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P>
原帖由 <I>酒心妹妹</I> 于 2008-7-29 20:21 发表 <A href="http://bbs.chyichin.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130103&amp;ptid=29733"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chyich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nbsp;
</P>
<P>谢谢酒妹的长期支持</P>
<P>但图片有点那个...</P>
<P>猫姑娘应该是妩媚和优雅的精灵</P>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P>北岛,我最爱的是那首一字之诗 :&lt;生活&gt;:网! 薛飞,我在小的时候还真的有印象,提起薛飞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杜宪. 薛飞,淡出的时候,我那个时候太小了,我还以为他没有淡出那,和另一个人给弄混了那就是:杨柳!</P>

[ 本帖最后由 曹峰 于 2008-7-30 00:41 编辑 ]

u=2216983633,3820503791&fm=0&gp=-16.jpg (3.37 KB)

u=2216983633,3820503791&fm=0&gp=-16.jpg

大龄未婚 无业(户口簿上写的)男青年
薛飞是89年离开央视的

他的朗诵低沉磁性诨厚感情充沛

给作品增添了艺术想象的空间与美感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我当然知道是89离开的,就是不想在论坛里提了,别再给论坛添麻烦啦! 89那年的事,不知道更好~
我在网上听过几段薛飞的朗诵,都是在 百度贴吧里,也记不清是薛飞吧,还是杜宪吧里了
有视频的,也有音频的,视频的好像是 薛飞和杜宪解说的一个关于黄河的纪录片,音频的是薛飞朗诵的<白杨礼赞>
大龄未婚 无业(户口簿上写的)男青年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TD width="100%" height=18></TD></TR></TBODY></TABLE>
<TABLE id=my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p1>
<DIV id=Time></DIV>
<DIV id=Position></DIV>
<DIV id=Image></DIV>
<DIV id=Content><FONT id=Zoom>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news.xin**.com/shuhua/2008-07/29/xin_272070529080623408021.jpg" border=0><BR> 《年轻女孩的侧面头像》 </P>
<P>&nbsp;&nbsp;&nbsp;&nbsp;一名瑞士收藏家10年前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花11000英镑买下了一幅无名艺术家画下的年轻妇女头像,从此这幅画一直被他收藏在了自家抽屉中。然而令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多名艺术鉴定专家看过这幅画后,都一致认为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真迹!
<P> <STRONG><FONT color=#0000ff> 收藏家花11000英镑 </FONT></STRONG>
<P><STRONG><FONT color=#0000ff>&nbsp;&nbsp;&nbsp;&nbsp;买下无名画家作品 </FONT></STRONG>
<P>&nbsp;&nbsp;&nbsp;&nbsp;这名瑞士收藏家坚持要求匿名,他的加拿大收藏家好友彼得·西尔弗曼向记者披露了他花11000英镑买到这幅达·芬奇真迹的内幕。1998年,这名瑞士收藏家在纽约的克里斯蒂拍卖行中看到了一幅题为《年轻女孩的侧面头像》的画作,克里斯蒂拍卖行当时认为这幅画出自一名名不见经传的无名画家之手,并将它列为“德国画派19世纪早期作品”。
<P>&nbsp;&nbsp;&nbsp;&nbsp;这名瑞士收藏家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幅画,最后他花11000英镑买下了这幅无名画家的作品。西尔弗曼说:“他购买这幅画纯属一时兴起,因为他觉得这幅画非常漂亮。”不过这名瑞士收藏家回到家后,就将这幅画收藏在了自己的抽屉里,连画框都没有加。
<P>&nbsp;&nbsp;&nbsp;&nbsp;<STRONG><FONT color=#0000ff>“无名画家”作品 </FONT></STRONG>
<P><STRONG><FONT color=#0000ff>&nbsp;&nbsp;&nbsp;&nbsp;竟是达·芬奇真迹 </FONT></STRONG>
