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唱片日历8月3日:齐秦1989年8月《纪念日》

<A href="http://music.ent.tom.com/1282/1293/200683-75351.html">http://music.ent.tom.com/1282/1293/200683-75351.html</A>
专辑:纪念日
艺人:齐秦
厂牌:滚石唱片
时间:1989/08
经典理由:齐秦由“狼”进化到“音乐人”的转型专辑





  做为1989年加盟“滚石”公司后推出的第一张专辑《纪念日》,正是齐秦从“综一”的叛逆民谣摇滚歌手到“滚石”时期的全能音乐人,再到“东方唱片”(上华国际”后转换成的中庸型熟男这三段音乐历程的中心转折点。做为一个以叛逆的“狼”形象占据市场的新一代反偶像歌手,齐秦在围绕着“狼”为中心做足了叛逆兼偶尔纯情的文章后,也不由自主地走到了中年这个十字路口。而1988年成立“虹”音乐工作室和搭建核心的“虹”乐团班子,也说明了他既不想再在单一反偶像的太保青年歌手路线发展下去,也不想拨乱反正又顺理成章的过渡成为一个偶像歌手,经过了在“综一公司”旗下发行的《狼的专辑》、《出没》、《冬雨》和《狼II》四张核心专辑的业务积累,显然让齐秦有信心向另一个必然的音乐阶段冲刺,即从以人为本的感性创作模式向以音乐为本的理性化创作模式的过渡。


  信心的保障首先来自当时的“虹”乐团,吉它江健民、贝斯刘天健、键盘涂惠源和鼓手徐德昌,这个阵容在当时台湾的主流乐坛,与其说是一支齐秦的私家乐队,倒不如说更像一支台湾乐手的精英选拔队。不过,让齐秦甘于从一个已经在市场上非常独立的歌手,再度回到集体生活中做大锅饭音乐,最主要的原因显然并不在于他仅仅是想借这样的明星阵容沾沾光,而是希望依靠这些音乐人更为开放的音乐制作手段,来帮助齐秦自己改变那种民谣歌手用吉它创作音乐的局限。因此,在这张《纪念日》专辑里,不再有一首作品来自完全的齐秦个人创作,除了部分词作由罗圣尔、曲佑良和李格弟完成外,专辑中所有的音乐作曲均由“虹”以集体名义创作完成,虽然“虹”里面当然也包括齐秦的功劳,但很明显,在这张新专辑,齐秦的贡献仅限于主唱及部分点缀式的作曲部分,事实上整张专辑的音乐走向都是在“虹”的这帮元老的音乐风格下所完成。


  与齐秦之前的专辑相比,《纪念日》最大的不同首先是视角的不同,从之前思乡、理想、叛逆等主题到《自己的心情自己感受》里对三十岁人生的点滴回味,也让之前一味多愁伤感的少年心事,由于有了诗人李格弟、作家罗圣尔这样的专业文字工作者的参与,而使齐秦音乐中的文字部分更显出一种思维的开放性,以及由此拓展出的艺术大气。而另一方面,由键盘手涂惠源个人完成的编曲,也“毁灭性”地改变了以往齐秦音乐用箱琴及民谣体来表现音乐的狭窄方式,而是改用以合成器为主体框架的编排模式,这也让本就以唯美和浪漫为主体思想构架的这张专辑,在合成器饱满又多变的表达中,更显出其瑰丽的音乐气质。




 这张在齐秦音乐生涯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齐秦与乐队在专辑中玩得最爽的一次配合,却最终没能在台湾百大专辑中占据哪怕一个末尾的位置,也一度让无数“狼”友扼腕叹息不已。但细观这张唱片,的确也留下了许多遗憾。首先是音乐编曲中过于依赖合成器框架的编排,让其他乐器几乎没有用武之地,江健民的吉它甚至只是在《荒》里才玩出了一点High的感觉,但那也不过只是一首表现中庸的Hard-Rock作品,从这方面来看,至少是在音乐整体制作上,这张唱片并没有发挥乐队成员百分之百的潜力。而其次,做为一张已经偏向概念的专辑,《纪念日》的最佳点应该是那种似断实连的长诗般组合体,但最终这张唱片的编曲却并没有与它文字上所要表达的浪漫主义、神秘主义和现实主义这样的多元主题相匹配,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显然并不是这一支四人乐队加上看似变化多端的合成器所能解决的,它往往需要更多元化的小乐器点缀,以及用大乐队做出那种宏伟、壮丽兼偶尔华丽的大气效果。同时,这张专辑的编曲人涂惠源虽然在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成为台湾乐坛的“编曲王”,但不得不承认至少他在《纪念日》这张专辑里并没有显示出他对合成器这件乐器那种充满想像力的开发,多数时间,他只是把他当成改良版的电子琴在用,这当然和台湾乐坛历来的思想开放但音乐保守大环境有关。尤其当你对比一下思想保守但音乐开放的香港乐坛,你就更会发现在对待合成器这点上,维港那端的音乐人显然要远比台湾音乐人更为通透。


专辑曲目:


1、纪念日
2、你是天上最远的那颗星星
3、遥远的天空底下
4、荒
5、虹
6、给未来的孩子
7、思念是一种病
8、飞行鱼
9、自己的心情自己感受
10、战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