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转折中国5000年
为什么是17年?
因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企业的崛起、中国管理的提升,是从17年前真正开始的。因为那一年,中国决策者意识到:改革开放13年来过多地纠缠于意识形态,已经走入死胡同。只有大胆实践,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拯救中国的惟一出路!并于次年,创造性地将它正式确定为中国改革的总纲领。
从此,中国企业走上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征程。也正是从此刻起,现代企业管理,才真正开始显现它的价值。
也是从那一刻起,中国发生了5000年文明以来所从未有过的空前景象:素来以仕为本、以学为根的中国精英阶层,第一次大规模集体投身经济洪流!中国市场化企业,也由此第一次拥有了真正具有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
人的改变,是改变一切的根本。
中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在17年前迅速获得了提升!通过管理实现脱胎换骨,也在17年前成为了可能!
是的,总结这17年,就是回顾一部管理的成长史,也是一部管理人才的成长史。它曾经经历了最初的启蒙、经历了热情的追寻、经历了浮躁的喧嚣,也经历了惨痛的挫折,并在沉痛的反思中,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在过去的17年中,管理随着改革的进程而曲折前行,而改革又因为管理创造的价值而底气更足,并因为管理碰到的新瓶颈而被时代推动,不断冲破禁区。
30年与17年,经济与企业、改革与管理、**家与企业家、老板与雇员……一对对密不可分而又各有所持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相得益彰。
只有了解历史,你才会发现未来;只有知道今天怎么来的,你才能更清晰明天的方向。
特别是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时,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之际,在中国崛起需要新锐动能之日,在中国企业遭遇寒冬之时,回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7年,梳理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足迹,反思中国企业精英的成败起伏,比起单纯地追溯“改革开放30年”,或许更别有一番意境与意义……
(杨光)
1991:这一年我们开始谈管理
在经过了13年的改革开放之后,1991年的中国,包围在这股浪潮所带来的种种冲击之中。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国营企业”的生死交困,**的焦点集中在“改革是该姓‘资’还是姓‘社’上”。而企业自身忙于实践各种“搞活”的方法和手段,“管理”尚没有真正进入企业家们的视野,它被更多地跟“经营”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显得粗放而模糊。
不过,在这一年,我们日后更熟悉的“管理”也初现端倪——1991年9月16日,《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管理研讨会在山东聊城召开。而在2005年美国《财富》推荐的75本必读书中,这本《孙子兵法》位列“战略”类图书第一位。
1991年,娃哈哈并购了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徐少春创办金碟软件集团的前身……
1991年,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领域,“管理”都是一片名副其实的蓝海。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对这一年的定义是:“沧海一声笑”,他说:“1991年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代,有远见者重新发现了世界。”
这一年10月,《中外管理》作为中国第一本矢志于传播企业管理经验的媒体创刊问世。
1992:“发展是硬道理”
即便16年过去了,人们对“***南巡讲话”仍是记忆犹新的,甚至是感激的。从1月18日到2月21日期间,“中国改革总设计师”***巡视了南中国海沿岸的几个城市,并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讲话。这些讲话让以“反对和平演变”为中心的新**运动偃旗息鼓,让改革到底姓什么的争论彻底终结。
南巡之后,“谁不改革谁下台”使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正式成为国家建设的重心。6月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与前一年相比,这一年的企业对管理仍然是囿于质量、技术、效率等单一的思考,而非基于系统的管理体系。
