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流行音乐歌词粗制滥造 词风浮躁诗意残留几许
出处:http://music.ent.tom.com/2006-12-29/0009/08300942.html
http://music.tom.com 2006年12月29日 10时18分?北京日报 李红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中短短十六字,历经两千余年,仍能使现代的人们从那位归客的吟唱中体会到一种独特意境,正如《诗品序》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人箴言犹在,今人行事却远,朝着机械复制的方向“狂飙突进”的流行音乐,垃圾曲调充斥耳畔,鄙陋歌词更是随处可见。诗意,究竟还残留几许
?
粗制滥造:陷入“强哭强怒强亲”怪圈
《庄子》记载:“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粗制滥造的流行音乐歌词恰恰陷入了“强哭、强怒、强亲”怪圈。
“说几次爱你/爱你/爱你/爱你都不厌倦,到地球停止转动/我都不后悔”;“你这个大坏蛋/你这个大坏蛋/你不断捕获女人的心当作**游戏”;“难得/实在很难得/你也喜欢我/我何能何德/难得/我求之不得……”信手翻来的这些歌词无异于无病呻吟、废话连篇。歌词艺术的沉沦令人心痛!
网络歌曲是“沦陷”重灾区,大量黑色、灰色甚至是**词作充斥其中。在网上广为传播的《大连站》歌词,就俗不可耐。今年走红的网络歌曲《那一夜》、《香水有毒》等,被很多人抨击为恶俗,歌词庸俗暧昧。当少男少女们高唱着“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我伤害了你”或“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该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时,相信很多人心中不是滋味。
词风浮躁:缺失音乐性和文学性
“歌词艺术应以文学的手段营造不同的空间感。”有人总结。《义勇军进行曲》,以“血肉、长城、炮火”构成震撼人心的空间感;刘欢《好汉歌》,以“大河、北斗星、九州、行侠”形成雄浑壮阔的空间感。
歌词与旋律和谐,在听觉上达成与音乐欣赏的审美同构。这是歌词的音乐性、文学性所在。歌词应引发联想、营造意境,让听者身临其境。然而,当下流行音乐歌词创作,并未依此渐进,而是在喧嚣嘈杂中逐渐走向畸形。毫无内涵文采、形同枯槁者充斥眼球。随手拿起某新歌手的专辑,《骗不了》、《男人味·女人味》、《你以为你是谁》、《只要你快乐》、《很男人》……歌名充满“味道”,品位却荡然无存。
邓丽君、王菲,不同时代的歌坛天后。她们独具风格的演唱技艺让人艳羡,而其幕后作词高手更令人起敬——庄奴、林夕都拥有镂月裁云般的作词功夫。林夕曾对自己的创作发表四字感想:心无旁骛。要写出让人感动的歌词,不是从语言的华美入手,而是投入自己的感情,不作苍白无力的幻想。诗意,由此而生。
纵观现今流行乐坛,急功近利,俗尘泛起,蝇营狗苟者横行,有多少人在静心、潜心创作呢?浮躁的心灵,诞生的只能是浮躁的作品。
本末倒置:重“小我”情感轻“大我”精神
李宗盛说,好歌词不能只抒发个人情绪,应该更多关注人生情感中共性的东西。现在,很多流行歌词止于表现“小我”情感,而忽视了“大我”精神,富有精神感召力的作品越来越稀缺。
喜怒哀乐,都属于人的情感范畴,它更多来自于人的本性;而精神,更多体现出社会属性,表现出人类的价值观。李宗盛、罗大佑、童安格、赵传、齐秦、许巍、崔健、郑钧……这些歌坛实力派都具备出色的作词能力,他们不沉溺于怜香惜玉、卿卿我我,而是体悟成长、生活的痛苦与欣喜,字里行间朴实而深沉,没有复杂意象和华丽词藻的堆砌,却能触动人心,闪烁着充沛的诗意和文学的光芒。这样的作品,怎能没有生命力?
“像写故事一样去写一首歌词。”阅历浅薄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作为华语流行音乐一代歌词宗师,黄霑的名字与香港电影及流行音乐最辉煌的时期密切相连,《笑傲江湖》主题曲《沧海一声笑》、《黄飞鸿》主题曲《男儿当自强》,以及《英雄本色》、《倩女幽魂》主题曲等均出自他之手。从这些作品,可以听出他对音乐的驾驭能力,听出他深厚的国学功底,更能听出他的特立独行和胸怀坦荡。
诗歌同源:古典意境润泽现代流行
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诗与歌可谓同源,两者有相同的艺术特质,都讲究格律流畅、情感升华、词语搭配。然而,现在有多少词作者是“诗意地栖居”呢?
古典诗词曲对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影响有例可鉴。邓丽君《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引自《诗经》;王菲《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翻唱苏轼词《水调歌头》。此外,毛宁《涛声依旧》源自唐诗《枫桥夜泊》;满文军《望乡》与元代小令《天净沙·秋思》、宋词《苏幕遮》意境相当,都堪称佳作。
方文山是眼下炙手可热的词作者,他为周杰伦写的中国风系列独树一帜,尤以《东风破》为最,歌词中多处可以捕捉到古典诗词的影子,“酒暖回忆思念瘦”典出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水向东流”让人联想到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外,词中出现的灯盏、琵琶、琴音、枫叶等多种意象,也都透出典雅之美。
如今,流行歌曲浩如烟海,然而靠古风古韵引人入胜者少之又少。是厚今薄古?还是才华所限?恐怕多数汗颜于后者。词作者如能提高古典文学修养,汲取诗词歌赋营养,抑或当代诗人热忱参与歌词创作,沟通诗与歌的灵妙,何愁词无意趣呢?当然,一味追求词句仿古也是徒劳,如何让古典意境渗透于创作血液而不着痕迹,才是真正的创新与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