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和讯策划:你的眼泪为谁而流? [打印本页]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33     标题: 和讯策划:你的眼泪为谁而流?


危难关头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芒的瞬间,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救援黄金72小时”已经过去,但所有人都没放弃。灾区传来的所有信息,仍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总理流泪了、解放军流泪了、**官兵流泪了、医护工作者流泪了;同时,记者流泪、学生流泪、出租司机流泪、卖报小商流泪……坚强的中国人为何今天如此悲情?因为我们的骨肉同胞正遭受苦难,我们感同身受,情不能以。
  危难关头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芒的瞬间,照亮了我们的心房,让我们不能不流泪!
  为远逝的生命悲痛而泣,为幸存的生命喜极而泣,为动人的故事感动而泣,为这片伟大土地上伟大的人民痛畅而泣!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33


一岁半的小雯欣不停地号哭:“救爸爸,救妈妈”。吕宗恕 摄
  有一位28岁的女教师,已救出13个孩子,救最后一个时,她被压死了。留下一岁半的小雯欣不停地号哭:“救爸爸,救妈妈”。没有人告诉她,妈妈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35


资料图:5月15日,在汶川地震中痛失孙子和儿子的老人和媳妇悲痛万分。
  有一位母亲,就是28岁的女教师的母亲——母亲当时也被压在废墟下,怀里紧紧抱住孙女;孙女得救了,自己下半身被一块巨大的木板压住。知道女儿死了,废墟下奄奄一息的母亲说:“我很骄傲,有这样的女儿,我会坚持到最后。” 女医生趴下身子对老人说:“您要坚持住,一定。外面你的孙女还等着你!”老人的脸,惨白,她微笑一下。“我不行了。”老人对女医生说 ,“我真的不行了。”母亲最后也走了……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36


资料图:被压在废墟下的孩子
  有一个小男孩浑身淌着血,在救援队员找到他时,他说:“叔叔,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38


强行伞降灾区
  有一支解放军队伍带着一身疲惫,徒步赴汶川抢险;另一支冒着“气流不稳”“地磁不稳”“地势不稳”的危险气候环境,强行伞降灾区……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39


在废墟中刨出十几个孩子
  有一位**在废墟中刨出十几个孩子后,余震袭来,战友们将他拖出现场,他突然跪地放声大哭: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40


别担心,作为军人我义不容辞
  有一位军人出发前给女友发去短信:别担心,作为军人我义不容辞。那里情况不容乐观。记住,如果我留在那里了,别哭,你失去的只是一个 亲人,那里很多人失去的不止一个亲人。那里建好了去看看,别问我留在什么地方。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41


资料图:5月15日,四川省北川县城,一名妇女在废墟中呼喊亲人的名字,两天两夜没有亲人消息。郭铁流/摄

  有一群家长,用血手刨出20多名学生,由于获救及时,这些学生大部分都还活着。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42


成都出租车自发赶附都江堰接送伤者
  有一些出租车司机张贴红色赈灾标示开始义运,将一天赚到的百元人民币,支援灾区救灾和重建;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43


带着120人和60台工程机械,从江苏、安徽日夜兼程,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了灾区
  有一位“老板”,带着120人和60台工程机械,从江苏、安徽日夜兼程,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了灾区,成为自发抗灾抵达地震灾区的首支民间队 伍。如此迅速的开拔,令军事专家都大为赞叹。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44


因为我们爱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懂得相互
  有一位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失误”,弄“哭”了一大批观众—— 当赵普看到救灾现场一位医生正在救治伤员,而他的儿子却仍然埋在废墟中时,抑制不住,在直播间掉下了眼泪。他不得不低头调整情绪,在 停顿了两三秒钟之后,赵普继续解说,当他说到“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因为我们爱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懂得相互 关怀……”说到这里,赵普再次无法控制,低头平复激动情绪,忍住眼眶中激动的泪水。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44


“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有一老人,他平时靠乞讨为生,他在捐了5元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 ,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45


更有亿万网友通过各种方式为灾区捐钱、捐物、捐血
  更有亿万网友通过各种方式为灾区捐钱、捐物、捐血,只差把身体一起捐出去……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46


