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灵魂

        灵魂依附于生命体而存在,不会消亡,如果与躯壳互不兼容,灵魂就会寻找下一站栖息地,这时,这个躯体的状态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谓的“死亡”。

        意识,是灵魂与躯体从结合到分离这段过程在该躯体上反映出的比较特殊的一种“媒介”,通过它可以与灵魂进行交流。

        记忆,只是人对自身提出的一个概念,灵魂囊括的东西从来不会消失,只是根据所暂居的躯体不同显现出不同的部分,极少数人可以透过与灵魂的交流来感知自己上辈子(即同一个灵魂前面一次栖息的躯体)的状况。

        灵魂与自然是统一的,当它脱离躯体的时候,会在自然中游离一段时间,以去除一些由躯体所带给它的不自然的“物质”;然后再去对下一个所依附的躯体进行引导,只是引导,躯体所做的任何事情并不受灵魂的支配,它有它所谓的“意识”,灵魂只是一直地提醒着自身,当躯体与灵魂倡导的方向一致,彼此默契度会越好,这样才一起走过的时间会更长,反映在躯体上,就是长寿。
      
        古人倡导的“天人合一”就是这个意思。

        乌龟寿命长,人,谁能看到乌龟的欲/望呢?其实人和乌龟一样,内心栖息着同样的灵魂。

        世人,好傻。
曾几何时他们说,我原是一面锣。
投胎
分手  逃离的洒脱   离别  希望的超度    迷失在同归的殊途  没有开始又何谓结束
深奥。。。
我依旧在你身边看着你
就像水和岸一样
静静地看着你 感觉着你
水中依旧荡漾那抹涟漪

mks200710199.gif (36.98 KB)

mks200710199.gif

思念如水
  你的模样慢慢发黄
  直至成为一种习惯...
别只顾灌水啊。有什么想法拿来交流老~~~非转载,个人感悟。
曾几何时他们说,我原是一面锣。
“生死修短,岂能强求?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
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庄子】
世间若无双全法,宁负如来不负君。
原帖由 曲非烟 于 2009-7-31 10:48 发表
“生死修短,岂能强求?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
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庄子】
太深奥了啊
分手  逃离的洒脱   离别  希望的超度    迷失在同归的殊途  没有开始又何谓结束
意识和记忆,源于大脑,想揭开其中的奥秘,就找我楼上那位比较合适。

[ 本帖最后由 日照雨下 于 2009-8-1 01:15 编辑 ]
由大脑产生的只是表象的意识和记忆,更深层次的记忆在哪里?
其存在是不是一定要依靠“大脑”这个介质?
人死了,记忆和意识哪去了?也死了吗?
我认为是存在的,存在于哪里只是我们还没发现罢了
曾几何时他们说,我原是一面锣。
灵魂已经搁浅,躯体还在奔跑~~~
我和你
无声的一场戏
谁把心情都剪在一起
谁又能够明白上天的心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