在前一年无比风光的牟其中发表了管理论文《99度+1度》,这或可看作中国民营企业家发出自己思考的开始;而在大洋彼岸,彼得·杜拉克出版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管理未来》。多年之后,这位管理学泰斗和他的著作将风靡全中国。
1992年,青啤建立欧洲办事处;汇源果汁成立;IBM中国公司成立,这是1978年后第一家注册中国公司的外企。
1993:现代企业制度元年
南巡讲话后的1993年,成为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开始。11月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不仅第一次明确了“市场经济”道路,而且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2月《公司法》颁布,这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股份制改革,与开启股票市场,使得中国人被压抑了几十年的投资致富**在这一年爆发了。
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无疑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开始。从1993开始的“招商引资”大潮,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跨国公司重返中国,不仅带来大量的资金,也带来了崭新的管理观念、制度与大量人才。
1993年里,那些在日后被企业家们熟稔的管理词汇,才刚刚出现。在《中国企业管理年鉴》1993年卷中,专有新增条目为:“管理若干新词汇释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产权、CI、企业文化战略、质量体系……此前此后,该年鉴均无此条。
1993年的风云人物是禹作敏,这位“中国第一农民企业家”在这一年从“天堂”坠入“地狱”,禹作敏的获罪也为这种个人高集权的、产权不明的经营模式划上了巨大的问号。
在这一年,波士顿、埃森哲等著名跨国咨询公司来到中国,中国企业借鉴全球经验成为可能;海尔电冰箱厂更名为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规范化改制的代表;中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成立,并在几年后蔚然成风。
这一年,“互联网”第一次进入中国;出国热催生了“新东方”外国语学校,也让《北京人在纽约》热播。若干年后,这股热潮将给中国带来一个新的群体——“海归派”。
1994:海尔“OEC”
1994年,对企业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典。在此之后,一系列关于“劳资关系”的重大决策才陆续出台。对劳动者的尊重,也使企业的人事管理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人力资源,这个更加具有公平意味的管理词汇,开始广泛使用。人和人才,雇员和雇主,人力成本和人力资本将成为日后管理者们最关心的话题。
这一年,企业管理教育在中国正式开启。9月北京大学与光华教育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工商管理学院更名为光华管理学院,次年迎来了首批MBA学员;11月,中欧商学院在上海成立。中国职业经理人体制,以及管理规范化,开始酝酿。
企业管理在法律和教育层面上的成长,也在企业家层面上显现出来。1994年,带领海尔走过第10个年头的张瑞敏,提出了“OEC”(日清日高)管理方法。如今看来,这当属“中国式管理”的最初结晶。在日后,海尔还提出了“人单合一”、“6S大脚印”、“全员SBU”等管理思想。张瑞敏也因此成为中国企业界在管理上,最具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企业领袖。海尔,开始成为一面旗帜。
同年,彼得·圣吉的著名著作《第五项**》中译本出版。这本著作给中国企业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学习型组织”开始被广泛讨论和实践,并为后来的企业文化热奠定了基础;“系统思考”也开始熏陶中国企业的战略意识。同年12月,三峡工程开工。这一中国空前繁复的系统工程,吸引了全球的顶尖企业,中国也开始发出“当期效率与未来环境、人文代价冲突”的思考。
1995:彼得·杜拉克
生于1909年的彼得·杜拉克在29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本管理著作《经济人的末日》。到1995年,他早已是蜚声世界的“管理大师里的大师”。但这位大师却迟迟没有被介绍到中国。即便1980年代初,也只有一本薄薄的台版小册子《有效管理者》开始在精英阶层流传。“杜拉克”这个译名就是此时从海外传来,并被那时的“杜拉克粉丝”延用到今。与后来“德鲁克”的译名差异,成了前后两代杜拉克拥趸的鉴别标志。
1995年,《中外管理》作为杜拉克思想的追随者,开始率先深入介绍彼得·杜拉克。从此,这个名字慢慢被国人熟知。