资料图:兰州市民点燃512根蜡烛为灾区人民祈福
  有一首原创诗歌在广泛流传:“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没有我的日子/你把爱/给活着的孩子吧/妈妈/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记住我们 的约定/来生一起走……”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46


在这堪比黄金的72小时中,这位66岁的老人,辗转9次视察7地灾情
  有一位花甲老人,在被掩埋的小学废墟旁,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喊话:“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他向前往汶川 的登机部队领导发出指示,“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看着灾后惨况,他老泪纵横,用感同身受的泪水冲刷着人们 郁积的恐惧和悲伤。 在这堪比黄金的72小时中,这位66岁的老人,辗转9次视察7地灾情,召开6次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他用高效、迅速、果断的72小时为中 国赢得了强震下拯危救困的宝贵时间。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08:47


资料图:5月15日,在四川安县,三位困在大山里三天的灾民翻山越岭,艰难跋涉三十多公里终于走出大山后,情不自禁地抱头痛哭。

  “为什么我的眼睛充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太深沉。” 这泪水,可以洗涤流血的伤口,可以洗涤蒙尘的灵魂,更可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国家、民族、大义、生存、奋斗等并非空洞口号,它就种在 你我心中。流泪之后,再仔细想想,眼下我还能为救援中的灾区做点啥?今后还能为重建中的灾区送去怎样的温暖?
作者: ~~windflower~~    时间: 2008-5-19 10:31


作者: 出沒    时间: 2008-5-19 11:07

多少年不见的众志成城的一刻!
作者: 暗淡的月~    时间: 2008-5-19 12:50

中华儿女 挺起我们的脊梁
作者: 白猫    时间: 2008-5-19 12:53

原帖由 暗淡的月~ 于 2008-5-19 12:50 发表
中华儿女 挺起我们的脊梁

作者: 出沒    时间: 2008-5-19 13:06

那个什么革之后再也没出现如此万众一心的场面,就连奥运也不能产生如此凝聚力,很感动!
作者: 填写    时间: 2008-5-19 19:12

感时花溅泪......
作者: 张海妹    时间: 2008-5-19 19:27

这些照片前两天看到了,十分难过
作者: 友善的狗    时间: 2008-5-19 20:02

这几天把这一辈子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作者: 天边一道虹    时间: 2008-5-19 22:16

感人!
作者: 清溪桥    时间: 2008-5-19 22:52

10楼讲的那个"老板"不是别人,正是今年的中华慈善奖十大获奖者之一,去年爱心投入慈善事业达1.8亿的中国首善陈光标!




陈光标不愧为“中国首善”!
.
“中国首善”率首支民间自发抗灾队伍浩荡抵达地震灾区

  中国首支自发抗震救灾的队伍——由六十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抢险突击队今天已经抵达绵阳、北川一带,全面展开大规模救灾行动。率领这支队伍的是刚刚被评为“中国首善”、并被授予“中国红十字勋章”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

  陈光标以一点八亿的慈善捐款在上月揭晓的二○○八中国慈善排行榜上名列榜首。

  当记者拨通抵达地震灾区的陈光标的手机时,立即响起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一个低沉的男中音说:我在北川老县城,这里的房子全倒了。是一片大坟地。

  陈光标说:我背出来四个人,全都死了。

  这位抵达灾区的“老板”带着一百二十人和六十台工程机械,从江苏、安徽日夜兼程,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了灾区,成为自发抗灾抵达地震灾区的首支民间队伍。

  这支大型机械队伍如此迅速的开拔,在灾后不到四十八小时的时间,就从中国沿海的江苏开进到四川山区的地震灾区,令军事专家都要大为赞叹。可想而知,他们是如何闻风而动的。

  记者问到六十台挖掘机从哪里弄来的?陈光标说:我的资源利用公司有二百多台大型机械,这六十台都是从江苏、安徽的工地上调集的。

  陈光标告诉记者,他们是用六十台大型平板车装上这些工程机械,每台车两个司机,日夜兼程赶到灾区的。

  陈光标说:当地干部群众对我们非常欢迎,对我们非常好,有什么吃的都给我们送来了。

  目前,这支大型工程机械队伍已分别在都江堰、茂县、绵阳、北川等地投入抢险。陈光标说:目前,汶川进不去。如果能进入,他们也将尽快赶去。

  陈光标此次到灾区,还带去二十万元现金,二百万支票。在此之前,他还委托中国扶贫基金会为灾区捐款六百五十万。
作者: 清溪桥    时间: 2008-5-19 22:54

