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发烧”来了

默认字型 9pt 10pt 11pt 12pt 13pt 14pt  

除了那英的,都有了,甚至《淡淡幽情》我有LP,普通版CD,SACD,XRCD,XRCD音质最好!《淡淡》的人声录音最有质感,邓还有一张粤语唱片《势不两立》在整体乐器表现上录音要好过《淡》!《淡淡幽情》在伴奏乐器方面有点分不开。蔡琴王菲也有两种以上版本。
蔡琴民歌和老歌录音都没有后来和鲍比达合作的《机遇》好
推荐男声:张学友《真情流露》,藤格尔《四十独白》,闽南语郭金发《台湾人系列2张》,罗时丰《唱歌的人》,齐秦97《狼》XRCD版(我有张齐秦94年PHILIPS版,美国重新调音处理的《原来的我黄金精选》音质绝对棒,但不懂那些所谓的音响发烧编辑耳朵怎么啦)
女声还有绝对比那英更发烧的,如朱哲琴的《阿姐鼓》,张清芳《留声3》,无论如何也排在那英前面

“发烧”来了

JVC xrcd2超解析CD2唱片
JVC的超解析唱片(the extended resolution compact disc 2,简称xrcd2),是CD唱片目前制作的最高科技,它有很好的高保真音质和最自然传神的聆听效果。由于xrcd2全部按照16bit/44.1kHz的CD标准制作,所以,传统的CD唱机或解码器,就能体现与众不同的优越性。
JVC的这项独家技术包括:
l、使用最高品质的模拟母带,以杜绝数码录音难以克服的先天缺陷,令声音具备高度的自然感和活生感。
2、使用JVC独家开发的K2超级数字编码器,进行模拟/数码的转换,这个20bit、128倍超取样的模/数转换器,可提供108dB的动态范围,±0.05dB的平直频响曲线,并极大地消除了低频信号的谐波失真。
经K2超级数位解码器编码的20bit数码信号被送入SONY PCM-9000光碟录音机中,以磁光碟形式纪录。这样的数码储存方式远比传统制作过程惯用的U—maticl630格式磁带有更好的稳定性。
20bit的SONY PCM-9000光碟进入JVC的CD加工厂后,再用K2超级数位编码器将20bit转换成16bit时,保留了低电平信息的完整性,也保证了真正16bit录音的动态范围。
16bit数码信号经过EFM(8—14调制)编码,被送至JVC另一一个K2激光刻录系统。这个刻录系统与K2超级编码系统一样,所有电缆和连接都用SDlF-2接口,并由字符时钟分配到其他步骤,以消除Jitter-(抖晃)的产生。
3、为使数码传输更为精确、稳定,xrcd2制作时所有设备的电缆连接均使用特别的SDlF-2接线端,测试证明,SDIF-2的数码音频传输性能远高于AES/EBU的常规工业标准,是当今最超级的数字音频传输标准。
制作xrcd2的所有设备均经过独立隔离滤波的电源供应器,以提供更纯净的电源,减少系统运行时不纯净交流电对数码的杂波干扰。
4、经过了大量的听音测试,确定铝反射层能提供最好的音质并采用。
5、除严格的测试,最终还要经过音乐家、制作人、工程师乃至资深发烧友的反复听音测试,保证主客观的评鉴结果的质量。
最近JVC出版了很多更先进的XRCD24超级模拟CD、XRCD24超级数码CD,分别采用24BT模拟录音和24BT数码录音母带制成。音质、音效比XRCD2更胜一筹!

同朋友的97上华首版比较,XRCD不仅在动态远胜首版,音质更是不用说,小哥的中气现得十足!连以前听不到的中低音共鸣都一览无疑!小哥是用气息在唱的,而首版听出小哥是用嗓子在唱。有个音乐学院教音乐(美声,很少听流行)的朋友竟然说是不同的两个人唱的录音,呵呵
不是发烧录音的97狼经XRCD的处理,音质是所有齐秦CD最好的,音色偏暖,不再象以前一样尖,亮,这才是原本就存在母带的声音!

   王菲的原版我只有《天空》的首版和德国制造的香港版SACD,音质不用说的,特别是第5首!XRCD版本的在音响城比较后我买了SACD版,认为SACD高频的长处更适合表现王菲飘渺的音色,尽管动态范围不如XRCD。
蔡琴民歌华纳XRCD版买回家才和点将日本产24K金碟版做比较,几个朋友一致认为,日本24K金碟版HDCD解码后的声音比XRCD通透,蔡的中音本来就厚,经XRCD处理后反而有点闷,在乐器及动态范围当然是XRCD全面胜出。

呵呵,加林8楼贴的《淡淡幽情》SACD封面就是我的CD扫描的。

“发烧”来了

97狼黄金自选辑XRCD版封面

齐秦97狼XRCD小.jpg (78.66 KB)

齐秦97狼XRCD小.jpg

发烧友喜欢的中文老唱片(zz)

是2003年出版的,我去年买了207元,(230打9折,有一家180能买到的没此碟)广州应该160就能买到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