就会想念旅行,在路上又会想家。这些年我已习惯在路上写作了,尤其写专栏,到期要交稿。有时候在飞机上也要写。</P>
<P> 经济观察报:你住过那么多国家那么多地方,你觉得哪儿比较适合自己?</P>
<P> 北岛:这就是像你这样不太了解我们生活方式的人提的问题。其实对漂泊者来说是没有选择的,到一个新地方要尽快地适应环境,比如要马上了解,到哪儿能买到酱油和醋,到哪里去租车。这就像动物,尽量保护自己。而且不能太伤感,因为不断搬家,总不能对每个地方都伤感吧?这种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你的生活态度,你不是游客,要保持生活的重心,这个重心是不以场景变化为转移的,这是漂泊者的重心。</P>
<P> 经济观察报:你在《断章》中提到拉赫玛尼诺夫曾激荡过你们的心,你从小就能听到很多古典音乐吗?是不是主要来自俄苏——就像文学那样,你听的古典音乐是不是主要还是浪漫派的(俄苏和德奥)?音乐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金斯堡和爵士乐、摇滚乐关系很大,你喜欢爵士和摇滚乐吗?崔健接受采访,问他对八十年代有影响的人物有哪些,他首先提到“朦胧诗人”。你和崔健有接触吗?</P>
<P> 北岛:我很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纯属业余爱好。随着时间推移,我从浪漫派转向古典派,从交响乐转向室内乐,甚至越来越极端,只喜欢听独奏。我也喜欢爵士乐,特别是早期的爵士乐,喜欢那种原创的、奔放的、无羁无束的感觉,而大多数现代爵士乐越来越冷,就像现代人一样,好像被冷冻似的。我完全不懂摇滚乐,但我喜欢崔健,特别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就有我刚说的那种原创的、奔放的、无拘无束的感觉。我和崔健有过几面之交,有一次还一起过生日。我们是同一天生日,我比他正好大一轮。</P>
<P> 经济观察报:印象中好像好多诗人都说过类似的话,诗人就是不断地回到童年。你对这话怎么看?你重视童年经验吗?这种回顾跟写作状态有什么联系吗?</P>
<P> 北岛:童年是一个生命的开始,也是生命的重心。对诗人来说,重要的是要忠实自己的开始,并保持重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童心未泯”。但仅仅停留在童年经验上是不够的,还要从中生长出另一种东西,即“青春风格”,那是一种更成熟更持久的生命力,或许就是韩东所说的“强硬的精神”。我正在写一本类似回忆录的书,讲述我的童年我的北京的故事。其中的片断首先以专栏的形式发表在《财经》杂志上。</P>
<P> 经济观察报:国内的很多创作者一过中年就面临危机,创作乏力,精神萎缩,变成一个掌握世界、不再发问的人,被称为中年现象。你对此怎么看?你有过中年危机吗?</P>
<P> 北岛:这与我刚才说到的“青春风格”有关。一个诗人应该一辈子都坚持这种“青春风格”,直到生命的终点。因为诗歌本质上属于“青春风格”,它决不与生命妥协,否认衰老否认死亡。正如陈敬容的诗集的题目《老去的是时间》,说出了诗歌的精神本质与骄傲。</P>
<P> 经济观察报:你有句诗早已成为名言,“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撇开这句话,好像一个有所理想与坚持的人,大抵会有点英雄主义情绪。你现在对英雄是怎么理解的?</P>
<P> 北岛:看来你根本没读懂我的这首诗。在如今这年代,有何“英雄主义”可言?能做一个人,而不做狗猪牛马就很不容易了。</P>
[ 本帖最后由 力量与美 于 2009-7-28 07:4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