首善少年时偷吃过鸡蛋
.
  内地首善陈光标:一年捐出上亿元善款

    内地首善

  他生于一个极度贫困的农家,却靠着自身努力打拼为一个成功商人。

  浙商、闽商、晋商、粤商、苏商……各路新商帮中,不乏财富更多、名声更大者,他却是捐助穷人最豪爽的人。仅2007年一个年度,他捐出的善款便超过1亿元。他没有向银行借贷一分钱,也从不在受赠地区进行投资。

  这个经历酷似李嘉诚,目标亦是李嘉诚的年轻富豪,作为内地最年轻的慈善家,因这个年度的慷慨之举必将摘下内地首善的桂冠,也必将推动中国慈善公益事业春天的到来。

  他叫陈光标,刚满39岁。

  “我的生活乐在其中”

  ——青年企业家陈光标的慈善人生

  特约记者/周桐淦 安宁 唐在陵

  陈光标,一个声名日隆的苏商。他的“名”,并不在于他有多富有,他的“名”有一个响亮的称呼——慈善家。10年来,他累计捐赠款物到位3.17 亿元,其中现金2.18亿元,物资9900多万元,捐助范围达全国10多个省市欠发达地区,受益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连串的数据,是对他的“名”的最好注脚。

  从照片上看,这是一个年纪不大、面相和善的商人。他是怎样一个人?何以致富?又何以对慈善事业乐此不疲?带着一连串疑问,记者走近了陈光标。原本以为陈光标是个需要破解的谜,而随着采访的深入,陈光标乐在其中的慈善人生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

  “穷孩子”的善举

  在中国,历来都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但陈光标似乎有些特殊,因为在他还是“穷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发自内心地帮助别人了。

  关于贫穷,陈光标有着深刻的记忆。他曾对熟识的《扬子晚报》记者周桐淦披露自己的隐私:“你注意到了我吃鸡蛋的认真?有意思!我一般每天只吃一只煮鸡蛋,的确是慢慢地吃、认真地品味。我有一种特殊的鸡蛋情结,或者说是隐私。”接着,他讲述了一个吃鸡蛋的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后期,对他后来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故事——

  我的老家在苏皖交界的西南岗农村,“**”后期相当贫穷落后。我两岁多时,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相继饿死了。从我记事起,父母就常常因为村上的红白喜事而向别人家借个一两块钱。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一块多钱的书本费也是父母东家西家两毛、三毛钱凑起来的。父母亲借了钱之后就常念叨,等鸡子下蛋后卖掉还债。那时,农村一户只能养两三只鸡,鸡蛋也就十分金贵了。在只有过春节才能尝点肉味的年代里,吃一只煮鸡蛋多么令人向往!一念之差,我偷吃了第一只生鸡蛋。

  父亲看出了问题,鸡子光啼叫不见蛋,以为是黄鼠狼偷吃了,便在鸡窝边支起两只鼠夹捉拿“凶手”。我的“偷吃”暂停了几天。然而,**是挡不住的妖魔。当我又一次在墙角磕破母鸡刚下的鸡蛋准备生吸的时候,小我两岁的妹妹惊叫了起来。父亲大怒,和母亲一人操着木棍、一人舞着竹竿围追过来……

  现在想来,父母当时也是气愤至极。父亲是建国初的高中生,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那个年代也算是“虎落平阳”。但父亲却教子极严,母亲也是个好人。我比弟弟大8岁,我至今记得,弟弟躺在床上饿得直哭,母亲怀里却奶着邻居家的孩子。你说,在这样的家庭里,我不是个该打的坏小子吗?所以,这一段人生插曲于我是刻骨铭心的。古人劝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太语重心长了。多少年来,掉在桌上的饭粒我一定要捡起来吃掉,见到自来水龙头滴水我就要拧紧,街头倒地的自行车我会扶起,在菜场见到青蛙、乌龟我就要买来放生。我放生到玄武湖里的青蛙、乌龟等大概要按吨计了。而且,我做这些,有条件时都会带上家人、带上孩子。

