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 (1975-2005)

即将于2009年2月6日在台湾出版的书
   橫跨時空三十年
   22組演唱團體、108位實力歌手、200張經典專輯
   全方位流行音樂評鑑聖經!
   台灣音樂史上最詳盡、專業、完整的樂評書籍!
   2009/2/6新書上架
   陶曉清、馬世芳、葉雲平-編輯統籌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企劃製作
  
  《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 1975 -2005》前言:
  
        在要開始寫這一段文字的此刻,真可以說是百感交集。因為時光是如此不留情面地一直往前走,回頭看一路走來的痕跡,告訴自己雖然過程辛苦,還是要盡量向前看。只是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事情是非留下痕跡不可的,因為那集合了太多人的心力才得以完成,比方說本書就是一例。
   
          第一個百大的產生,是當時仍在大學唸書的我兒子馬世芳,跟他的學弟妹們共同鍥而不捨努力完成的。當時電腦雖然已經相當普及,但是跟今日相比,部分功能仍是相當地緩慢且不便。多虧了那時我們有一位既耐心又細心的主編吳清聖,完全投入地主導、完成的這項艱鉅的任務。清聖在結束短短的一生之前,把他手邊相關的資料移交給馬世芳,其中的一些東西至今還在我書房裡放著。當他知道我們要開始著手進行新一百大的票選時,還主動提議要幫忙收集第一批的資料。所以我首先要在這裡謝謝清聖的付出。
    
          當年還在學校唸書的這群年輕人,如今已紛紛成家立業進入中年。日常生活的忙碌,與開始要為自己的家庭努力奮鬥之餘,還要投注心力為這一本書的出版而費神,除了關心流行音樂的走向之外,可能也抱持著能為一直在華人流行音樂界引領潮流的台灣流行音樂,留下一些具體見證的心情吧。但這樣的書編起來費時費力,若不是有足夠的熱情,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我也要感謝葉雲平,扛下重責擔任此書的主編。
    
           從有此構想,到書真的出版,這期間也經歷過多次的變化,每次都幾乎令我以為就要無疾而終了,但這位年輕人依然不輕言放棄。在後來幾次的聚會中,看到雲平仍然選擇留下來一起工作,我真的感到安心且充滿感激。
    
           而在前一百大的書中也曾參與製作與撰稿工作的林怡君,多年之後能在出版社工作,並剛好成為這本書的催生者,也是一個難得的緣分。那天,她帶著攝影來我家拍唱片的封套,看見她一絲不茍地用一種化學溶劑把封套上沾粘的標籤一一去除,為的只是希望能在書上盡量呈現這些唱片完整的原貌時,也令我非常感動。
    
           我更要感謝所有參與這本書從前製到後續宣傳的每一個音樂人。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自1997年開始,便針對每一年出版的專輯唱片選出年度十大專輯與單曲,至今已超過十年。雖然每年觀眾看到的新聞多是一些聳動的八卦,比方說誰誰誰為何沒出現在十大榜單之內,或是某人穿著如何等等,但無可諱言,十大頒獎典禮也已經成為流行音樂界的大事之一,成為對一整年來的音樂工作者——包含幕前與幕後——給予肯定的重要場合。多年來參與評審的朋友們,一直都是在只有一個便當和一杯咖啡的「酬勞」下鼎力相助。很可惜族繁不及備載,於此未能將大家的名字一一列出,只能統稱為「無名英雄」。後一百大的初選名單,就是因為有這群為了音樂無私地貢獻自己專業品味的音樂人,才得以產生的。
    
            在這個階段的工作中,我要特別感謝吳建恆,願意接手這個年度十大的討論、票選工作,使我能幾乎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地放手。有人傳承,那感覺真是美好!
    