在国内,企业家开始更多思考管理的含义。6月,万向集团总裁鲁冠球在《中外管理》发表文章:《我的管理观》。同时,出版界对管理理论的敏感也在提升,惠普的创始人之一戴维·帕卡德在这一年出版了《惠普之道》。同年,中译本就由新华出版社推出。
在思考的同时,中国企业的自我发展模式实践也初有成果。区别于海尔的多元化战略,广东格兰仕依靠产能规模形成成本优势进而抢占海外市场的高度专业化模式,引起了大家关注,并开启了后来蔚为壮观的OEM大潮。
1995年,出了一个另类人物王海。不管世间对他褒贬如何,他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企业的质量意识,并培养了中国消费者的权益意识。此后每年的“3·15”,都成了一道检验企业良知的试金石。
1995年,马云开始做“中国黄页”;刘永好组建新希望集团;央视首次推出时段广告“标王”,被秦池夺取。
台湾歌手齐秦,在这一年发行了唱片《痛并快乐着》,这个充满辩证的短语,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味的流行词汇。
1995年,温州鹿城运输公司法人代表张朝荣因“红帽子”出了麻烦。他经历磨难,最终摘掉“红帽子”,拿回了营业执照,此后,民企产权明晰,回归本来面目。
1996:广告与价格战
这一年,是广告营销的狂欢。
两年前已经开始广告轰炸的三株在1996年获得了20亿的销售额,秦池因为前一年获得“标王”而知名度爆增,三九胃泰的广告已经矗立在了纽约曼哈顿广场。这一切让很多初闯市场的企业家“相信”:广告不仅是最有效的营销策略,也是最有效的成功策略。广告,成了一切。
1996年,“爱多VCD”投入450万推出了“好功夫”广告片,接着又投资8200万元中标央视天气预报后的五秒广告档。到年底,爱多VCD的产值就达到两亿元,1997年更是窜升至16亿元。同年,让我们记忆犹新的广告,还有郑州亚细亚商场和“椰风挡不住”。然而,这种不切实际的草莽营销,将很快会显现它的恶果。
1996年另一场营销大战在彩电界上演。4月1日,国家将进口彩电关税下调12.5%,国产彩电业面临生死考验。长虹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3月26日,倪润峰宣布将全国61个城市的彩电价格下调18%-30%,这一举动立刻得到了其他国产彩电厂商的响应,全行业的降价行动随即展开。到年底,国产品牌彻底击溃了洋品牌占据了71%的中国市场。但是这种靠价格优势赢得市场优势的办法,虽然第一次让中国本土品牌扬眉吐气,但却可谓是饮鸩止渴的“惨胜”。几年后,全行业丧失造血机能、毫无核心技术的尴尬事实,让价格战的战果荡然无存——DVD专利费,成为日后“中国制造”无尽的痛。
1996年年底,曾任联想公关总经理的陈惠湘写了《联想为什么》,这是第一本研究中国现代公司的商业书籍。同年,中信出版社推出了英特尔总裁格鲁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从中关村到硅谷,IT产业开始变得炙手可热。这一年,在北京出现了第一家网吧。
1997:反思“多元化”
1996年全国的营销大战,知名企业的多元化扩张,让很多人对“战略”这个词汇津津乐道。然而,不计后果的广告大战和不切实际的多元化,让前一年还是风光无限的几家企业,在1997年同时迎来了倒塌的厄运——巨人、三株、太阳神、亚细亚无一幸免。
与此同时,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如同炽热的火炉被抛入冰冷的江水,中国企业终于在多元化的热潮中冷静了下来。1997年,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悄然转轨,经过金融风暴洗礼的企业家们,也开始思考企业战略与企业的命运。这一年,整个中国管理学界,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专业化战略”与“多元化战略”的激烈争论中。
同时,成熟的企业对发展战略显然有更多的思考,1997年任正非仿照《香港基本法》,为其公司的战略方针编制了一部“华为基本法”。同年,海尔被美国《家电》杂志评选为全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家电企业。而张瑞敏在当年《中外管理》恳谈会上的演讲,“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代表了中国企业界的冷静反思与勇于进取,这句话也被广为传诵。
1997年,TCL的李东生与惠州市人民政府低调签订放权经营协议,转制成功后李东生的身价达到12亿元。这成为中国公有企业成功转制的经典案例。
1997年蕴藏着许多忧伤和欢喜,***辞世、香港回归、亚洲金融风暴……到了年底,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两家互联网公司:网易、新浪先后成立。
在《激荡三十年》中,1997年被吴晓波视做另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代,同是这一年,冯小刚导演了他的第一部贺岁喜剧,在片尾,男演员说:“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1998:关注“人的价值”
