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八成地震捐款成政府“额外税收”,下次你还捐么?



南京一个名叫徐超的乞丐,把自己讨来的零钱兑换成百元大钞,塞进街头的募捐箱;上海一个外企白领从自己的工资卡上汇出1000元;北京一家报纸的总编辑取出10000元捐作特殊党费……

  去年“5·12”汶川地震之后,类似这样来自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抗震救灾捐赠款物,截至今年4月30日,总数达到了767.12亿元(其中捐赠资金约653亿元,物资折合约114亿元),被公认创下“中国捐赠史的新纪录”。


  在这个庞大的数目一天天累积的过程中,有些疑问被反复提及:这些钱物流向了哪里?

  最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支团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他们为期半年的调研,这些来自公众个人或企业腰包的钱,有80%左右流入了政府的财政专户,变成了政府的“额外税收”,由政府部门统筹用于灾区。

  这个数据,在这支团队的负责人邓国胜看来,很值得玩味。在不少西方国家,救灾时政府一般不接受民间捐赠,即使接受了,也会将钱交由民间组织去花。但在中国,事情显然不是这样。

-----据《中国青年报》
一个人                一个人
在路上                在路上
独自思量            不再彷徨
反正我今后是不愿再捐了----强迫除外
一个人                一个人
在路上                在路上
独自思量            不再彷徨
原帖由 出沒 于 2009-8-19 22:53 发表
人民政 府为人民,捐到哪都是一样一样的啊。
你把那两个字分开是啥意思?

你想干嘛?...
小心哦
一个人                一个人
在路上                在路上
独自思量            不再彷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