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英姿勃发

F200601071558376405314087.jpg (18.66 KB)

F200601071558376405314087.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英雄相惜

8.jpg (66.06 KB)

8.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优雅风度

xin_cf3d8ef9c44d4e9abacf897d00a11997_load_pic_g.jpg (37.73 KB)

xin_cf3d8ef9c44d4e9abacf897d00a11997_load_pic_g.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国之栋梁

30311_2006-1-8_11-43-12.jpg (93.94 KB)

30311_2006-1-8_11-43-12.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男人楷模

339.jpg (15.83 KB)

339.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淡泊明志

tp-hzy-zldq-040701-010.jpg (17.8 KB)

tp-hzy-zldq-040701-010.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P>民族之雄——戴安澜将军 </P>
<P>&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 戴安澜,幼名衍功,学名炳阳,号海鸥。 安徽省无为县仁皋乡风和村人(即牛埠镇),幼年曾就读于私塾和公学。 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学习。 1924年底,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三期。 在校期间,曾参加东征讨陈和平定杨、刘叛乱的战斗。 毕业后历任: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排长; 黄埔军校第5期入伍生团排长; 国民革命军第1师连长; 黄埔军校区队长; 国民革命军教导第2师连长、营长、团附; 国民革命军第4师团长; 国民革命军第25师73旅团长、旅长; 国民革命军第89师副师长、兼第31集团军干训班教育长; 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 1933年3月,日军进犯长城一线,戴安澜奉命率一四五团增援古北口,守备将军楼右侧地区,督率官兵誓死坚守,使日军遭受重大伤亡。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任第二十五师七十三旅旅长,奉命率部奔赴华北战场。先后参加了河北漕河、漳河阻击战。 1938年3月,日军第十师团进犯山东峄县的台儿庄,奉命率七十三旅参加台儿庄外围作战,大攻陶墩晖,协同友军歼其一半,随后侧击台儿庄之敌侧背,指挥部队参加兰陵镇战斗,攻克刘庄,歼灭日军一个加强中队之大部。 不久,在邳县西北一带又继续抗击敌人。 同年5月,因功晋升为八十九师副师长。 7月下旬,奉命率部驰赴南昌,参加保卫武汉外围战,曾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9年1月,升任第二○○师师长,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军衔。 同年冬,奉命率部与友军在昆仑关同日军血战争夺,半月内三次复昆仑关,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 1942年初,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要求,中国政府组建中国远征军(援缅军)。同年3月,戴安澜率所部万余人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在东瓜战役中,他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表示了决一死战的坚定信念:“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在十多天激烈的东瓜保卫战中。戴安澜率部孤军奋战,击毙敌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了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美国官方认为,东瓜保卫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蒋介石对此的赞誉是: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重庆的报纸称东瓜保卫战“无论在中国抗战史或世界大战史均有其不朽的价值”。英国的《泰唔士报》称之:“东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1942年3月,奉命率二○○师孤军入缅,开至东瓜占领阵地,阻止日军第五十五师团从仰光沿公路向曼德勒推进,给日军以迎头痛击。 同年4月,率部攻克棠吉,歼敌甚众,4月24日,戴安澜所部在奉命收复棠吉的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异常激烈,随从副官受伤,一名卫士牺牲。战至午夜,棠吉被攻克。捷报传来,不仅使中国远征军以极大的鼓舞,而且也使东线战局的转危为安有了希望。戴安澜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中国、美国和英国的各家报纸上。 5月,由于日军迂回包抄,戴安澜所部陷入日军重围。奉命率部向国境撤退,督率全师官兵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冲过日军设置的一道道封锁线。不料,5月16日在通过郎科地区的细(包)摩(谷)公路时,与埋伏的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两个大队重兵遭遇,戴安澜亲临前线指挥,指挥所部仓促应战,激战两天後,全师伤亡惨重,不幸胸、腹各中一弹,还是突出重围。在多雨的山林中。戴安澜的伤口感染恶化,5月26日行至缅甸朗科密林孟关(即茅邦)时,以身殉国,终年38岁。 戴安澜去世後,全师悲恸万分,他们含着泪砍伐树木,制成一口棺木,将将军的遗体入殓,并由所部五九八团虎榇回国。在郑庭芨的带领下,该部于6月2日冲破日军最后一道防线,于6月27日到达云南腾冲。在滇缅边界,一位老华侨得知戴安澜将军去世的噩耗后,专程赶到部队,将一口为自己准备的楠木棺材献出,以供戴将军成殓。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由国民政府特派代表李济深主祭,全国各地的各界代表以及当地军民一万余人参加了公祭仪式。李济深在悼词中说道:”戴故师长为国殉职,其身虽死,精神永垂宇宙,为中国军人之模范!“殉国后,国民政府追赠其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周恩来亲自为其撰写了“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挽词,以哀挽这位抗日将领以身殉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P>

[ 本帖最后由 力量与美 于 2007-12-4 16:49 编辑 ]

195693.jpg (245.23 KB)

195693.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儒将风骨

[ Last edited by 力量与美 on 2006-9-8 at 08:25 ]

b_349DD2272DBA7681.jpg (39.07 KB)

b_349DD2272DBA7681.jpg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将军英姿

hpbxx30009-5.gif (75.67 KB)

hpbxx30009-5.gif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