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以下为三篇转贴,是其他观众的大开眼界与褒贬不一。

《大红灯笼高高挂》之芭蕾版--某位仁兄的大开眼界

作者:benci387 提交日期:2006-3-5 23:45:00   
  周末同仁集体活动,恰逢张艺谋编剧导演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首演五周年纪念演出,正好看一看热闹。中芭国家级的演出,阳春白雪,自然价格不菲,拿到票的时候实在担心自己的欣赏品位,下里巴人,不会半截儿打瞌睡吧。呵呵。不过《大红灯笼高高挂》芭蕾版自始标以张大导演的标签,以及一直想亲眼看看演员们是如何穿着旗袍跳芭蕾的,所以对它是一直有所期待的。
  
  排《大红灯笼高高挂》芭蕾版是老张《图兰多》之后的又一惊人之举。自打2001年起,咱才知道一个电影导演居然能有这么多路数折腾,实在牛的可以。记得当时观众们趋之若鹜的报道甚多,估计这是《英雄》《埋伏》之前,老张号召力的真实体现。好像当时芭蕾界对其嗤之以鼻,说舞蹈太少,是芭蕾幌子下面的噱头云云。咱估计他们多半是干看着老张戗行,自己搓火吧。时间悄悄的过去了五年……纪念宣传片里骄傲的说大红灯笼已经高挂了好几百场,周游列国,现如今已经是中芭的经典剧目啦。
  
  忽然想起五年前的今天,是咱去单位实习的日子,应该算是告别学校的纪念日了,呵呵。过的真快呀。
  
  言归正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五年后的今天迟迟的领略了这部芭蕾大戏后,咱只能说物有所值,大开眼界了。无论是从剧情、舞美,还是形式、创意,给人惊喜多多。《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梗概自不必多说,衍生于张导的同名电影,起源于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一个老爷和三个太太,大院内外的纠葛剧情,在芭蕾舞台上被分为三幕,外带一个序幕和一个尾声。个人认为,最精彩的是第一幕新婚的后半部,第二幕重逢的全部,以及尾声。
  
  对于芭蕾的细节,看不清楚,也确实不知道从何说起。但对于芭蕾舞台上的场面设计,印象相当深刻。我猜想很多都应该出自电影导演的点子,因为对光和影的表现力度,绝对不是普通舞美所能达到的。很多场景,现在回味起来,还很鲜明生动。
  
  印象一:第一幕新婚夜一场是一组双人舞,表现的三太太在洞房做最后的抗争。偌大的舞台,三太太和老爷拉着一条红绸台前台后的跑跳。过程中,舞台上徐徐降下一个窗棂图案的纸幕,待到纸幕快要落地的时候,男女演员一齐钻入幕后。本以为此幕就此为止了,忽然从幕后亮起灯光,男女演员继续在幕后跳舞,观众看到的是纸幕上的浮动人影,忽远忽近,忽大忽小,颇有电影蒙太奇的味道。“皮影戏”大概三五分钟,突然纸幕上的三太太越来越小,嘭的一声破纸而出,观众一怔的时候,老爷追出。三太太台前一晃,转身又破纸而入,老爷尾随而入。如此往返数次,直到纸幕上的几个大窟窿连成一片。忽然间从纸幕下面,两个舞者一齐掀起飘柔宽大的红绸,覆盖了倒在前台的三太太、老爷以及整个舞台前部,灯光渐暗,红绸更显惨红……当音乐又起的时候,三太太从红绸下面露出脑袋,裹住红绸的一角,全身紧缩……绝妙的舞台处理。
  
  印象二:第二幕重逢的看点是舞台空间一分为多,京剧和芭蕾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剧情中,三太太的恋人是一个武行小生。在老爷的堂会上,昔日恋人重逢的一场戏。这段的背景音乐是管弦与京胡的整合体,和舞台上表达的肢体动作结合的特好。
  
