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96年的白云洞</P>
<P> </P>
<P>我是从郁达夫的一篇日记中知道了鼓山白云洞的存在,这让当时几乎爬了近十年的鼓山的我觉得十分愧疚:这么多年了,居然都没有发现郁达夫笔下那个美妙的地方。</P>
<P> </P>
<P>那是在1996年的夏天,我的高考刚刚结束,闲来无事,就找找去。</P>
<P>人家说从鳝溪、从樟林、从埠兴、从鼓山都有到白云洞的道路,可是最美的景色都集中在从埠兴到白云洞的这一条路上。</P>
<P>我到了埠兴村,好不容易在永德信山庄的后面找到了通往白云洞的道路。顺着石板铺就的山道走了将近800米,就到了积翠庵,然后折向东,淌过小河,重又寻到了往白云洞山道,继续向上攀登。</P>
<P>因为人迹罕见,也因为树木茂密,一路上寂静地让人不敢大声呼吸,偶尔有不知名的鸟在近处或者远处叫上一声,每每让我心慌,却也给了我安慰。</P>
<P>然而最让我害怕的却是隐藏在草丛中的坟墓,山风吹过,老是给人背后冷唆唆的感觉,再加上我的足音在空旷的山里引起的回响,吓得我差点落荒而逃。</P>
<P> </P>
<P>好在越往上坟墓越少、风景越好。特别到了一天门,就在不经意的一转弯后,一条斜度近乎90、长度近乎千米的石道突兀在你的面前,真让你惊叹不已,这就是白云洞的景点之一——云梯。</P>
<P>爬过了云梯,再转三、四弯,就到了白云洞最险的一个景点——龙脊。龙脊是通往白云洞的必经之路,是在一块光滑的岩石上每隔40厘米左右就凿一个落脚的脚洞,而这块岩石三面悬空,不小心失足的话,连千古恨的机会都没有了。</P>
<P>我手脚并用,小心翼翼爬过了龙脊,我才发现我的心已经凉了,而背全湿了。其实这里的风景很好,前方一片空旷,整个的福州城都在眼底:车子都成了蚂蚁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穿行,而人根本就看不见。</P>
<P> </P>
<P>稍事休息,继续往上爬,过二天门、三天门,石刻渐渐地多了起来,特别有一块“白云洞天”的石刻,几乎让我错以为已经到了目的地,但是不是,还要在幽深的山道上再拐上几道弯,这才来到了白云洞。</P>
<P>白云洞不是一个洞,而是建在两块悬空的岩石之间的一个寺庙,寺庙里面只有一个老和尚。</P>
<P>我爬到白云洞的时候已经将近中午,而我所带的干粮早已在途中消耗殆尽,肚中早已经空空如也,于是厚着脸皮向老和尚化起缘来。</P>
<P>老和尚很是和蔼,拿出了阳春面、香菇、腐竹,又到菜地里挖来了一棵白菜,满满地煮了一锅,把我的肚子吃得圆圆。也许是因为肚子饿、也许还因为菜是老和尚自己种的,所以到现在我还觉得那碗面特别香、特别甜。</P>
<P> </P>
<P>饭后,在寺庙后面和老和尚闲坐。</P>
<P>寺庙后面依然是两块岩石之间的空地,而空地的尽头就是深涧。天公作美,居然下起了阵雨,看远处的福州城逐渐在雨中朦胧,又逐渐清晰,真是赏心悦目的享受。</P>
<P>阵雨过后,又有层层的云雾从深涧里渐渐升起,渐渐升高,终于升到天上变成了云朵。深涧里升起的云雾越来越多、越来越浓,终于眼前什么都看不见了,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而我在刹那间也终于明白了白云洞这个名称的来历。</P>
<P> </P>
<P>不一会儿,云雾渐渐地散尽,山林更翠。</P>
<P>我兴奋地大呼小叫,而老和尚只在一旁看着我笑。“荣辱不惊,看堂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也许在看惯了白云苍狗的老和尚眼里,世事也不过如此吧?</P>
<P>老和尚已经在这寺庙中呆了将近40个年头,他一周下山一次,买一些面、盐等日常用品。</P>
<P>这山上没有电,收音机也没有任何的讯号,老和尚每天的工作就是念经打坐,而且奉行“过午不食”,他说我要是迟来半个小时,就只能饿肚子了。</P>
<P> </P>
<P>和老和尚闲聊了近2个小时,一看表,知道要下山了,老和尚介绍的“风动石”、“石棺”、“仙人足迹”等景点是没有时间去看了,只有留待下次了。</P>
<P>走的时候,我执意要算阳春面的钱给老和尚,老和尚说什么都不要,看我坚持,只好指了指“随喜功德”的箱子。走出寺庙的时候,我回头和老和尚挥手再见,这才发现,原来这座寺庙的名字是“良心寺”。</P>
<P> </P>
<P>后来,由于学习、工作等原因东奔西走,居然再无时间重上白云洞,一晃已经近10年的时间过去了。</P>
<P>听说,白云洞的山道已经翻修了,龙脊道也修上了扶手铁链,更好走了,去的人也多了,可是我总觉得似乎有什么已经不一样了。</P>
<P>特别在我听说,良心寺里的和尚已经增员为5个,而且一碗面五块钱,不再“过午不食”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地强烈了。</P>
<P>唯一牵挂的是,那个和蔼的老和尚现在还在不在寺庙里呢? </P>
<P> </P>
<P>2004年5月24日</P>
[ 本帖最后由 yxl886 于 2007-10-31 21:0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