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蛤 蟆上街,早知道了。。江苏也有啊。。

原帖由 sglr317 于 2008-5-16 22:25 发表
不能说蟾蜍迁徙与地震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命题有待我们去探讨;但大家绝不要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听风就是雨,盲目跟风。
这句额爱听。。 奏现在所知,蛤 蟆上街对地震预测只能做为一个参照,但不是必然。

原帖由 出沒 于 2008-5-16 23:02 发表
总的来说这次大灾政府的反应还是令人满意的,当然也由衷的希望能减少一些豆腐渣工程,也算是对地震预防的有益之举了。
估计是说学校楼倒的比较多,最初我也是这样想的,学校楼盘必定豆腐渣工程较多。但往深里考虑,并不完全是这样,学校人口密度高,况且又是未成年人居多,抢救队进行救援,首先是考虑学校,因为有孩子,这好比有海难发生,上救生艇的先后秩序,孩子-病人-老人-妇女-成年男子-工作人员。

我们的新闻报道首先关注的也是学校的孩子,这就造成一个误区,誤认为学校楼全是或大多是豆腐渣工程。其实在汶川当地的政府楼与居民楼倒的也很多,象北川的民政局楼就倒了,伤亡过半,但新闻报道的重点不在他们身上,救助的重点也不在他们身上。幸存的这些政府官员与国家工作人员,还得抛家弃子,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去,其实也是很辛苦的,誰家没有父母孩子?可这是他们的职责。

我个人是极其厌恶那些一竿子打 倒一片的人,缺乏理性。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8-5-16 23:50 编辑 ]

原帖由 出沒 于 2008-5-17 00:28 发表
不对,我是泛指,并未针对,住宅如是,学校亦然,从我多年工作的经历来看,从北京到深圳,凡是涉及大一点的工装工程,从设计到施工,无一不牵扯着回扣、层层转包等不良现象,越往上越不干活的钱拿的越多,内幕那是相 ...
这个房屋质量,归哪个部门管理呢???

呵呵。。其实7.8级的地震,能幸免遇难的房屋本就不多,即便不坍塌,震后也成危房了。。不坍塌,狗屎运的成份占比例比较大,一般房屋验收标准是抗6级地震。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8-5-17 02:41 编辑 ]

原帖由 出沒 于 2008-5-17 10:32 发表
但无论如何不能说反正地震来的时候也逃不过坍塌,所以胡乱搭建吧,也要考虑震级小的时候。
有抗震标准在那里摆着,若冤枉到人,又如何体现司法的公正?

最怕矫枉过正。。

原帖由 hnzjp 于 2008-5-17 11:10 发表
另外蟾蜍大批迁徙作为一点参考还是有作用的
只能做参考不能为依据,与理只能这样理解。

原帖由 出沒 于 2008-5-17 14:52 发表
就是说即使楼房经不起地震的洗礼,也尽量依照有关规定建得结实些,问题是现行规定难以彻底执行,如果说七八级折腾不起的话,规定以内的级别还折腾不起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虽说盖楼不是请客送礼,但离了这些这楼还真难 ...
规定之内的经不起折腾,与理就要查办。

原帖由 lihaoyi 于 2008-5-17 20:02 发表
还有人看到地震云了,若是当时给大家散布:要地震啦。也会被有些人认为是添加不稳定因素。
估计又是事后诸葛亮。。

原帖由 出沒 于 2008-5-18 10:05 发表
我也觉得这么大的地震,不可能一点预兆都没有,如果说地震完全不可预测,那么地震预测部门可以取消矣,只留下如何震后救灾就可以了,就像我们不必斥资巨额资金研发永动机一样。据说凤凰卫视采访过唐山的亲历人。
按专家的说法,不是无预兆,而是无法百分之一百的确定确切震中地点与震级,偏差比较大。比如说江苏泰州蛤 蟆也上街,做为地震预测参考,不能完全得出江苏泰州就一定有地震。

个人观点,不能因测不准就废其事功,科学研究需要积累,有些可能就很漫长。另外,震发后的第一手資料有利于救灾工作的迅速开展。若没有地震监控部门,这第一手資料又从何得来?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8-5-18 14:47 编辑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