  印象三:第二幕后半部分是重头儿戏麻将舞,老爷振臂一呼“打麻将喽”,转眼间10个麻将桌上了台,男女舞者,每桌四名,在麻将的劈啪声中,张扬双臂,拂着桌子表演,还真是拔高得不错。这场戏主要体现的是麻将桌上,三太太和武行小生眉目传情,二太太和老爷若有所查的意思。有意思的是作背景的9桌,后来被立着组成了一排麻将,群舞的演员静静的“躲”在麻将的上下左右,与前台的两对演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印象四:尾声部分,舞台后部是一个白影壁的布景。三太太和武行小生原谅告密的二太太是一段轻松流畅的“刑前三人舞”。正当观众们心理放松之际,成对的打手拽着一人多高的红黑木板,依次走过影壁,停留之时,挥动木板打向粉墙,留下一条条红色的印记。音乐骤弱,三名前台舞者相继倒下……在骤紧的击打声中挣扎……最终,影壁前站满打手,粉墙上的血印层层叠叠,直到前台倒地的三名演员完全不动……绝妙的设计。
  
  写到此处,累了。仅以此文为我从业五周年做个纪念,并送给已经离开和即将离开的朋友们,时间虽然短暂却掩盖不住我们的友谊,祝你们健康快乐!


《大红灯笼高高挂》芭蕾舞剧--媒体的褒
  由张艺谋导演、陈其纲作曲、王新鹏编舞、中央芭蕾舞团制作并演出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保留传统芭蕾元素的同时,将中国国粹艺术"京剧"与现代芭蕾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并在艺术手段方面有着大胆地创意和创新,是一部极具观赏性并有着深厚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舞剧。
  由张艺谋执导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4月26日晚终于第一次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这是该剧的第一次彩排,也是天桥剧场重建以后第一次启用。
  演出的第一个看点肯定是导演张艺谋本人,在演出开始前以及每一次休息时全场几十架照相机和摄像机便对准张艺谋,他与创作组成员的任何举动都被一一记录下来。不过,这是台下的看点,人们更多关注的当然是台上的内容。
  ●故事情节
  这肯定是人们最关注的内容之一。正像张艺谋事先提示的那样,他把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情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极大地简化了人物关系,只保留了故事中老太爷、三位姨太太,增加了三姨太的情人——戏班年轻小生。故事就是围绕着三姨太与小生之间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展开的。与张艺谋擅长电影故事有关,这个芭蕾故事也特别强调曲折、复杂和逻辑性,三幕演出中每一幕都包含相当曲折的情节。
比如:青梅竹马、**出嫁、洞房花烛夜、堂会**、麻将**、二姨太告密、二姨太点灯、棒打鸳鸯,而每一个情节的具体表现手法也可以看到张艺谋描写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音乐特色
  这是一个极富中国民族音乐特色又充满现代气息的芭蕾音乐。作曲家陈其钢大量运用了中国的京剧、民歌、民间曲调、民间打击乐,运用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有旋律优美的双人舞音乐、有突出气氛的唢呐和笙独奏、有模仿洗麻将的效果声、有家丁乱棍的效果声、有二胡与大提琴的对答、还有京戏青衣幽怨绵长的吊嗓。看似素材杂乱,但却运用自如,从一种形式进入到另一种形式自然流畅,不留斧凿。
  ●舞蹈设计
  这个版本的舞蹈特别强调故事性和情节性,但也很注重装饰性,甚至借鉴了中国皮影戏的表现手法。在第三幕中还有大段的双人现代舞,但民族舞在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人舞、点灯群舞、轿夫群舞、麻将群舞和水袖集体舞都非常有特色,并有着芭蕾舞剧的舞蹈结构。序幕的双人舞是由身着学生装的女主角与身穿戏装的武生表演的,与其说是双人舞,不如说是以武生作活动道具的女子独舞,优美而缠绵。而这个舞剧中还第一次使用了四个真正的京剧演员。
  ●舞美服装
  这台舞剧的舞台美术可谓满堂生彩。中国的旗袍第一次被搬上芭蕾舞台,不仅没有影响演员的舞蹈,旗袍的样式、色彩都给人印象深刻。开幕时的44只大红灯笼富于强烈的装饰性;多层落地可活动的隔扇门也蕴涵着多层的意义;戏中戏的月洞门,既象征着舞台,也象征着床笫。最强烈的视觉冲击来自于第一幕结束段的第一次见血,张艺谋用一整块可铺满舞台的红绸缎翻滚铺盖在老太爷和三姨太身上,把一个初夜的情节渲染到了极致;而最后的棒打鸳鸯又使用了整面的白墙,并由白变成血红色,都有着独特的戏剧效果。


