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id=articletitle><FONT color=blue>阿城: 音乐是种生活方式</FONT></H1>
<P id=articleinfo><FONT color=blue>发布: 2009-2-20 00:04 | 作者: 双渐 </FONT></P>
<P><FONT color=blue></FONT> </P>
<P><FONT color=blue></FONT> </P>
<P><FONT color=blue></FONT> </P>
<DIV id=articlebody><FONT color=blue> 双渐:您什么时候开始听音乐?<BR> <BR> 阿城:小时候。<BR> <BR> 街头巷尾就有音乐。<BR> <BR> 比如叫卖,那是有音律的。<BR> <BR> 有的叫卖是三分损益律的,有的叫卖是纯律的,还有混杂在一起的。音程不同,可以辨别得很清楚。<BR> <BR> 比如磨剪子磨刀的吹的那个号就有大三度,有小三度。<BR> <BR> 另外很重要的是中立音,不同民族的音感是不一样的,就是说有些音并不准确落到标准音高上,而是趋近。我们常常说的那个“味儿”,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这可以算是文化上的差别。<BR> <BR> 现在想起来,我的小学不是音乐小学,但音乐课实在是不可思议,从五线谱开始教,视唱。一年级的考试居然是老师在钢琴上弹一个音,要你到黑板上的五线谱上点出这个音,同时到钢琴前再弹出这个音。我考的不错,我是有固定音高听觉的人。我猜我们的音乐老师是个专业音乐人,她一定有个自己的教育计划。我后来转学到别的学校,最大的麻烦是不识简谱,被班上笑话。<BR> <BR> 我小的时候音乐环境很丰富。现在没有了,周围走着的都变成自己戴耳机的人了。<BR> <BR> 双渐:许多人喜欢用“懂”与“不懂”来表述古典音乐。我觉得这里面没有懂与不懂的问题,只有喜欢不喜欢的问题。<BR> <BR> 阿城:音乐是直接的,就是频率,直接影响你的状态。音乐不象文字。文字是符号,需要经过学习去解读这个符号,再转换成情感什么的。音乐是频率,从耳朵直接就进去了。<BR> <BR> 双渐:我刚开始听古典音乐的时候看过一本音乐普及书,里面都是对音符和旋律的“解释”,比如把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开始的几个和弦叫“命运在敲门”。结果听来听去,发现音乐是不能这样和某个意思或者场景一一对应的。<BR> <BR> 阿城:其实这个也没有关系。<BR> <BR> 就是中国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最后会修行到不去理会那是不是“命运”在敲门。你要不接着修行,那就只好停留在“敲门”阶段了。<BR> <BR> 双渐:一般人听古典音乐常常是从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开始进入,听着听着跑到了两极。向后停在马勒和肖斯塔科维奇那里,向前停在了**那里。这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BR> <BR> 阿城:你刚才说的这个现象特别有代表性。为什么古典作曲家的作品演奏最广泛?因为没有版权。创作者死后50年版权期限一过,敞开演呐!那是白拣的。<BR> <BR> 由于有版权保护,演奏现代作曲家的作品要付版税,演奏者和唱片出版人就要掂量了。<BR> <BR> 美国有规定,每次古典音乐演奏会必须加一个当代作曲家的曲目,这样让老市场带新市场。<BR> <BR> 要不然,人家活生生等你死!<BR> <BR> 双渐:您在美国住了很多年,那里的古典音乐市场是怎样的呢?<BR> <BR> 阿城:不景气。<BR> <BR> 时代不一样了,古典音乐的观众正在流失。<BR> <BR> 在美国大型的卖CD的世界连锁店Tower Records里,现在古典柜台都没有了。我八十年代去美国的时候是很大的,你眼看着它萎缩,直到最后关掉。