<P>&nbsp;&nbsp;&nbsp;&nbsp;直到去年,当这名瑞士收藏家向加拿大收藏家好友西尔弗曼展示自己的艺术收藏品时,西尔弗曼这才首次看到了这幅《年轻女孩的侧面头像》画作。当他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他立即意识到它可能是达·芬奇的真迹。西尔弗曼回忆说:“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我的心跳仿佛达到了每分钟100万次。我立即意识到这幅画的作者可能是一名佛罗伦萨画派艺术家,接着我就想到了莱昂纳多·达·芬奇。”
<P>&nbsp;&nbsp;&nbsp;&nbsp;西尔弗曼随后将这幅画的照片寄给了曾经在英国博物馆和美国格蒂博物馆当过前绘画馆长的尼科拉斯·特纳博士进行鉴定。特纳博士说:“我看到这幅画的照片后,心中想到了两个可能:它要么是一幅非常漂亮的赝品,要么就是一幅未知的莱昂纳多(达·芬奇)真迹。”
<P>&nbsp;&nbsp;&nbsp;&nbsp;特纳称,他为画像上人物脸部周围的明暗表现手法所震撼,他认为这只可能出自像达·芬奇这样的左撇子画家之手,而文艺复兴时期左手作画娴熟程度和达·芬奇相提并论的画家并没有几个。特纳说:“在那个时代,除了达·芬奇外,只有两三个左手画家能有这样的高超技法。” <BR></P></FONT></DIV></TD></TR></TBODY></TABLE><STRONG><FONT color=#0000ff>权威专家验真身 </FONT></STRONG>
<P><STRONG><FONT color=#0000ff>&nbsp;&nbsp;&nbsp;&nbsp;确认是达·芬奇作品</FONT></STRONG>
<P>&nbsp;&nbsp;&nbsp;&nbsp;西尔弗曼随后又和总部位于巴黎的专门研究艺术品数字影像技术的光明科技公司取得了联系,他亲自带上这幅画请该公司的专家进行高科技鉴定。光明科技公司的专家借助扫描技术、碳定年法等技术对画家笔法、所用颜料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技术鉴定,最后该公司的专家在得出的鉴定结果中说:“这是一幅莱昂纳多·达·芬奇的作品。”
<P>&nbsp;&nbsp;&nbsp;&nbsp;据悉,这幅画绘在了一张羊皮纸上,达·芬奇的好几个朋友都用羊皮纸绘画,达·芬奇也在自己的《绘画论文》中推荐过羊皮纸,但这却是有史以来发现的第一幅达·芬奇羊皮纸画作。佛罗伦萨画派权威研究专家米娜·格里高里和莱昂纳多画派专家克里斯蒂娜·吉多也相信,《年轻女孩的侧面头像》的确是达·芬奇的真迹,吉多称画像上人物发辫和衣扣都与达·芬奇所处年代相吻合。
<P>&nbsp;&nbsp;&nbsp;&nbsp;不过,世界知名达·芬奇作品研究专家卡洛·佩德雷蒂却对这一结论持谨慎态度,他称最终结论将有待于对画像所用羊皮纸和绘画材料做进一步实验鉴定后才能得出。但无论如何,这幅画像至少已成了19世纪初以来关于达·芬奇作品的“最重要发现”。
<P>&nbsp;&nbsp;&nbsp;&nbsp;<STRONG><FONT color=#0000ff>画中女郎身份揭晓: </FONT></STRONG>
<P><STRONG><FONT color=#0000ff>&nbsp;&nbsp;&nbsp;&nbsp;神圣罗马皇帝“未婚妻” </FONT></STRONG>
<P>&nbsp;&nbsp;&nbsp;&nbsp;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附近一家博物馆的馆长亚利山德罗·维佐西已经将这幅画写进了他已于本月出版的一本达·芬奇研究新著中。
<P>&nbsp;&nbsp;&nbsp;&nbsp;据维佐西分析,这幅肖像画中的女主人公,很可能就是意大利伦巴第女贵族比安卡·玛丽娅·斯福扎,她后来嫁给了神圣罗马皇帝和奥地利大公马西米连一世,维佐西相信,这幅画可能是比安卡和马西米连一世订婚前,由比安卡的家人委任达·芬奇绘下的,目的是为了将准新娘的肖像寄给从未谋面的马西米连一世,好向他展示“准新娘”惊人的美丽。当比安卡和马西米连一世结婚后,达·芬奇还曾陪伴这对新婚夫妇穿越阿尔卑斯山前往奥地利蒂罗尔市。
<P> <STRONG><FONT color=#0000ff> 10年升值1万倍 </FONT></STRONG>
<P><STRONG><FONT color=#0000ff>&nbsp;&nbsp;&nbsp;&nbsp;真迹至少值1亿英镑 </FONT></STRONG>
<P>&nbsp;&nbsp;&nbsp;&nbsp;西尔弗曼希望一旦这幅画被确证是达·芬奇的真迹,拍卖行能够担保它的拍卖底价最起码将高达5000万英镑,不过其他艺术专家称,这幅画的真正价值可能至少高达1亿英镑!这意味着它和瑞士收藏家10年前的买入价相比,飙升了1万倍!
<P>&nbsp;&nbsp;&nbsp;&nbsp;这名瑞士收藏家突然发现自己花11000英镑买来的画作竟然可能价值1亿英镑后,他简直彻底惊呆了,如今他已将这幅价值连城的画作藏到了一个保险箱里。他的一名熟人对记者说:“他想保持匿名,因为他不想为这幅画支付天价的保险费。他本来准备将这幅画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女儿,可现在他已经改变了主意。” (木子) </P>