1998年,《劳动法》已经实施了四年。在这四年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企业已经逐步成为用人主体,而劳动者与企业间的“双向选择”更加稳固。同时,人力流动开始突破城乡、地区之间的分割,无论是“农民工”还是“白领”都纷纷涌向经济发达的地域寻求机会。6月,中央提出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确定了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市场化、流动性和资源的丰富,使企业更加关注“人”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正在兴起。
1998年的另一个热议话题是褚时健的失足,以及由此引发的“59现象”思考。事实上,在为褚时健痛心的同时,更多的争论是关于:企业家的价值到底该如何衡量?是“晚节不保”还是“逼良为娼”?随后,中国经济界前辈袁宝华中肯地指出:对此事件,“我们有责任”;《中外管理》总编杨沛霆深情地系列撰文——《企业家如何自我保护》,在反思激励机制改革的同时,也对企业家的人生抉择展开了讨论。后来的MBO热潮、国企年薪制,皆由此发端。
1998年,柯达开始了对中国胶片全行业并购,签订了著名的“98协议”,只留下乐凯这惟一一家民族旗帜。5年后,乐凯也红旗不保。从此,外资吞噬中国民族产业的阴影长期挥之不去。
这一年,分销长虹30%产量的郑百文光环不在。次年公布的1998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该公司创下中国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亏损之最,资产负债率高达98%。从此,作为中国企业市场化先锋的中国家电业,不仅领袖长虹遭受重创,而且全行业销售模式出现重大转折,传统分销走向没落,家电连锁慢慢崛起。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1998年是一个分水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在中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这一年,手机开始流行,以及短信的出现。由此,人际沟通模式的性质与密度,都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1999:企业需要“文化”
“信息高速公路”并非一条真正的公路。到了1999年,没有人再为这条公路到底通向哪里而疑惑,我们还清晰地记得“信息爆炸”这个词多么令人惊叹和向往,人们被告知“知识经济”即将到来。
信息化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滋生了困扰。企业发现,员工的构成变得越来越复杂,他们对工作价值的判断也变得多元化。什么能让员工万众一心呢?“企业文化”,这个曾被当做咨询师口中的骗人把戏,开始被重新认识。
1999年,《中外管理》6月刊为“企业文化专刊”,汇聚了“官产学”三界人士,讨论企业文化的意义。而在前一年登上哈佛讲堂的张瑞敏,其演讲的题目正是:“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事实上,1999年的“世纪末情绪”也引发了人们对价值观的思考。企业精神就是企业家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正在被广泛认同。企业家的个人魅力被空前重视。有别于以前,这一次,企业家魅力的“私人化”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年,胡润的中国富豪榜已经进行到第三年,这也成为推动企业家明星化的助力。而我们也会发现,在今后,当明星企业家们谈论他们的管理之道时,必然谈及他们的“文化”。
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这年在上海召开的“财富全球论坛”。它不仅瞬间开启了中国的论坛经济,更打开了一扇门,使得中国企业与全球**商业领袖有了切身的接触。中国企业国际化浪潮,在思想层面从此奠定,一发而不可收。
同在1999年,星巴克进入中国;陈天桥创立盛大;马化腾仿照ICQ推出了“OICQ”聊天工具;马云创建阿里巴巴,中国互联网商业模式进入百花齐放、群雄逐鹿的阶段。
2000:“CEO”之年
新千年到来了。
这一年,伴随着去年中国企业“进城”的新鲜与亢奋,一个新词汇“CEO”,出现在企业家的视野里。很快,**开始争论这个词汇到底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但是这些一点儿都不妨碍企业家们对它的钟情,中国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几位企业家:张瑞敏、陶建幸、倪润峰、柳传志也尾随“网络新贵”,纷纷给自己加上了这个时髦头衔。同年,柳传志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亚洲最佳商业人士”。
事实上,热闹的背后,“CEO”的引入推动了管理岗位职业化的进程,中国商业界里出现了“职业经理人”这个群体,企业开始追求岗位上的专业人士。猎头公司应运而生。随之,“高端人才”走俏市场,“天价年薪”频繁刷新。
2月15日,号称“点子大王”的何阳因涉嫌诈骗,被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正式批准逮捕。中国企业管理咨询逐渐由“耍小聪明”转入规范务实的新阶段。
