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强烈鄙视那些说地震不能预测的书呆子 教条主义者!!!

强烈鄙视那些说地震不能预测的

书呆子 教条主义者!!!



唐山附近的青龙县因为非常重视地震预报 采取了措施 没有一个人在地震中死亡

http://laiba.tianya.cn/laiba/CommMsgs?cmm=11892&tid=2599653097639033616


你们只知道跟风、追捧、推卸责任,连只猪、**都不如!

如果你亲人在地震带,你们还能这么推卸责任么?

为了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百努力!

为什么这么大的地震,猪叫**跳,确连个警告都没有!

哪怕是提示,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有可能地震这种预测都没有!

你们这群猪,专吃书本教条的猪,专门跟在权威、领导**吃屎的猪
一个人在路上   我独自思量   
我一个人在路上   我独自彷徨   
我一个人在路上   我不再向往   
我一个人在路上   我等待阳光喔……  

谁说不能预测?!只不过当官的怕负责任而已!!!
如果预测并通报而没有地震,这些官僚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官帽可是他们的天啊!!!
但如果预测而隐瞒最终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这些官僚却只需要轻轻说“天有不测风云”就可以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
于是,中国的地震专家和地方官僚们,唯一觉得重任在肩的,就是永远上窜下跳地“辟谣”………
像狼一样孤独  
像化石一样沉默  
像狼一样执着  
像化石一样永恒
兄弟们,就此打住,没有原因。
思念如水
  你的模样慢慢发黄
  直至成为一种习惯...
我记得前2年还看过一篇文章,就是反思唐山大地震的,里面的观点就是说唐山地震,可以预测,并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想不到30年后的今天,地震预警反而不如30年前了。、,怪哉。
悲哀!!!!!!!!
想问天问大地,或者是迷信问问宿命
地震预测现状与前景……陈运泰--中国发展门户网
(节选)
2006年对于我国地震学家来说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年份:2006年是河北唐山地震30周年,河北邢台地震40周年,又是我国台湾梅山地震100周年。在众多的自然灾害中,特别是在造**员伤亡方面,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总和的一半以上。地震灾害堪称群灾之首。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运泰院士在《2007科学发展报告》发表题为“地震预测现状与前景”的文章,介绍了地震预测研究进展和水平,分析地震预测的困难与地震的可预测性,阐述实现地震预测的科学途径。
文章首先介绍了长期、中期、短期的地震预测的研究进展情况。在长期预测方面,最突出的进展是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几乎所有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运用“地震空区”方法预先确定的空区内,并且国内外已经有使用该方法进行地震预测的成功案例。但是即使是发生于板块边界的、看上去很有规律的地震序列,准确的预报也是很困难的。在中期预测方面,①运用“应力影区”方法对许多地震序列做的回溯性研究取得了很有意义的结果;②日本地震学家运用关于地震活动性图像的“茂木模式”成功地预报了1978年墨西哥南部瓦哈卡(Oaxaca)7.7级地震;③俄罗斯克依利斯-博罗克及其同事提出了一种称作强震发生“增加概率的时间”的中期预测方法对2003年9月25日日本北海道8.1级大地震以及2003年12月22日美国加州中部圣西蒙(San
Simeon)6.5级地震做了预报,并取得了成功。但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及真实性仍存在问题。与中、长期地震预测的进展形成对照,短期与临震预测进展不大。1980年代以后,国际上对地震前兆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探索大地震前的暂态滑移前兆。但至今进展不大。
文章进一步指出地震预测的困难有三个方面:①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地震学家只能在地球表面和距离地球表面很浅的地球内部、用相当稀疏、很不均匀的观测台网进行观测,利用由此获取的很不完整、很不充足、有时甚至还是很不精确的资料来反推地球内部的情况;②大地震的“小概率”性,对地震预测的经验规律的总结概括以及理论的建立验证由于大地震是一种稀少的“小概率”事件而受到**;③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地震前兆出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与地震震源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地震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复杂性密切相关。
文章还指出对地震的可预测性这一与地震预测实践以及自然界的普适性定律密切相关的理论性问题的探讨或论争还在继续进行中。同时指出,对地震的可预测性的**可能不是由于确定性的混沌理论内禀的**,而是因为得不到极其大量的信息。
随后文章提出了实现地震预测的科学途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学家群体,一方面,科学家应当倾其所能把代表当前科技最高水平的知识用于地震预测,另一方面,科学家还应勇负责任,把代表当前科技界最高认识水平的有关地震的信息如实地传递给公众;(2)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高新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为地震预测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多学科协同配合和相互渗透是寻找发现与可靠地确定地震前兆的有力的手段;(3)坚持地震预测科学试验——地震预测试验场;(4)系统地实施基础性、综合性的对地球内部及地震的观测、探测与研究计划;(5)加强国内合作与国际合作,加强地震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成资料共享,建立没有围墙的、虚拟的、分布式的联合研究中心。
文章最后指出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开展并坚持以地震预测试验场为重要方式的地震预测科学试验、系统地开展基础性的对地球内部及地震的观测、探测与研究,坚持不懈,对实现地震预测的前景是可以审慎地乐观的。(摘自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2007科学发展报告》)
地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 这是毫无疑问的
楼主应该多搜集一些资料 不能因为少数的几次准确预测就断定政府是瞒而不报。