xin_272070529080623408021.jpg (14.53 KB)

xin_272070529080623408021.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P>窦唯----</P>
<P>&nbsp;</P>
<P>曾经喜欢欣赏的乐队主唱\歌手\音乐人,</P>
<P>&nbsp;</P>
<P>大 陆的音乐天才,个性独立,纯音乐的生存环境贫瘠,</P>
<P>&nbsp;</P>
<P>一副爆发力的好嗓子,却放弃了歌唱,</P>
<P>&nbsp;</P>
<P>绘画的爱好风格有些印象派特点,</P>
<P>&nbsp;</P>
<P>喜欢足球有时和朋友踢踢,</P>
<P>&nbsp;</P>
<P>生活简单,耐得住寂寞,</P>
<P>&nbsp;</P>
<P>内省的音乐创作,</P>
<P>&nbsp;</P>
<P>不考虑音乐市场和商业赢利方式</P>
<P>&nbsp;</P>
<P>自学的音乐先锋</P>
<P>&nbsp;</P>
<P>音乐才华在中国大 陆鹤立</P>
<P>&nbsp;</P>
<P>值得欣赏甚至佩服尊敬的音乐人......</P>
<P>&nbsp;</P>

[ 本帖最后由 力量与美 于 2009-1-27 21:38 编辑 ]

10cbe5dd3512bcfd77c63870.jpg (41.78 KB)

10cbe5dd3512bcfd77c63870.jpg

4436a7864d21d32c66096e23.jpg (64.45 KB)

4436a7864d21d32c66096e23.jpg

ae399f3d542e5a12b8a16767.jpg (144.08 KB)

ae399f3d542e5a12b8a16767.jpg

af0d3a872f343825c75cc316.jpg (29.69 KB)

af0d3a872f343825c75cc316.jpg

c42481cb9abc1aef53664f1c.jpg (23.54 KB)

c42481cb9abc1aef53664f1c.jpg

d3dd09f796683430730eec2f.jpg (45.56 KB)

d3dd09f796683430730eec2f.jpg

d4ca970a2e2b281094ca6b16.jpg (30.65 KB)

d4ca970a2e2b281094ca6b16.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P>窦唯速写有味道</P>
<P>&nbsp;</P>
<P>简洁而诗情画意</P>

57c99eeae57e39ded439c95e.jpg (35.14 KB)

57c99eeae57e39ded439c95e.jpg

4787aced27d00c4279f05559.jpg (54.8 KB)

4787aced27d00c4279f05559.jpg

9559eb316fcc3ba55fdf0e51.jpg (64.07 KB)

9559eb316fcc3ba55fdf0e51.jpg

abfa9e172b8d6804c83d6d58.jpg (53.08 KB)

abfa9e172b8d6804c83d6d58.jpg

b042e635744e8d86a71e1259.jpg (37.14 KB)