  如果说偷吃鸡蛋的经历让少年陈光标深刻认识到了行善助人的道理,那么他少年时的另外两件小事就可以看作是他慈善行为的肇始了。

  我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去理发。理发店对面有户人家专门是靠养牛、杀牛为生的。那天在理发的时候,我正好看见他们在杀牛,他们把牛吊起来,用大油锤直接砸牛头,我根本受不了这么残忍的场景,因为我从小就放牛,和牛有着很深的感情,尤其是看到旁边的牛在流泪,我心里难过得很。当天夜深的时候,我就偷偷跑进那户人家,剪断了拴牛的绳子,把后门打开,把所有的牛都放走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想到这件事情,我还会很快乐,虽然给那家人造成了一点损失,但我却救了好几头牛的命。

  还有一件事,让我真正体验到了帮助人的快乐。那是小学三年级快开学的时候,我在暑假里每天拿小木桶从二三十米深的井里提水挑到一公里外的镇子上卖,一分钱随便喝,每天能赚个两三毛钱。开学的时候要交书本费,也就1.8元,但我听说邻居家的孩子还没有钱交这个书本费,家里人正在到处借,我就去学校帮他把书本费交了,把书给他领了回来。其实,当时我卖水赚的钱除去贴补家用,还有还别人的钱,已经没有多少了,但这是我第一次拿自己赚的钱去帮助别人,心里的那种快乐真是比吃了蜜还甜。

  小事其实不小。善良之心人皆有之,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在怎样的困境中,陈光标都没有让一颗善良的心蒙尘——就像《扬子晚报》的评论:慈善的元素,在陈光标的血液里快乐地流动着。

  “少年万元户”的商场历练

  在和陈光标的交谈中,他多次提到了他年少时“一分钱随便喝”的卖水生意。虽然时隔多年,但每次提起,他的眼中仍然闪烁着自豪的光。对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能够将村上几乎没有什么成本的井水和集镇上人们喝水的需要结合起来,已经让人惊奇,而他又打出“一分钱随便喝”的口号,则更见他的直爽与豁达。

  13岁时,陈光标告别了卖水生涯,转而利用暑假骑着自行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安徽农村卖起了冰棒。但冰棒生意很快就结束了,原因却让人有些意外:小孩子们想吃冰棒,大人却不给买,被缠烦了还会打孩子,陈光标看到了于心不忍,干脆白送给他们吃,这样的生意怎么继续?陈光标谈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止不住地笑,此时,助人的快乐超越了一切。

  后来,闲不住的陈光标又做起了收粮贩粮的生意,这让陈光标真正体验到了经商的成就感。刚开始,他踩着一辆旧大杠自行车,到附近的三乡五镇收粮食,再转卖给粮管所,赚取其中的差价。风里来,雨里去,汗水流过不少,辛苦吃过不少,但陈光标觉得值,因为一家人的生活就在飞速滚动的车轮里得到了改善。

  17岁那一年暑假,挣了两万多元钱的陈光标成了当时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其实,“经商”只是陈光标的课余活动,他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业。17岁那年,他不仅收获了“少年万元户”的称呼,也如愿走进了高等学府,成为南京中医学院的一名大学生。走出家乡那方天地后,一扇通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之门在陈光标面前开启。从此,他的人生,在省城南京掀开了更精彩的一页。

  时隔多年,再谈起这些往事,陈光标用了“五个不能忘”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我觉得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人生在世,有五个不能忘:一是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不忘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三是不忘老师的培养之恩;四是不忘亲朋好友帮助的滴水之恩;五是不忘回报社会。”




10年创业:由商人到慈善家
  因为捐赠了巨额财富,陈光标这个名字突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面对他的慷慨,人们总是很好奇:这样一个在商场上名不见经传的商人,靠着什么积累下了巨额财富。