世界强震记录
http://news.sohu.com/s2006/shijiedadizhen/
是啊,猪版说得对,其实对待这件事,该理性点。。

话说回来,满大街蹦蛤 蟆奏一定有地震?奏一定素地震预兆??这也无啥科学根据。。反到是蛤 蟆迁徙繁殖更合乎科学研究理论。

总不能因有蛤 蟆上街,奏把满城百城都撵荒郊野地儿去啊。。这也忒滑稽了。。

另外,若是誰真要牵强附会。。。大伙有无注意到,地处震中区的纹川有无蛤 蟆上街?没有啊。。 反到是有有余震的绵竹与不搭界的江苏有报道蛤 蟆上街。。

这给政府出难題啊,预测不准确。。该腾移何处的老百姓???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8-5-14 12:49 编辑 ]

上海地震局副局长:地震预报是个世界难题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23:24 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蒋佳佳5月13日报道:四川汶川12日14时28分发生7.8级地震,一时波及大半个中国,上海高层建筑也有明显震感,地震顿时成为网友民关注的热点。东方网今天下午邀请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王建军做客嘉宾聊天室,对网友关心地震常识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如何了解地震信息?

  一定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

  地震发生后,网友希望第一时间了解到震级等相关的信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才是最为准确,又是第一时间的?王建军表示,地震信息一定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

  王建军说,地震信息来源问题很重要,信息不正确的话会造成误传,“比如说误传嘉兴地震,就是

  错误的。”获取地震信息,一个可以看电视,看新闻,“政府新闻办在这种突发事件发生以后,会尽快地跟我们联系,我们也会尽快地告诉新闻办,统一地发布正规的地震消息。”第二可以上中国地震局网站,上海地震局网站,或者其他省级的地震局网站,从这些网站上获得的信息是准确的。

  如何去预测地震?

  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这是一个世界难题

  有网友问,地震预测的难度大不大呢?

  王建军说,对于地震预报,特别是临震预报,比如说明天天气下雨了这种临震预报,世界上没有过关,我们国家也没有过关,是一个世界难题。地震的性质有多种多样,有的时候突然之间发生了大地震,大地震之后有一些小震。有的地方先来一个小震再来一个大震,这种类型的地震可能很高。有些地震发生之前有动物异常,但是有些地震没有异常。所以这种规律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们正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地震预报问题。

  王建军继续解释到,就是动物的反常现象,也有多种的原因,如气侯的原因、超声波的原因。除了地震因素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都会引起动物的异常反应。因此,简单地因为动物异常,就推测是否会发生地震也是不对的。

  如何辨别地震发生?

  面上动了才是真的

  王建军表示,判断是否地震有一个原则,地震造成的不是一个点的振动,而是在面上振动,“所以只有在面上动了才是真的。”

  王建军说,如果地震的话,住在高楼和多层里面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在高层会感觉到晕,因为地动波的周期比较长,它的来回振动周期比较长。另外地震的远近也是不同的感觉,如果地震很近的话,是上下跳的,平稳高度的。是否是地震,第一要看一下周围,大家都发现有这样的情况,那说明是有一些可能;第二个可以打电话问其他的朋友、其他的亲戚,是不是感觉到了,如果远距离的人也是同样的情况,那就是乐,“因为地震造成的不是一个点的振动,而是在面上振动。所以只有在面上动了才是真的。”

  地震时躲在室内还是户外?

  不要紧张,要看情况而定

  “首先千万不要紧张。”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王建军就市民应对地震提出一些建议。

  王建军说,住在高楼的市民,第一个不要紧张。特别是像昨天上海的情况只是感觉到摇晃,客观上看来不必往外面跑,镇静地等一下,等摇晃过后可以再下去看看。“往外面跑有什么问题呢?如果真地震的话电梯不能坐,高层走下去,也要有一定的时间,也来不及跑的。”在震动的时候绝对不能使用电梯,如果地震过了,很平静了,而且电梯也没坏,可以用电梯。“我的建议在这种情况下能不坐电梯尽量不要坐电梯。”

  “如果情况确实很严重,感觉房子就要倒了,在这种情况下挑选周围的地方,找一个可以立足的。”地震时到底应该待在室内还是户外?王建军表示要看情况而定,如果你的房子周围环境比较好,适宜避险的,而且有时间走出户外的,可以出去;如果你房子建筑物很好,周围的建筑物比较多,又很杂乱的,出去也没地方躲的,还是留在房间里比较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