4月13日,新浪网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开始挂牌交易。6月30日,网易挂牌纳斯达克,但发行当天就跌破上市发行价。7月14日,搜狐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三只中国门户网站在互联网泡沫崩溃前夕,齐聚纳斯达克。
2000年,长虹又一次掀起价格大战,这次的大动干戈远比1996年来得凶猛,倪润峰企图垄断彩管“清理门户”,但刻舟求剑的长虹这一次大败而还,倪润峰黯然出局。中国彩电业从此更改了格局。
2000年5月19日,美国《财富》杂志等评选“全球最佳营运公司”,海尔是亚太地区企业惟一得主。
2001:ERP两难
2001年的中国沉浸在加入“世贸”之后的各种想像中,有喜悦、有惶恐,更有说不清楚的排斥和期待,但无法改变的是,中国经济从此加入了世界格局,中国企业真正参与全球竞争。
在这一年,随着互联网业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制造管理提升的需要,管理信息化再次被热炒。ERP成为热点词汇。其实早在1998年,“ERP之王”SAP即开始大举进军中国ERP市场,继而带来联想和海尔两个成功的“灯塔”。
6月,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联合举办“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各种推力之下,中国几大财务软件公司纷纷转型ERP,金碟、用友也在2月、5月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12月神州数码加入竞争。至此ERP国内厂商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压力巨大的柳传志随后对上线ERP感叹:“上ERP有可能早死,不上ERP就是等死”,这句话虽被业界误传为“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但却成为当年全行业没有成功案例的真实写照,也显示出中国企业基础管理落后与信息化迫在眉睫的强烈矛盾。
2001年,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正式开始了在境内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实践。
也是在这一年,李书福拿到民营企业生产轿车的第一张“准生证”,开始实现他的造车梦。“中国野战军”开始勇敢地“登堂入室”。
在这一年,柳传志退居联想董事长,同时他因为成功地设计实施了管理层的退出机制,解决了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头疼的“元老问题”,而被视作重大管理创新,这是联想对于中国企业管理做出的最大贡献。
2002:“管理”井喷
改革开放已经走到了第24个年头,中国经济标志性的转变之一,是它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这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字眼,把中国的制造业推到世界竞争的前沿,在与全球对手的短兵相接之中,“成本”是中国制造上最强健的利器,而“管理”,却是他们最短的短板。
对管理的渴望,在出版市场显现出来。在2001年至2002年间,管理图书出版呈井喷式爆发,《杰克·韦尔奇自传》、《谁说大象不会跳舞?》、《从优秀到卓越》、《把信送给加西亚》等图书火爆市场,中信和华章也确立了管理类图书市场的龙头地位。随后,管理“伪书”层出不穷,反证了中国企业家的管理饥渴。
显而易见的是,此年的管理类图书全部是翻译本,且全数来自欧美。但事实上,企业界并没有囿于对欧美管理的崇拜。此时,丰田汽车在欧美的叱咤风云,让中国制造业又一次将目光投向这个日本企业。2002年,一汽掀起第二次学习TPS的热潮,这是继1990年代之后,又一次对“精益生产模式”的追捧。随着丰田在日后坐上世界汽车老大的交椅,这一强调零库存、零浪费的生产方式,更是红遍中国制造业——随后几年,《中外管理》开始引领中国企业家走入丰田车间。
国际化的突进,管理视野的突变,企业家的雄伟抱负油然而生,当年,第一部国产**《英雄》上映。
2003:杰克·韦尔奇
去年的“管理热潮”在这年继续升温,“企业英雄”迅速走向高山仰止。2003年的火种和英雄,是来自GE董事长杰克·韦尔奇。这一年,韦尔奇的名字席卷中国企业界,中国最知名的企业家,都纷纷成为这位“世界第一CEO”的忠实粉丝。
没有人不在谈论韦尔奇,人人都在崇拜韦尔奇,一本名不见经传的书,只因印上了韦尔奇的头像,就能热销。已经被学界熟知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也要被冠上“杰克·韦尔奇最崇拜的管理大师”这样的头衔来进行推销。如此等等,都直接导致了次年的韦尔奇访华。与韦尔奇热潮并行的,是管理大师热,菲利浦·科特勒、迈克尔·波特、彼得·圣吉接踵而来。日渐成熟的论坛经济,把世界管理大师逐一带到了中国,到如今看来,他们能留下的东西有多少?因此,张瑞敏在次年韦尔奇演讲当天,对《中外管理》总编杨沛霆淡然反问:“把贝克汉姆请来讲三天,能提高中国足球吗?”