芭蕾《大红灯笼高高挂》 --某位大哥的贬
    昨天我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观看了张艺谋导演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这台舞剧是正在进行的中国文化节的重头戏,同来演出的还有北京人艺,上海歌舞剧院,广州交响乐团等顶尖艺术团体。中芭这台新剧的票房最好,戏票早早告罄。
    不过昨天观剧心情实在压抑,先是忐忑,然后失望,最后来气。这种不满多是冲着张艺谋风格而来。看戏之前,我不知道张艺谋染指芭蕾,看过戏才知老谋子的厉害,从概念,创意,舞美,音乐,艺术表现,处处是张艺谋留下的signatures.
    基于对张艺谋悲剧电影的印象,我不看好张氏风格的舞剧,认为那种**反人性的丑陋不适合芭蕾舞传统的审美取向。表现永恒爱情的悲剧不乏传世之作,比如莎翁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中国传统名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但张艺谋戏中的正面人物道德力量微弱,**人物和文化的卑劣丑恶被畸形地渲染,芭蕾舞剧中艺术设计如同同名电影一样充满诡异阴森的冷调。艺术不能体现人性的升华和悲剧的崇高之美。整出戏让人看得倒胃口。
    平心而论,舞美设计还是可圈可点的。新颖多元的表现手法有张艺谋独运的匠心。大幕初启的点灯效果妙不可言;老爷和姨太看堂戏时,后台京剧表演前台芭蕾表演的重叠形式;三姨太在洞房初夜被老爷**用皮影手法表现,都是神来之笔。
    芭蕾中引入过多的京剧元素,破坏了芭蕾舞自身柔和流畅的美感。音乐交响主旋律被京剧唱腔和击打乐弄得支离破碎。中芭的舞蹈演员素质精良,阵容强大。女主角(三姨太)和女配角(二姨太)有大段独舞表演。但男演员受制于角色(京剧武生),男子芭蕾独舞和芭蕾双人舞部分大打折扣。更荒唐的是群舞部分,满台家丁犹如京戏跑龙套,集京剧武打和民艺杂耍于一台,不伦不类,惨不忍睹。
    我最不喜欢的是配角人物的肢体语言,低俗猥琐丑陋,这在麻将戏和老爷姨太戏中最突出,不堪入目。剧终前用蘸血的棍棒乱打白墙来寓意死亡,本是点睛之笔,在我看来,三声就足够了。可戏中太多的棒打发出的惨烈之声渲染暴力,给人以不堪承受之重。戏一落幕,我就忙不迭地逃走。
中芭。这个名称很贴切
想问天问大地,或者是迷信问问宿命
中巴。
看了简介,没啥兴趣了,反对‘土洋结合’,反对‘糟蹋遗产’。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楼主好图!
提醒偶要重看电影版的了。。

看个热闹还行。。但估计偶真的欣赏不了“中西结合”
当然偶也没这福份去没看,说不定喜欢呢

前一阵去看曼奴,几乎到晚了不说,有20分钟真的快睡着了。看来确实要买好座位加前天晚上睡足觉!
。。。。。我是把别人工作的工夫都用在喝咖啡上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