            說到傳承,我的同學及老友們都羨幕我有個幾乎做著跟我一樣事情的兒子,說那才是真的有了傳人。不得不說,每當有人稱讚馬世芳時,我真的很開心,但他也是真的很努力很優秀。我只是想說就算身為母親,還是無法硬逼孩子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所以這幾年我們**可以一起到世界各地去聽演唱會,一起主持那些非常有時代意義的演唱會,一起看見這本書的完成,我由衷地感恩!
    
           多年前北京音樂台的一位主持人帶著幾位當地音樂人,和我們約在電台附近的一家咖啡廳碰面。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其中一位男士忽然拿出我們當年出版的百大一書,以及後來滾石配合CD出版的《永遠的未央歌》要我簽名。當時他說的一句話深深地留在我的心裡,他說:「這是我們的音樂聖經!」
    
           我一點也不敢驕傲,只能更加認真對待我最愛的音樂!
    
          只是實在沒想到,那些書就這樣超乎我們的預期,到處流傳,影響了不知道多少人。
    

          所以,抱著誠懇與感激的心情,此刻我們要再次欣然地交出一份我們都已經期待已久的成果,希望能成為華人流行音樂史上,小小但重要的一個逗點。
  

                                                                                                                                             by 陶曉清 2008/12/18
  
  
  
  附:《台湾流行音乐100最佳专辑1975-1993》介绍:
  
   197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可以說是台灣歌壇蓬勃發展、曲風變化更替紛起的一段時代。在時代上台灣**則是歷經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中日斷交、中韓斷交等等衝擊,經濟卻是脫離光復初期的窘境,各項建設陸續進行,經濟起飛的一段時代。如此不穩定暗潮洶湧卻又出奇平靜的詭譎環境,反映在音樂上卻意外產生了許多讓人印象深刻專輯。那段年代,台灣歌壇有著台灣民謠、校園民歌、鄉土搖滾、日本翻唱歌曲、廣東翻唱歌曲乃至商業流行種種創作風格輪番上陣。每種曲風流行皆有其時代背景醞釀,而這些歌曲亦忠實傳達那些時代的心聲,精采紛呈。我想這或許是許多四年級生、五年級生、六年級生為何聽到這些專輯時,會有頓時失神,會有剎那緬懷。
  
   那段時代,台灣唱片市場一片大好,唱片公司百家爭鳴,才華洋溢的創作人歌手更是有量又有質。每個皆是上得了檯面,皆能在台灣歌史上擁有一席之位的音樂人。例如:李泰祥,李壽全、李宗盛、羅大佑、小蟲、陳復明、陳志遠、陳樂融、陳小霞、陳昇、沈光遠、鈕大可、楊立德、童安格、黃韻玲、黃舒駿、馬兆駿、邱晨、翁孝良、童安格、鄭華娟、曹俊鴻、庾澄慶、姚謙、譚健常、林強等製作人詞曲創作者,歌手則有齊豫、潘越雲、張艾嘉、陳淑樺、黃鶯鶯、蘇芮、王芷蕾、蔡琴、鄭怡、許景淳、殷正洋、薛岳、費玉清、齊秦、王傑、庾澄慶、姜育恒、江蕙、鄧麗君等歌手,其每人歌聲辨識度高,個性鮮明,實力優秀,作品皆在質量上皆有一定的水平。
  
   著名電臺節目主持人陶曉清女士在1993年發起了「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的評選,評選的範圍是從1975年楊弦的專輯「中國現代民歌集」開始到1993年1月之間出版的所有專輯。
  

         這份名單雖然有許多的遺珠之憾(畢竟,每個樂迷皆會有其心水之專輯),但不可否認這份名單的作品皆是一時之選。曾經有段時光,自己很努力想去收集這些專輯,但這真是很艱難的功課。幸好,科技網路預來愈發達,許多同好陸陸續續會將部份歌曲上傳,有些歌在YOUTUBE也能找得到,使得歌曲不至失傳。當然網路的發達也是抹殺創作品新血的幫兇之一,果真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些專輯在樂迷千呼萬喚下有了復刻版,有些還能在二手CD找的到。
  