2003年,人们无法忘记非典,这一突发事件给企业的影响却也出人意料,弹性办公被广泛应用。
2003年,中国的互联网泡沫彻底破裂。但以搜索引擎起家的百度,却在中国市场上超越了世界巨头谷歌;全球最大的在线交易网站eBay收购了易趣,但却在日后跟淘宝的竞争中,全面落败——中国企业在新兴行业上的“土鳖”优势露出端倪。
这一年,江南春开创了他的楼宇广告,开启了新的广告传媒时代;UT斯达康推出小灵通,开创了新的移动市场。白沙集团提出了“简单管理”,中国企业界在学美学日的风潮下,也开始跃跃欲试于总结自己的管理范式。与此同时,一本《执行》强烈触动了中国企业家内心最敏感的神经。
2004:MBO之痛
从2002年起的中国国企MBO进程,在这一年猝然划上了句号——尽管在2004年1月1日,国资委开始在中央国企全面实行经营者年薪制考核,为国企治理机制与用人机制走向市场化迈出了一步。
2002年3月,青岛一批国有企业开始试行MBO,接着包括TCL、长虹、鄂尔多斯等企业纷纷试水。2002年12月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公布的第一个关于MBO的政策规定。此后,国内上市公司掀起了大规模的MBO运动。
2004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教授郎咸平掀起波澜:他将枪口对准了MBO——三叩TCL、四问海尔、七敲格林柯尔,进而引发了数十位知名学者参与“国资改革”和“国有资产流失”的大论战。
2004年9月29日,国资委研究室在《人民日报》撰文一锤定音,时近三年的MBO戛然而止。很快,伊利的郑俊怀等改制企业高管锒铛入狱。而企业体制改革急先锋、正大青春宝董事长冯根生,也因为地方政府单方面撕毁转让协议,面对《中外管理》愤愤不平。
2004年是个多事之秋。国企MBO未果的同时,几家大型民营企业也轰然坍塌,德隆、托普、科龙、健力宝全数败在了脆弱的资金链上。
此外在这一年,海信爆发“集体辞职”事件,沃尔玛拒建工会引发争议。此外,7月苏宁上市,也意味着家电连锁时代的来临。而12月8日,联想对IBM的PC业务的并购使得这一戏剧性达到**,也吹响了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的号角。
同在这年,《中外管理》创办首届“管理中国”总评选,管理由此开始独立成为衡量中国企业的标准与标杆。
2005:娱乐营销
“超级女生”,无疑是本年最热门的社会话题。而热闹的背后,仍是企业竞争的白热化。
2005年2月24日,湖南卫视与蒙牛乳业集团在长沙联合宣布共同推出“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年度赛事活动,随后,“超级女声”迅速席卷全国,3~4亿人收看直播,“酸酸乳”的销售迅速窜红,知名度暴涨。
蒙牛的成功立刻捧热了“娱乐营销”,其后一系列企业冠名的选秀活动纷纷亮相。
“创新”这个词在这一年空前火爆。新营销模式的成功更证明了它的魔力。这绝对不是个新词,但是在这一年被赋予了滚烫的热度。创新的范畴,不再限于产品、研发,更延展到管理、思维、商业模式,直至无所不在。每个企业谈及自己的文化时,必然谈到创新,所有的员工激励也都指向创新,甚至中国制造的出路,也必然由创新造就。凡此种种,创新概念本身在2005年被极大地创新了,甚至是被滥用了。
这一年注定属于营销。除了娱乐,还有危机。这年前半年,宝洁、雀巢、高露洁等国际品牌相继陷入产品丑闻的危机。而因“苏丹红”受伤的餐饮大鳄肯德基,却因迅捷得当的危机营销,而迅速稳住局面,保住了品牌形象,成为危机管理经典案例。
2005年,联想成功完成了对IBM个人电脑的收购业务。在这一年年末,现代管理学泰斗、彼得·杜拉克以95岁高龄与世长辞。人们在问:没有了杜拉克,谁来指引管理的未来?