<BR> <BR> 双渐:国外的古典音乐会是怎么一种情况?也没有人去听吗?<BR> <BR> 阿城:你知道爱乐是什么意思?爱乐就是“业余”的意思。<BR> <BR> 伦敦交响乐团,这是政府。伦敦爱乐乐团,这是业余。“爱乐”就是音乐爱好者,最早是音乐爱好者出钱请乐师演奏音乐,后来爱好者成为会员制,是种荣誉,交年费,演出之前有通知,今年有些什么曲目,谁指挥,谁演奏。演出的时候,你就来听。国外音乐会市场,会员制是维持的基础。<BR> <BR> 所以,爱乐在维持古典音乐市场方面功绩很大。<BR> <BR> 双渐:可是美国有许多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比如纽约爱乐、芝加哥爱乐、费城爱乐、波士顿爱乐……。<BR> <BR> 阿城:这些乐团除了维持本地,还要到外地到世界上去转,它不走摊儿,起码我们北京国际音乐节就办不成啦。<BR> <BR> 七、八月份放假了,有钱人都不在美国呆着。九月份度假避暑的人回来了,演出季开始,歌剧开始唱,古典音乐也开始演了,那些乐团就一定在自己的地盘演出。<BR> <BR> 双渐:在电视里看过英国的“逍遥音乐会”。虽然演奏的是古典音乐,但形式很特别,不是那样“严肃”。<BR> <BR> 阿城:这里面反映的不是对音乐的态度,而是古典音乐试图再回到当代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中来。<BR> <BR> 古典音乐已经成为博物馆的东西。<BR> <BR> 卡拉扬指挥音乐速度普遍快,快的……就好象是演奏完了要急着上厕所一样。(笑)我心说,您着什么急呀,演出之前这些事儿都解决了不完了?<BR> <BR> 这是玩笑。其实比卡拉扬快的指挥有得是。<BR> <BR> 我们如果不了解西方古典音乐市场滑落的现状,就很难体会卡拉扬的苦衷,这苦衷就是他要想怎么把听众拉回音乐厅。卡拉扬自己说,现在人喜欢速度快,顺应潮流。<BR> <BR> 中国人现在都说 “快节奏”,“节奏”快。错了!节奏怎么会快会慢!?<BR> <BR> 只有速度有快慢,节奏是拍子,是型。你说三拍子改四拍子,这个可以,型改了。但是让三拍子再快一点……怎么快?快三步,慢三步,要求的是速度快或速度慢的三拍子。<BR> <BR> 所以现代人要求的实际上是速度要快一些。<BR> <BR> 卡拉扬把速度提上去了,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强调弹性。这是卡拉扬的特点,你喜不喜欢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不管怎么说,这对当时的古典音乐市场来说,是有作用的。市场不垮,就还有的玩儿。市场垮了,谁也别玩儿了。<BR> <BR> 双渐:前几天看了一张瑞士韦尔比亚音乐节十周年音乐会。许多世界级的音乐大腕都出席了,像詹姆斯·莱文、阿尔格里奇、祈辛、麦斯基、克莱默,还有中国的郎朗。新老大师组合,四手连弹,整个演出感觉很娱乐,很“秀”。<BR> <BR> 阿城:从市场来说,这种方式都是值得鼓励的。秀呀,折腾呀,反而吸引人。因为古典音乐市场实在滑落得太厉害,真需要这样的折腾。<BR> <BR> 我在台北曾经听过一场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有马友友和林昭亮。<BR> <BR> 在台北中正纪念堂旁边有一个改建的音乐厅,就在那里演。我觉得他们用的形式不错,在音乐厅的外面架起一个非常大的屏幕,转播放里面演出的实况。凡是花不起钱,进不到音乐厅里面去的人,就坐在广场看大屏幕。演完之后,三个演奏家被指挥拉着走出音乐厅,专门要给广场上的人鞠躬。<BR> <BR> 那次去台湾是为老侯(侯孝贤)的电影。<BR> <BR> 有个导演助理,从来也没有听过所谓的严肃音乐。我介绍说马友友拉的音色很好,不妨听听。结果那天晚上导演助理带着女朋友一起去了。我们一堆人就坐在广场听,这小两口从此就听上了。后来疯狂买碟,连连赞叹好听。<BR> <BR> 那场音乐会结束的时候,马友友他们出来给广场的观众鞠躬的时候还下着雨,都打着伞。这个举动显然对我刚刚说的小两口发生了作用。<BR> <BR> 就是要闹出这样的动静来!