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喀布尔快递>

911,塔利班,战地记者,军人,难民,阿富汗,阿巴边境,穆斯林,美元,可口可乐……这些元素对我们来说,看起来如此熟稔。

故事讲述了两位来自印度的男记者和英国路透社的女记者(美国)跟当地司机及一位“靠不住”友谊的塔利班分子的经历。911后美国扫荡阿富汗境内的塔利班组织,同时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影片画面简洁优美,苍凉的喀布尔地理地形,独特的背景音乐,诙谐幽默可笑的镜头不断穿插让紧张的气氛得到一点放松,五位主角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位印度记者的正义,另一位小气可爱,路透社**记者的专业精神,向导司机的憨厚朴实,塔利班分子的狡黠勇敢。

印度的电影我们看到很少,对其了解甚少,像以阿富汗塔利班为题材更少,就是媒体所所播放也是刻板的画面,
但这部电影就在对这些东西的讲述中让我们感到惊奇和感动。惊奇的是,譬如我们看到,那个路透社的美国女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阿富汗,是想写出一本让出版商排队争购的一本书来。影片的最后,作为故事的讲述者的印度记者说,他们回到印度播放他们采访的东西的时候,不得不删掉他们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许多东西。我们由此可以推想,正是媒体删去的不能报道的东西,成为电影或者其他艺术的酵母。


塔利班武装分子在电影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不是因为其残暴,而是因为其境遇,因为其作为人的境遇。电影让我们看到一个凶暴的武夫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一个温柔多情的父亲,一个心地敏感的男人,到最后我真的不希望他死去,但是导演还是让他死去,不是死于敌手,而是死于他朝思暮想的边境关口,死于他视为同胞的军人的枪口。音乐、板球、笑话、香烟,甚至一头在路上阻截来往车辆的驴子,都在相互为敌的人之间分享并传递着人的本性,但是身临其境,又时刻不能回避血腥,不可不提防死于非命。

这种错乱的、纠缠的局面,矛盾的、复杂的感情,在电影中那么自然而然有张有弛的轮番轰炸我们的感觉神经,
它毫不顾忌的近景甚至特写的镜头,更是以强烈的视觉冲撞而直逼人心。


电影最后的塔利班(巴基斯坦军人)分子被边境关口枪杀的情景一直在我脑海里无法挥去,还有军官那句话:“阿富汗没有我们巴基斯坦的人,”政府风向标的改变多少人成为炮灰,电影里最深层的部分才是我们思考的东西!

最后希望爱好电影的朋友看看这部片子。

77.JPG 111.JPG 6576.JPG 8789.JPG
额就知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还有拉灯大叔最爱看**的《论游击战》,还有猛虎组织那谁,最爱看《孙子兵法》。都是知识型领袖啊。。

哦。。说错。。应该是《论持久战》。。


印度人拍的巴基斯坦人。。。
。。。。。我是把别人工作的工夫都用在喝咖啡上的
世界是复杂的没有单纯的对错之分。
她像是一條清澈蜿蜒的河 任性地流過我的一生  
輕輕的洗去我的深沉 靜靜地陪我度過多少黃昏
原帖由 出沒 于 2008-10-7 09:45 发表
世界是复杂的没有单纯的对错之分。
出没版相对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