2006:并购冲动
事实上,早在国内掀起并购热潮之前,中国企业对海外企业的并购已经在前一年发力:TCL收购汤姆逊彩电,李东生发誓18个月盈利,而事实上,18个月后TCL迎来的是全面亏损;6月,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转过年,掌门人李焜耀宣告收购失败;7月,海尔竞购美泰,一个月后无功而返;8月,怀揣10亿美元的华为因为“阻力”放弃收购英国马可尼;此时,上汽跟南汽正在为竞购另一家英国“没落贵族”罗孚而明争暗斗。
中国企业带着走出去的梦想欣然迈出国门,却怆然碰壁。在回顾并购失败的原因时,最多被提及的仍然是“管理”。
一系列海外并购案的失利,并没有影响国内企业竞相出售或购买企业。2006年,被各种排行搜罗的“并购大案”就有数十起,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数凯雷收购徐工、国美并购永乐和大中、华为收购港湾。
凯雷收购徐工,半路杀出个向文波,一篇博客,让凯雷对徐工的收购从控股变成了参股。这一事件的另一个结果是,企业家写博客成为了热点,中国企业家有了新的独立话语平台。
注定载入史册的,是这年9月,央行终于放松人民币汇率管制,走向有**地浮动升值。从此,依赖出口而天下无敌的“中国制造”,头上升起第一片乌云。
在微观层面,6月媒体报道富士康“血汗工厂”内幕,引发社会剧烈反响。
这一年,《世界是平的》、《蓝海战略》、《长尾理论》称霸管理思想界。
2007:《劳动合同法》冲击波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新法”颁布以来,关于它的影响力的讨论贯穿了整个2007和2008。声音几乎一边倒,焦点是新法将很大程度上加重企业的劳动成本,而未必能为员工谋得福利。来自企业的讨伐之声尤为严厉,很多外资企业主为此意欲迁出中国。
同年CPI的急速上涨、环保的力度增强,进一步加重了商界的怨气与焦虑,“成本”成为2007年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这种成本压力将在2008年年末的金融危机中爆发,大批以廉价劳动力为竞争优势的代工企业将倒闭。“中国制造”开始遭遇釜底抽薪的考验……
这一年,“国学热”从央视发起的“百家讲坛”,传到了企业管理上来。企业培训中,国学更成为热门课程。企业家乐于与文化学者一起谈经论道、说古论今,事实上是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总结管理智慧的深切渴求。
同年年初,娃哈哈和达能骤然爆发“口水战”,企业家的“契约精神”引起各界强烈争论。无论结局如何,这种“灯下黑”的合资方式都不可能持久,必然带来双输的局面。
在奥运年前夕,中国企业界陷于空前激烈的奥运营销大战中。
改革开放即将走到它的而立之年,我们也将迎来一个非凡的2008。在兴奋之余,企业界弥漫着些许忐忑不安……
2008
雪灾
汶川
**
股灾
奥运
神七
毒奶
金融风暴……
严冬
我们在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