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呵呵,阿山GG果然信守承诺,有好消息就通知我啦。

上周五的演出,就是我QQ里跟你说的那个,我看了,可惜你出差了!本来我电话一位姐姐,想跟她一起去,可是她周六也要出差,就把票给我了,我可省了40块钱!幸亏她给我了,票早已售磬了!

演出还不错啦,挺过瘾的,现场感觉真是好,场地不算大,我坐在前排地上看完的,谁让我个子矮、脖子短嘛,怕看不清字幕……我第一次看昆剧,还是这么近距离的,感觉真好,起码我真的想再听,这是北昆,今天听一姐们儿说,南昆比北昆更好,她们那帮摇滚分子当场全给摞倒了!我不禁悠然神往…这周末18号保利剧院400元的票,她已经买了,我的天…俺是去不成了,还是在北大混吧……

周五那天,央视及部分观众有人录像,观众人数倒并不多,也就一、二百人吧。演出前有讲解、后有互动,我提了三个问题,有两个问题把“北昆”的院长及老院长问的挺尴尬,呵呵……可能我太较真了,不过也给他们敲了警钟:观众可不是好糊弄的!但是,我话说的挺客气的。

这周末的演出,我会再仔细看预告的,谢谢你的重要通知!这周末如果你不出差的话,电话联系我吧,一起去!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还有一事,因为我是陕西人,常在周末的早上睡不成懒觉,被我爸爸用音箱“骚扰”,在四楼楼道都能听见俺家六楼的音量啊!所以,我也可以听听“秦腔”,也挺好听的,“西安易俗社”是世界仅存的三大古老剧院之一,“秦腔”在秦朝就有雏形了,只是到了明朝才真正发展起来,曲牌之丰富、历史之悠久,恐怕昆曲也不能越而下之。

我常常想,我之所以这么喜欢小哥,是不是因为他的名字有个“秦”字啊?他的齐氏唱腔,是不是也可以称为“秦腔”啊?哈哈,我倒是挺能“联想”的!

秦腔我是不怎么会,音调太高,“吼秦腔”我是不行的,可我很喜欢唱黄梅戏,会那么几段吧,音色上比较像啦,我还有一个“本事”,就是电视上演任何戏曲,我都可以看下去,其实只要演员在功力上达到一定层次了,任何戏曲都好听的。

前几日电视上演越剧《五女拜寿》,我看的津津有味;大概春节的时候吧,广东卫视介绍早期林青霞、张艾嘉主演的广东粤剧电影《红楼梦》,我觉得也挺好看的呀,想不到她们竟然能唱粤剧啊,肯定是有人配唱,但是能把口型对的那么准,也算难能可贵了。

好啦,有时间再交流吧,我要睡了,不然,明天晚上还是失眠……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我想我昨晚可能晕了,搞错两件事。

北大这周末没有这方面的演出,每隔两周一次演出,连演两天,下个月18号才是白先勇的;另外,我可能记错了,林表霞和张艾嘉演的可能不是广东粤剧吧?晕了,不记得了,因为有字幕我也能听懂,不清楚是什么剧,反正挺好听的,林演的好,不比东方不败差,张演的也挺好,不过,既不形似、也不神似。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