b042e635744e8d86a71e1259.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新浪音乐讯 <A class=akey href="http://ent.sina.com.cn/s/m/f/cj.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崔健</FONT></A>以及他的所有乐手日前首次赴葡萄牙演出,参加了锡尼什的FMM音乐节和里斯本的东方文化博物馆的演出。
<P>  里斯本以南约145公里的港口城市锡尼什的FMM音乐节是当地最大规模的音乐节,今年进行到第十届。主办方对崔健早已久闻大名,作为重点的海外艺人,今年隆重的邀请他前去演出。</P>
<P>  由于这也是当地首次邀请中国乐队前来演出,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在演出之前,锡尼什的市长还专门前去现场送给崔健葡萄牙的知名品牌红酒,以祝贺演出成功。</P>
<P>  音乐节位于当地海边,一所城堡的边上,十天的音乐节使得那里成为年轻人狂欢的地方。</P>
<P>  7月25日是本届FMM音乐节的倒数第二天,崔健作为当天的压轴乐队,献上了时长为一个小时一刻钟的表演,《一无所有》、《一块红布》、《超越那一天》以及崔健特别为汶川大地震所写的《光的背面》一一献上。</P>
<P>  与崔健在日本和美国等地演出不同的是,这里几乎看不到亚洲面孔,现场全是葡萄牙本地人,当天观众逾万。崔健了解到,当地观众对中国音乐并没有多少了解,不少观众也是抱着好奇心前来。因此每唱一首歌,他就用英文给观众解释歌曲的意义。</P>
<P>  最为特别的是,尽管观众大多对他毫无了解,但当崔健唱《一无所有》时,他说:“这首歌改变了我的命运!”这首歌引起了观众共鸣,尽管是用中文演唱,在歌曲最为经典的副歌部分,上口的旋律和歌词居然还是引发了观众的齐声合唱。</P>
<P>  第一次听中国摇滚乐的锡尼什观众对崔健的音乐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当崔健演唱告一段落,场下的观众还齐声高呼“Cuijian!Cuijian!”邀请他返场。在返场部分崔健演唱的《解决》和《花房姑娘》也使得当天演出气氛掀到最**。</P>
<P>  26日,崔健又前去里斯本的一个东方文化博物馆,在那里的小剧场进行小型的文化交流。在里斯本,中国面孔的观众就多了起来,大约500人的场地有四成的中国歌迷。崔健也在当地遇到了一位葡萄牙歌迷,他兴奋地专程跑到后台,告诉工作人员自己从1986年就开始关注崔健,而20多年后终于听到了老崔的歌声。图为崔健在葡萄牙开唱的现场。 </P>
<CENTER></CENTER><!-- google_ad_section_end --><!-- 正文内容 end --><!--正文内容结束--><SPAN name="moodcounter" pid="20" key="28-3-2121146" url="http://ent.sina.com.cn/y/2008-07-30/18372121146.shtml" expara="">
<DIV align=center>
<TABLE cellSpacing=0 width=560>
<FORM name=myform>
<TBODY>
<TR>
<TD><IMG height=5 alt="" src="http://i1.sinaimg.cn/dy/moodcounter/news_xq_ws_030.gif" width=560></TD></TR></TBODY></TABLE></FORM></DIV></SPAN>

U1513P28T3D2121054F326DT20080730180339.jpg (40.16 KB)

U1513P28T3D2121054F326DT20080730180339.jpg

U1513P28T3D2121058F326DT20080730180347.jpg (31.25 KB)

U1513P28T3D2121058F326DT20080730180347.jpg

U1513P28T3D2121060F326DT20080730180352.jpg (31.6 KB)

U1513P28T3D2121060F326DT20080730180352.jpg

U1513P28T3D2121062F326DT20080730180356.jpg (35.68 KB)

U1513P28T3D2121062F326DT20080730180356.jpg

U1513P28T3D2121063F326DT20080730180357.jpg (34.38 KB)

U1513P28T3D2121063F326DT20080730180357.jpg

U1513P28T3D2121064F326DT20080730180359.jpg (28.19 KB)