   寫著寫著,要對這份念舊下一註腳時,突然想起黃鶯鶯在〈酸甜〉內的一句歌詞--
  『生命是刻上了記憶的唱片,裝飾著孤單與溫暖的音樂。』
  
  這或許是一種回首舊時路的成長吟唱,重溫每首歌曲其背後的故事。
  
  



[ 本帖最后由 西皮士 于 2009-2-3 16:37 编辑 ]

200.jpg (20.77 KB)

200.jpg

内容简介    :

       全方位流行音樂評鑑聖經!
  台灣音樂史上最詳盡、專業、完整的樂評書籍!
  
  伍佰、李宗盛、李壽全、吳楚楚……齊聲推薦(依筆畫順序)
  正反雙封面特殊裝幀
  典藏加贈:200最佳專輯編年拉頁小海報
  
  音樂不只是現在的事,更是未來的事!
  
  再沒有比歌曲更忠誠的事物了!
  人會跑遠、記憶會消逝,
  一百年後,這些歌仍會帶著我們的故事,在聽者的眼中閃現光芒!
  
    本書緣起於1994年由陶曉清與台大人文報社所合作的《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1975.9-1993.1》,當時由陶曉清出面邀集一百多位專業人士評審投票,從專輯整體、原創性、詞、曲、演唱等方面評分,選出了從1975年楊弦的《中國現代民歌》起,至1993年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並由人文報針對每張專輯撰寫介紹,編撰成專書。
  
    這本原為大學社團的出版物,意外成了台灣流行音樂史上至今唯一一本具專業與權威性的Music Guide,也見證記錄了台灣的流行文化史。這本「百張最佳專輯」在許多歌手和樂迷圈中成為絕版經典,甚至包括大陸都還有許多樂迷爭相複印收藏。
  
    如今由音樂人交流協會主辦,陶曉清及馬世芳**攜手策劃,葉雲平主編,接續前書,再度邀集樂界專業人士選出了1993-2005年間的百張最佳專輯,結合先前的百張,本書選出了從1975到2005,共30年間流行音樂最佳的200張專輯。
  
    本書製作前後耗時八年,召集多位知名DJ、作家、記者、樂評人等合力為兩百張專輯撰寫精闢評介。書中共收錄108名歌手、22組團體、2000首以上的歌曲,每張專輯都有專業詳盡的介紹及封面圖片,加上豐富的歌曲出版參考名單,可說深度與廣度兼具,訊息與情感共載。本書可說是台灣目前唯一一本全方位的流行音樂聆聽指南評鑑聖經,也深具流行文化史的意義,絕對是所有樂迷案頭上不可或缺的一冊!
还没上市。。

淘宝上有。。。。
不是说 2009年2月6日 台湾上市吗?现在才2月3日,莫非搞预售版了???

原帖由 填写 于 2009-2-3 20:22 发表
不是说 2009年2月6日 台湾上市吗?现在才2月3日,莫非搞预售版了???
据我的经验,可能是盗版……
我依旧在你身边看着你
就像水和岸一样
静静地看着你 感觉着你
水中依旧荡漾那抹涟漪
不太清楚,应该就是预售版吧,2月6号正式上市
我是在淘宝上订购的,可能到时候也会出**简体版的吧
原帖由 水岸上的过客 于 2009-2-3 20:26 发表

据我的经验,可能是盗版……
不是吧,不过我书也还没到。。
估计第一名十之八 九还是罗大佑的《之乎者也》,从作品深度考虑,能挑战罗大佑的也只有交工乐队了,但交工的音乐地域性太强,搁整个华人世界里影响力就有限了。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9-2-3 20:51 编辑 ]

好书,届时得买一本.
她像是一條清澈蜿蜒的河 任性地流過我的一生  
輕輕的洗去我的深沉 靜靜地陪我度過多少黃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