  谈起自己的创业历程,陈光标用了“很简单”这个形容词——

  我做企业到现在10年了,经历其实很简单。从1997年开始做企业,我是通过生产自己发明的新型电子疾病探测仪起步的,初期的创业的确很艰难,但是我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后来,又生产销售灵芝口服液、灵芝胶囊等保健品,再后来做房屋拆迁,到现在做循环经济,进行资源回收再利用。

  我们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河北、四川和香港等地设立了工厂,回收报废轮胎,利用德国先进生产线自动清洗、粉碎后加工提炼成再生橡胶粉,其中一等品用于制造农用车胎和摩托车胎,二等品用于制造塑胶跑道等,三等品用于生产橡胶改性沥青,我们回收处理的橡胶轮胎占当地回收总量的70%以上;我们还回收医用一次性输液袋、塑料针管等,做无害化处理后提炼硅橡胶,用于制造老年人颈椎牵引器等,并进行原料出口;我们在上海、天津、广东、山东、河北等地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处理工厂运用二氧化硫非定态转化制酸技术进行再生铅冶炼,解决了传统炼铅工艺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年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15万吨;另一个重要业务是废旧建筑物爆破与拆除。现在,看到南京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原来的建筑物有80%都是我们公司拆的。像奥体中心原地面建筑物、沪宁高速公路拓宽改造时几十座天桥的拆除等,这些都是我们近年来为大自然生态的改善与恢复所做的“慈善”工程。

  几年来,我们在全国拆迁下来的混凝土打碎作为道碴,8车道的高速公路可从南京铺到杭州,回收的废旧钢材吨数足够造几座长江大桥。我们的队伍以退伍军人为主,也是充分利用了社会闲置的有生力量。而且,这种再生资源的开发几乎是零成本。所以,10年来,我们坚持把企业利润的近30%捐赠慈善事业。这种爱的奉献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也为企业投资新材料制造等事业赢得信誉和发展良机,企业利润一直以60%以上的速度递增。这不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再生循环式和谐发展吗?

  谈起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再生资源利用行业,陈光标显得很兴奋。但从言谈中,记者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兴奋并不仅仅因为这个朝阳产业的光明前景,更多的是这个行业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这与他的另一项事业——慈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做企业,我一直坚持诚信做企业,坚持守法经营,我不想贪多求快,有多少钱做多大事,都是拿自己挣来的钱进行扩大再生产,每一笔钱都是实实在在赚来的,这也是我能够放心捐赠的底气所在。熬过严冬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所以,我们董事会规定,我们的捐赠只雪中送炭,不锦上添花。定向在基础教育、孤残儿童、老少边穷和突发灾难四个方面。”陈光标这样介绍着他的慈善事业。

  “1997年的时候,公司刚起步,收入不到20万元,我就拿出3万元资助了一个安徽的白血病患者;1998年,公司盈利也不过60万元,但我还是拿出了28万元为苏北农村修建了一条4.8公里的乡村公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因10年来的坚持不懈,陈光标用善良之心筑起了累计捐赠到位款物 3.17亿元的慈善丰碑。

  但面对因之而获得的广泛赞誉,陈光标表现得特别谦恭:“我们的企业能够有今天的发展,有能力为社会做贡献,我感到欣慰,更想说感谢:感谢毛主席,是他让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感谢***,是他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感谢以***总**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制订英明的农业政策,免除农业税,免除了农村1.5亿儿童的学杂费。感谢省、市政府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多年来对我们企业的关心、爱护和支持。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妻子的理解,使我可以专注于慈善事业。”他感谢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唯独没有提到自己。

  “中国慈善的春天已经到来,但尚未百花齐放。”陈光标这样评价如今中国的慈善环境。作为见证中国慈善春天到来的人,他向记者讲述了投身慈善事业中的一个小插曲——

  我在1997年到2002年期间捐赠款物近2000万元,因为中国有句古话——人怕出名猪怕壮,所以我从没做过宣传。我父亲劝我说,不要怕,你要坚持诚信做企业,坚持守法经营,走你自己的路,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中国这么多穷人,你捐这点钱算什么?在大海里就是一滴水,你应当站出来带个头,号召其他企业家也来回报社会!我就动摇了。那几年,我也常听说有些企业家承诺捐款多少多少,实际上却没兑现;另外,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从那以后我每次捐款捐物,捐到哪就把实物放在现场,现金支票开好,并请各部门来做见证,真金白银地捐赠!我在好几个场合表态:如果谁发现我的捐赠有伪善成分,我的公司运行有人为的劣迹,我一定给他家乡的公益事业捐款200万元。

