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电影是电影 历史是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爱他    时间: 2008-7-12 19:02     标题: 电影是电影 历史是历史

20080710  电影《赤壁》全国同步上映
   对于 我来说 是件高兴的事
  喜欢梁朝伟 也喜欢吴宇森的电影

  昨天 晚饭过后 决定去影院看看影片的放映场次
  听说 片长145分钟 所以 我不能选择太晚的场次
  看完回家 一个人 有危险

还好 家里开饭时间一向很早
我漫步走向影院 还真巧的赶上了18:50的《赤壁》
买票、入场、十分钟后上演赤壁

杀敌 练兵 狩猎…
一幕幕 刀光剑影 一幕幕腥风血雨
金戈铁马 挥旗上阵 击鼓布阵
那气势磅礴的感觉袭上心头
而后不觉联想那场火烧赤壁
于是 又期待着下集的上映之期

当然 电影里也有柔情的一面
这样故事才算完整嘛

我记忆的柔情 不是小乔和周瑜
而是那场 孔明给马儿接生的戏
……

我的边看边想:


在我看来《赤壁》电影 打得还算精彩
小乔不如想象的美  孙尚香的嗓门算是个遗憾
《赤壁》明星 唯爱梁朝伟
虽然 岁月已经在他的身上 刻下了痕迹
在我心里 他还是当年的小鱼儿
678807.jpg

随随便便的一笑 都让我
心花怒放 心慌意乱 心向往之 欣喜若狂
就如我喜欢看 他 笑一样

图片附件: 678807.jpg (2008-7-12 19:02, 21.66 KB) / 下载次数 525
http://chyichin.net/attachment.php?aid=53808&k=d9c40d07ea4e65cb4078594daddd0d3a&t=1717781851&sid=7uLuZC


作者: 出沒    时间: 2008-7-12 19:06

即遍是历史,同真实的事件也应有很大差异,历史为谁而写,修史者的立场写作时的环境是否宽松等等。。。。。。
作者: 爱他    时间: 2008-7-12 19:18

江小鱼.jpg

呵呵 上一张小鱼儿

[ 本帖最后由 爱他 于 2008-7-12 19:23 编辑 ]

图片附件: 江小鱼.jpg (2008-7-12 19:23, 162.67 KB) / 下载次数 469
http://chyichin.net/attachment.php?aid=53809&k=ee03a58ba935fd04bbc62a7b95fa62da&t=1717781851&sid=7uLuZC


作者: 爱他    时间: 2008-7-12 19:26

原帖由 出沒 于 2008-7-12 19:06 发表
即遍是历史,同真实的事件也应有很大差异,历史为谁而写,修史者的立场写作时的环境是否宽松等等。。。。。。
所以 我向来就把一切当故事看咯
作者: 填写    时间: 2008-7-12 19:32

也不能说全是历史,按《三国演义》改编的电影,原本就存在戏说成份。。比如群英会蒋干盗书,诸葛草船借箭等等,都与史实不符。。。。

关于历史上赤壁之战确切地点,也一直存有争议。。赤壁之战也不是一场战役,是一系列战役,从公元208年七月--208年十一月,大大小小开战近半年。至于“火烧”一说史书上记载各有不同。。魏略记载是因瘟疫(有后人考证,是血吸虫病流行),曹军自  焚船舰与受染士兵后北还,而三国志吴志记载的是周郎的功劳。。

其实往细了想,就能琢磨出问題,三方投入总兵力近百万,百万大军扎营需要连绵多少里?相似的战役,解放军渡江,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几乎是横跨苏徽两省,曹军83,吴军16万,刘军5万,百万人都拥赤壁一地儿?显然不可能,曹军的战线其实拉得很长,从安徽芜湖合肥一带,一直拉到荆北(湖北)一带。。估计曹军在“赤壁”一带投入的真实兵力不会过5万。。

[ 本帖最后由 填写 于 2008-7-12 19:33 编辑 ]
作者: 填写    时间: 2008-7-12 19:45

一部电影上下两集,想重现或还原历史的原 貌,很难。。

既是以小说《三国演义》为蓝本,有七分与小说似,应该满意了。。引用顾炎武的“匹女有责”,是个笑料。。。但考虑到《演义》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引用自明代杨慎所作词牌《临江仙》《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这种笑料,也不为太大过失了。。。
作者: 出沒    时间: 2008-7-12 19:47