不能总是——这是严肃的,这叫高雅,你听得懂吗?!这就完了。受众一点点剥没了,最后就剩三、五个人,音乐会的票卖给谁呀?票卖不掉的话,这个市场就崩盘了。把古典音乐往“雅”那边推,有毁古典音乐的意思。Classic翻成古典是翻差乎了,应该是经典,经典,听着就离我们近些。<BR> <BR> 双渐:记得好多年前,曾经听过陈佐煌老师就美国图书馆的音乐资料馆藏发过感慨。他说图书馆的音乐唱片应有尽有,在国内别说一般音乐爱好者,做专业音乐工作的人如果有这样的条件也就知足了。<BR> <BR> 阿城:美国的图书馆音乐储藏很丰富。<BR> <BR> 即便是一个市(这个市也就相当于我们的一个朝阳区)的图书馆里,几乎全世界的CD都有,你可以随便借。<BR> <BR> 盗版为什么在美国不流行?因为你何必盗?不必要嘛,到处都可以拿得到原版。你在图书馆里看见唱片,没有听过,不了解那个演奏家,那你就借回家去听。另外,你在大学修古典音乐课的时候,老师也会给你开一些单子,要求你听什么。这些东西学校图书馆也有,市里面图书馆也有。像洛杉矶这个城市是几十个小市组成的,每个小市都有图书馆,然后洛杉矶还有一个大型的中央图书馆。<BR> <BR> 你如果真想听的话,这些图书馆就足够了。<BR> <BR> 这些图书馆不仅音乐资料丰富,设施还很齐全。有一个一个的小格子,你可以在那里听,但必须用耳机,不能够出声影响别人。<BR> <BR> 如果这个城市确实没有你需要的音乐资料,因为你挑的音乐版本太老。只要你可以提供所需CD的编号,图书馆会帮助你寻找。他们会在全国的图书馆系统找,哪个图书馆有,会直接寄到你家,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你听完之后,就还给离你最近的那个图书馆,(包括书也是这样)它整个是一个系统,不必再还到中央图书馆。如果美国境内没有,图书馆甚至还可以做国际链接,到欧洲去寻找。象一些小唱片公司录制的CD,只发行很少的数量。比如你是搞专业的,或者听得特别冷门,它也会找到你需要的唱片寄来。你等着吧,也就是一个星期。<BR> <BR> 纳税人的钱不是白交的!政府不仅要服务,还要讲究服务质量。<BR> <BR> 双渐:在美国,指挥家们的声望、地位是怎样的呢?<BR> <BR> 阿城:不是因为我是音乐发烧友,我才尊重指挥。如果是个做IT的人,不听交响乐,就不尊重音乐指挥了?不是。美国人对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尊重的,不管你从事什么。<BR> <BR> 这个和中国不好比。这些人会投入很大精力去参加公益事业,比如慈善演出。别管多大牌的指挥,如果有问题,只要你敢写信给他,他就回信给你。比如说你写信说听了他一场音乐会,有一种乐器的声音没有听到。他会回信给你回答这个问题,这种回信往往还很亲切。他会告诉你可能是因为坐的位置不对,还会建议你下次再听他的音乐会换个位置坐。<BR> <BR> 在互动的时候你会知道,并非音乐爱好者才尊重他,是整个社会都觉得,他在这方面是个好人。<BR> <BR> 另外,这些人还有许多让人尊敬的社会职务。<BR> <BR> 比如伦纳德·伯恩斯坦。在美国,比他指挥更有名气的是他是一个业余救火队员。<BR> <BR> 美国是个移**家。<BR> <BR> 最早那些英国人老远的坐着“五月花”过来,好不容易弄了几栋房子,什么最重要?防火最重要。直到现在,救火队员的地位很高。任何**,没有救火车参加,没有救火队员参加,那是不够级别的。每年元旦洛杉矶有个玫瑰花车大**,现场世界转播,消防车队在最前头,每辆车都擦得象从来没救过火似的。救火队的小伙子脖子都和脸一般粗,那都是姑娘们的最爱呀!救火车擦得锃亮,小伙子勾在车栏上,跟下面一打招呼,当场就有姑娘晕过去!<BR> <BR> 伯恩斯坦是个业余救火队员。<BR> <BR> 据说纽约有一次着大火,当时伯恩斯坦正在指挥。<BR> <BR> 专业救火队员不够了,需要动用后备人员。动员令一下,跟打仗一样呀。通知送达,老人家正指挥着呐,结果他把棒子放下说,大家等我一会儿,我先得去办点事。<BR> <BR> 救火可是头等大事! </FONT></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