U1513P28T3D2121064F326DT20080730180359.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H1>魔岩三杰14年后聚首沪上 摇滚迷高分贝助阵(组图)</H1>
<DIV class=from_info>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6日10:57&nbsp; <SPAN class=linkRed02><A class=ent1 href="http://www.jfdaily.com.cn/gb/jfxww/xlbk/xwcb/index.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a20010>新闻晨报</FONT></A></SPAN></DIV><!--正文内容开始--><!-- google_ad_section_start -->
<DIV class=artibody id=artibody>
<CENTER><FONT color=#a20010><IMG alt=魔岩三杰昨聚首沪上摇滚迷高分贝助阵(组图) src="http://i1.sinaimg.cn/ent/y/p/2008-07-06/U1702P28T3D2089818F326DT20080706105729.jpg" border=1><BR><IMG style="BORDER-RIGHT: 0px; BORDER-TOP: 0px; BORDER-LEFT: 0px; BORDER-BOTTOM: 0px" height=5 src="http://i0.sinaimg.cn/home/c.gif" width=1><BR></FONT>张楚 <!--br><font class=f12><b><a href=http://ent.sina.com.cn/photo/>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a></font></b--><BR><BR></CENTER>
<CENTER><IMG alt=魔岩三杰昨聚首沪上摇滚迷高分贝助阵(组图) src="http://i0.sinaimg.cn/ent/y/p/2008-07-06/U1702P28T3D2089818F329DT20080706105729.jpg" border=1><BR><IMG style="BORDER-RIGHT: 0px; BORDER-TOP: 0px; BORDER-LEFT: 0px; BORDER-BOTTOM: 0px" height=5 src="http://i0.sinaimg.cn/home/c.gif" width=1><BR>**<BR><BR></CENTER>
<CENTER><IMG alt=魔岩三杰昨聚首沪上摇滚迷高分贝助阵(组图) src="http://i3.sinaimg.cn/ent/y/p/2008-07-06/U1702P28T3D2089818F328DT20080706105729.jpg" border=1><BR><IMG style="BORDER-RIGHT: 0px; BORDER-TOP: 0px; BORDER-LEFT: 0px; BORDER-BOTTOM: 0px" height=5 src="http://i0.sinaimg.cn/home/c.gif" width=1><BR>窦唯<BR><BR></CENTER>
<DIV class=topic_text>
<P>  一向被认为“离摇滚有点远”的上海,昨晚,因为<FONT color=#000099><SPAN class=keyword><SPAN class=sl_css_ads>窦唯</SPAN></SPAN><!--wapdump begin--></FONT>、<SPAN class=keyword><SPAN class=sl_css_ads>张楚</SPAN></SPAN><!--wapdump begin-->、<SPAN class=keyword><SPAN class=sl_css_ads>**</SPAN></SPAN><!--wapdump begin-->魔岩三杰阔别14年后的再度聚首,成了摇滚人“朝圣”的目的地,不少穿着海魂衫、系着红领巾的摇滚迷南下到沪。只是,演出现场,意外再度发生。最后一个出场的<SPAN>张楚</SPAN>,迟到了十多分钟,<SPAN>**</SPAN>登台,以何氏风格向全场宣布:<SPAN>张楚</SPAN>还在路上。</P>
<P><STRONG>  摇滚迷:海魂衫红领巾一样不少</STRONG></P>
<P>  离演出还有半个多小时,在上海大舞台附近,记者发现不少带着北京口音的歌迷,为了魔岩三杰这场14年才有的重聚,他们飞来上海,集体“南漂”,痴心不减当年。不再年轻的脸庞,依然洋溢着兴奋,30多岁的陈先生穿起了蓝白海魂衫,戴上了久违的红领巾,举手投足都模仿着偶像<SPAN>**</SPAN>。他告诉记者:“我们的大学时代就是听着<SPAN>**</SPAN>的歌,穿海魂衫,感觉回到了过去。”</P>
