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帖由 zma2002 于 2008-6-26 23:03 发表
  娱乐三十年之名词解释:
  “靡靡之音”:上个世纪70年代末,邓丽君的歌曲传入内地之后,一些老资格音乐人召开专门针对流行音乐取向的讨论会,邓丽君的歌曲被冠以“**歌曲”和“靡靡之音”的称呼。但对于那些伴随着邓丽君歌声成长的人而言,这个词已成特定的专有名词,锁定了很多人生命中的一段时光。
...
不单是邓丽君的歌,建国初期,包括旧上海时期的大部份流行音乐,都是被称之为靡靡之音的。。其实邓的风格就是一个对旧上海流行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原帖由 探索 于 2008-6-27 00:21 发表
听齐秦的歌有二十多年了.从一个年龄阶段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现在听那些老歌其中滋味只有自己来感叹!也许会有泪痕从眼角滑落,也许会有几许的无奈从心头烧杀掠过.
儿童、少年、青年,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原帖由 爱他 于 2008-6-27 09:57 发表


国人的感觉被压抑太久
夜上海的生活其实大家都喜欢

但更喜欢在夜深人静时 听狼的声音
30、40年代的旧上海,主要还是国难当头,日寇犯境掠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听这一类的歌确实不太合时宜。。至于建国后,受意识形态左右太厉害。。现在。。时局与心态都调整的不错。。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