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深圳出现“杀人游戏吧”玩家欲罢不能

深圳新闻网讯 “天黑请闭眼……杀手开始杀人了。”这是民间流行的“杀人游戏”的常用语。自去年10月份第一家“杀人”游戏吧在环市东路开张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广州已 先后成立了5家“杀人”游戏吧.这里有包间,有大堂,有的还提供面具。有玩家称,“杀人游戏吧”或俱乐部在深圳至少有五六家。

杀人游戏”是一项需要8个以上参与者的集体娱乐活动,玩法并不复杂。以8人为例,游戏中人的身份分为三种:4人为平民,两人为杀手,两人为警察。每局开始前,参与者摸取身份牌,游戏开始后,杀手每轮杀掉一个人,警察和平民则需指认出谁是杀手,通过投票将其推出,游戏以杀手或警察淘汰掉全部对手为胜。

    中国的第一个“网上杀人游戏论坛”建立于广州,时间在2001年前后。“杀人游戏”是1999年由硅谷留学生带进中国的,后来通过媒体见面会传入了北京


    白领青睐“杀人游戏吧”

    在一间面积约20平方米的包房内,围绕一张U形桌,15名白领模样的男女已分坐四周。这些此前相互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中,有10个人,正在一个接一个被有计划的“谋杀”……在“杀手”面前,他们恐惧、颤抖,努力为自己辩解。人人陷入怀疑与猜测之中。这是福田区品酷主题益智游戏俱乐部内的场景。

    据了解,这家俱乐部营业时间还不到一年,几乎天天客人爆满。来这里消费的,大多数是高级白领,其中不乏企业的高层。“我们不是搞‘恐怖活动’,只是和一大群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一起玩游戏。”现场一位姓万的先生讲。

    按照俱乐部的说法,“开办这个专业的俱乐部,其实就是想倡导一种有别于酒吧文化的夜生活方式。”俱乐部的营业时间大多选择在晚上,一方面是因为消费人群在这个时间有空闲,另一方面也有和酒吧文化拼一下的意思。俱乐部餐饮部出售的饮料中,没有一样是含酒精的,并且也不欢迎醉酒者参与游戏。玩家万先生说,来玩的都是文明人。

    在深圳,“杀人游戏”在民间流行了好多年后,品酷俱乐部成为深圳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它向人们宣布:现在玩“杀人游戏”要交钱了。

    “杀人游戏吧”实行会员制

    像在KTV唱歌要付费一样,想在俱乐部玩“杀人游戏”必须先填写个人资料,花10元或20元办会员卡,然后每玩一小时还要再交10~30元不等。

    在“杀人游戏”俱乐部里玩“杀人游戏”,一般由他们的工作人员充当法官的角色,玩家多用网名称呼。俱乐部还专门为会员制作了身份牌等游戏中使用的道具。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玩家在参加游戏前彼此并不相识。

    在福田区华强北也有一家这样的“杀人游戏”俱乐部。杀房换成PARTY形式,使用了史无前例的专业杀人沙发。除了沙发外,他们还提供一种代表“警察”、“法官”的道具,像警盔、法官袍等。他们打出的口号是:不怕被模仿,不会被超越!俱乐部的公告表明,开业半年,他们已发展了超过1000名会员。假定按每名会员每周玩5小时游戏,每小时收费20元的标准计算,俱乐部的年收入将超过500万元!这还不包括俱乐部出售饮料、食品等的收益。

    拥趸者欲罢不能

    在“杀人游戏吧”玩过的人大多表示,一旦学会玩之后往往都会“上瘾”,总想聚众一玩再玩,欲罢不能。年轻人中没听说过“杀人”游戏会被认为是落伍了。在一家“杀人游戏”俱乐部的网站上,已经有网友发帖,约“五一”长假7乘24小时的响应者。

    不少年轻人在互相“暗杀”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杀人俱乐部”也变相成了交友俱乐部。

    游戏参与者很少有人讳言自己对该游戏的痴迷,“一玩就爱上了”成为他们解释自己连续几个夜晚在俱乐部泡到深夜的一致回答。玩家万先生平均一周要去俱乐部5次,每次都要玩到凌晨2时以后,而有一半以上的玩家保持着与他相同的游戏频率。

    在深圳,目前许多经常光顾“杀人游戏吧”的玩家,为了方便招募人员,他们建立起了QQ群交流板块。昨天,在网站“西祠胡同”里,记者一下就搜出了13个“杀友”QQ群。
呜呜呜呜呜,当然听说过,12.31在北京某茶楼被杀得最惨及被怀疑的最惨的就是我————在此鄙视一下出没的眼力,竟然一直怀疑我
Originally posted by 伊莲 at 2006-5-11 12:47:
什么时候再来杀一次吧
强烈呼吁再杀一次-----------我要报仇!报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