<P>  记者注意到,像他这样的铁杆粉丝不在少数。放眼望去,场内,海魂衫、红领巾到处可见,印有<SPAN>窦唯</SPAN>、<SPAN>张楚</SPAN>头像的T恤衫比比皆是。很久没有出现满座的上海大舞台,因为魔岩三杰,上座率高达8成以上,看台台阶上几乎坐满了人。</P>
<P><STRONG>  窦唯:哼着听不清的歌词</STRONG></P>
<P>  昨晚19点25分,剧场内发出第一次响铃,预告演出即将开始,此时,台下响起按捺不住的尖叫和掌声。内场前区突然出现了<FONT color=#000099><SPAN class=keyword><SPAN class=sl_css_ads>赵传</SPAN></SPAN><!--wapdump begin--></FONT>被误认为“三杰”之一的他,立刻吸引了无数歌迷前拥,对魔岩的追崇由此可见一斑。</P>
<P>  当全场灯光暗下,空荡荡的舞台下方,连绵不绝的击掌声和欢呼声超过了想像,大家屏着一股气,似乎只等那一刻。“你们好!”许久没有站在话筒前的<SPAN>窦唯</SPAN>,如主办方事先宣传的那样,终于开了口,大屏幕上,他比过去发福了太多。一首《八段锦》里的曲目,在他含混不清的演唱中,几乎听不清任何内容,但这并不妨碍歌迷“叫好”,观众鼓掌最大声的时候,竟然是他一口气吐着超多字词时,这对当年唱着《黑梦》、《艳阳天》的<SPAN>窦唯</SPAN>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讽刺。不再以人声歌词为追求的<SPAN>窦唯</SPAN>,昨晚献唱了近半小时,大多数时间内,只是哼着听不清的歌词。</P>
<P> <STRONG> **:矿泉水从头倒了下来</STRONG></P>
<P>  在昨晚唯一的女歌手<FONT color=#000099><SPAN class=keyword><SPAN class=sl_css_ads>姜昕</SPAN></SPAN><!--wapdump begin--></FONT>1个多小时的表演后,<SPAN>**</SPAN>终于登场了。“你好!大上海!姑娘们来了吗?听不见!你们漂亮吗?”他以代表作《姑娘》中的歌词,与观众打起了招呼,立刻掀起高分贝的呼叫。背着吉他、身穿红蓝相间条纹海魂衫的他,用一首《姑娘》迅速让全场跟着自己的节奏而动。歌迷跟随着<SPAN>**</SPAN>的声音一声声整齐地高叫“姑娘!姑娘”,而此时,前区的一位姑娘似乎因为太过兴奋而被现场保安拉出了场外。</P>
<P>  随后,<SPAN>**</SPAN>唱了一首从来没有录制过的《风铃》,被他称为“献给我们的青春”的观众的高呼几乎没有一刻停下来。唱到《垃圾场》的时候,<SPAN>**</SPAN>捡起观众扔上台的荧光棒即兴挥舞,和吉他手互相在台上对喷矿泉水,最后索性把水从头倒了下来。</P>
<P><STRONG>  张楚:偷偷放风,误了上台时间</STRONG></P>
<P>  昨晚,当众人期待着最后一杰<SPAN>张楚</SPAN>登场时,意外发生了,舞台上迟迟没有出现任何人,十多分钟等待后,耐不住性子的歌迷开始大叫“<SPAN>张楚</SPAN>”、“<SPAN>张楚</SPAN>”。此时,上台的却是刚刚演出的<SPAN>**</SPAN>,他向全场宣布了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消息:<SPAN>张楚</SPAN>还在路上。</P>
<P>  舞台上的键盘手开始随性弹着小曲,不少歌迷冲到室外抽烟,等待在继续中。此时,记者致电主办方,对方解释称,<SPAN>张楚</SPAN>迟迟不出来,是因为舞台的设备出现了一些小故障,正在检测;而记者等在门口,无意中听两位挂着工作牌的人员说:“<SPAN>张楚</SPAN>总算回来了,再不回来,演出都赶不上了”。有知情人透露,行事古怪的<SPAN>张楚</SPAN>,因为觉得之前的演出时间太长,还没轮到自己,便偷偷跑出去“放风”,结果,差点误事。</P>
<P>  22点10分,在等待了十多分钟后,穿着白衬衫的<SPAN>张楚</SPAN>终于登台,接连献上了《上帝保佑吃完饭的人》、《冷暖自知》、《造飞机的工厂》、《孤独》、<A class=akey href="http://ent.sina.com.cn/v/j/f/myoldersister/index.html" target=_blank><SPAN class=keyword><SPAN class=sl_css_ads><FONT color=#000099>《姐姐》</FONT></SPAN></SPAN></A>等。 <SPAN class=keyword><SPAN class=sl_css_ads>高磊</SPAN></SPAN><!--wapdump begin-->文 吴磊/图 </P></DIV>
<CENTER></CENTER></DIV>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科比的奥运金牌

2131201822.jpg (251.72 KB)

2131201822.jpg

res01_attpic_brief.jpg (252.52 KB)

res01_attpic_brief.jpg

940485_2.jpg (36.72 KB)

940485_2.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