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夏天,心里头有些思念.
在我看来:思念,不过是偶尔止不住的回忆的借口罢.回忆,对我而言,又往往是睹物思人而已。
昨天回了一趟爸妈住的老房子,因为父亲早已过世多年,母亲这几年又多住在两个姐姐家住,于是妈要把屋子出租,喊我过去把自己以前的一些东西收拾收拾.搬家,总是要扔些东西,可还有些舍不得扔的,于是,积攒的旧东西也就越来越多.我的家剩儿,大都是书、杂志、信、报纸和照片以及磁带这些东西,衣服几乎就没有几件。我妈说没用的你就卖破烂吧。
书和杂志,全是大学时买的,十几本是始终没舍得扔的大学英语精读泛读还和语法四册每册三套,十来本是三毛和席慕蓉的散文------那是那个时候文学青年的必备书;那时《读者文摘》还不火,我更多买的是《辽宁青年》每年的都订成了册,一共四厚撂子,还有些也基本是每期必买的《新体育》;当然,还有两套是省吃俭用咬牙买的《射雕英雄传》和《笑傲江湖》虽然那时军校只有周日才能外出,一到周日,同学们都排号等着领(有人数比例限制的)外出证,但我常常是半天踢球,半天躺在床上看书和杂志渡过。
几十张报纸,一些是高中时的青年报,上海出的,不知现在还有没有。那时那报纸上有每周一歌,大都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如张蔷的月光下的迪斯科、费翔恼人的秋风、成方圆(翻唱)的昨日重来...自己在学习之余含着口琴照着简谱一顿吹。一些是大学时看看的青年参考,那时忧国忧民的,上面的一些海外对大陆的评论和国际形势分析的文章,是自己在同学们卧谈会上总结性发言的重要资料来源...再有就是毕业后在连队山头上难得一见的中国青年报,那上面的冰点时评和青春副刊上的散文,都曾经让二十出头的自己心潮澎湃...
信,大多是大学时和高中同学的以及工作后和大学同学的,当然,还的几封算是和几个女朋友之间传情的鸿雁;最久的都是十七年前的了......还有是自己写过但未曾发出的信,算是现在电子信箱里草稿箱存的东西吧。看着那些字迹和幼稚的抒情,当年的心情隐约浮现;信纸,还是印着当年大学或部队的名头,尘封之感、唏嘘之意,更强烈了。
照片,大都是三十岁之前的了,大学毕业时和调离原部队时的居多,那时年轻,特别在意分别,每一次分手搞得悲悲戚戚的,虽然口口声声说后会有期!那时照片上的笑脸真多,虽然合影之前还是或流泪或慨叹。曾经的聚会约定,也在三三两两的小酌之中渐渐淡忘了!如今,大学的同学对着相片也好多叫不出名字,模样也有的不能确定了;老单位的战友,刚回沈阳的头两年还有信和电话,现在,也大多失去了联络。
磁带,基本上是大学时的,多数不能听的了,除了齐秦的我一直随身携带,其他的都留在了家里,英语的就十来盘,再就是潘美辰的十来盘,现在也说不清那时因为什么也特别迷她,还有几盘童安格的,最伤心的是三盘《青春派对》,全是当时流行歌曲国人用英文翻唱的合辑,试了试都不能听,带子都长毛儿了...
唉......
收拾了快两个多小时,扔掉的没多少,除了杂志,我全想再拿回自己的住处。妈笑着说:人哪,上了年轻就恋旧啊!其实,啥都留不住的
是的,什么能留下来呢?书,信,照片,磁带...这些留下了,日子依然在不停地走。没有这些,青春和过去的日子,仍是有些记忆;有了这些,只不过是回忆更鲜活更生动一些罢了。
回家的路上,眼前晃动着的,全是十多年前的自己、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同学、朋友。
我特意没有打的,而是坐的公交车,虽然还要倒一趟,虽然提着大袋子不方便,我只是想让回忆的情绪慢慢沉淀下来。
思念,不只在分手后开始,更多的是一些偶然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