风依然是风 海依旧是海
天空是天空 你应该是你
一生是刹那 时间是永恒
拥有是什么 谁又属于谁
作者: 出沒    时间: 2008-7-12 19:51

原帖由 填写 于 2008-7-12 19:45 发表
一部电影上下两集,想重现或还原历史的原 貌,很难。。

既是以小说《三国演义》为蓝本,有七分与小说似,应该满意了。。引用顾炎武的“匹女有责”,是个笑料。。。但考虑到《演义》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引用自 ...
如非文中人物引用,应当无可非议,即使前朝人物用了后世的作品文学作品也并非没有,比如黄蓉曾经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小说嘛,不必深究。
作者: 填写    时间: 2008-7-12 19:53

原帖由 出沒 于 2008-7-12 19:06 发表
即遍是历史,同真实的事件也应有很大差异,历史为谁而写,修史者的立场写作时的环境是否宽松等等。。。。。。
唐之前的文人自家写的“私史”有一定可信度,唐朝以及唐后的“官史”,可信度就直线下降了。。盖因,唐后如太史公这般,宁可割蛋蛋,也要讲“真话”有气节的文人不多了。。
作者: 酒心妹妹    时间: 2008-7-12 20:14



图片附件: 9033.gif (2008-7-12 20:14, 14.46 KB) / 下载次数 81
http://chyichin.net/attachment.php?aid=53815&k=ebf486c6d8a69a743a6c6b14e8644e6f&t=1717781851&sid=7uLuZC


作者: lxy824    时间: 2008-7-12 20:29

看了一点网上的,实在没兴趣再看下去,就那个日本人演的"诸葛亮",唯一字____呕
作者: 填写    时间: 2008-7-12 23:21

原帖由 lxy824 于 2008-7-12 20:29 发表
看了一点网上的,实在没兴趣再看下去,就那个日本人演的"诸葛亮",唯一字____呕
金城武有一半中国血统啊。。
作者: 张海妹    时间: 2008-7-13 01:35

原帖由 爱他 于 2008-7-12 19:18 发表
53809

呵呵 上一张小鱼儿
我也最喜欢小鱼儿了,还有小宝
作者: 填写    时间: 2008-7-13 04:21

原帖由 出沒 于 2008-7-12 19:51 发表
如非文中人物引用,应当无可非议,即使前朝人物用了后世的作品文学作品也并非没有,比如黄蓉曾经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小说嘛,不必深究。
这样掺合掺合,至少还象个古董。。。比刘德华洪金宝《见龙卸甲》的台詞强多了。。
作者: 出沒    时间: 2008-7-13 22:56

网上的评价好像不算太好。
作者: 填写    时间: 2008-7-14 02:43

呵呵。。按《演义》或照实史拍,网上评价会更不好。。。比如说刘备“面白微须,大耳有轮,双手过膝”。。就这尊容,按现在审美观,就一长臂猿。。这样的特型演员不好找。。 孙权“碧眼紫须”绰号“碧眼儿”,那就要找一老外来演才靠谱。。
作者: 爱秦海    时间: 2008-7-15 16: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蓝色蔷薇    时间: 2008-7-15 16:22

木有看呢!待评......
作者: 填写    时间: 2008-7-16 13:19

原帖由 爱秦海 于 2008-7-15 16:09 发表
我觉得这个电影把周瑜美化的很好。
金城武扮的诸葛亮也不错。
孙权去显得恐怖了点。
有很多演员与角色都显得错位。
像刘备,赵云,关羽的形像都与原著中的相去甚远。
特别是关羽,一点关公应有的特色也没有。
...
小说改编的历史剧,这一类型影片,非港台导演所长啊。。
作者: 爱他    时间: 2008-7-23 14:16


赤壁路.jpg

图片附件: 赤壁路.jpg (2008-7-23 14:16, 19.87 KB) / 下载次数 283
http://chyichin.net/attachment.php?aid=54476&k=fbf8e67f176048f6d3eba251e1897d23&t=1717781851&sid=7uLuZC






欢迎光临 齐秦歌友会--中华齐秦歌迷俱乐部 (http://chyichin.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