  渐渐地,陈光标不仅把慈善事业越做越大,而且越来越热衷于传播慈善公益理念。在2006年4月12日的《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上,他发表了一篇题为《富而有德,德富财茂》的文章,以他自身的实践,提出了“资本和道德”的命题。

  在他看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应当成为企业家的价值观”。

  关于财富,陈光标用了这样一个比喻——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作为一名企业家,我认为有责任和义务去回报社会。牢记恩情,为他人、为社会做些事情,这将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和最明智的选择。”

  身为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省红十字会副会长、省慈善总会副会长,陈光标一直念念不忘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006年9月,由陈光标提议发起并承办,中华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和中华慈善总会主办的2006“中国民营企业家社会公益论坛”,深入探讨了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2006年10月,陈光标再次发起并承办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论坛”,专题研讨民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07年4月,在“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陈光标又倡议设立“海峡两岸慈善基金”,此举得到了包括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副主席关中、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内的台湾政要的高度评价。连战荣誉主席为此题词“光大黄埔精神,标新民族美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江苏黄埔公司还就双方在海峡两岸慈善基金的合作上达成共识,决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了备忘录。陈光标的慈善事业,就此迈向了更高的层次。

  在与记者交谈时,陈光标深有感触地说:“虽然改革开放已近30年,但人们的慈善意识还不够强。有的企业家认为财富只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他们没有看到,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府,就不会有企业家的今天。成思危副委员长说过,中国不能容忍资本无道德。中国也不会容忍重利轻义的资本主义风气。中国社会在飞速发展,一部分人的资本积累越来越厚,但为富不仁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正是在这种关键时候,社会呼唤良知,时代呼唤道德,我们新一代的知识型企业家应该铁肩担道义,挺身济危困,用真心真情、真金白银回报把我们推进富人行列的祖国和人民!”
作者: 填写    时间: 2008-5-20 01:11

企业回馈社会的善举,资本回馈社会的典范。
作者: 吕晨    时间: 2008-5-21 12:03

转一篇文章

抗震救灾美国 军事专家看的目瞪口呆  

这两天美国一著名军事专家近日在报纸上发表评论员文章:“中国人一瞬间由一盘散沙凝聚成钢板一块,真是太可怕了!”作为战略家视角无疑是正确的,一个国家的力量来源于整个国家的凝聚力,这种国家各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巨大的能量,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中国人民不管是面对自然灾害还是战争都有一股必胜的力量。  

“以前总弄不明白朝鲜战争为什么会失败,通过5.12地震,这个答案真是一清二白,跃然纸上。”他从中找出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真正失败原因。  

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他们看到了整个国家各民族不畏艰难,不惧死亡的坚强意志。不单是全国战略动员速度和规模,最让他们震惊的整个国家意志的快速凝聚。  

他还说:“东方雄狮现在不仅已经睡醒站了起来,而且已经奔跑了起来!自从5.12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开始,所有的中国人空前的团结了起来.上到政府,下到每一个普通的民众,都自发的行动了起来.人民解放军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一致和速度,近乎疯狂的救人。国家主席和总理更是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到抗震救灾的最前沿,为灾区群众分忧解难,为部队官兵加油打气。而所有中国人,更是掀起了募捐的风暴,上到大的企业家,各类明星,下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和下岗工人,无不慷慨解囊,踊跃奉献,以前所有的各种不满和牢骚都被抛弃到了一边,整个华夏大地现在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然更需要要有一种精神。一个人离开了精神就会意志不坚,万事畏难,畏葸不前,难以成就事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离开了精神就会被人欺侮,受人**,遭人侵略,积贫积弱,难以应对大灾大难,更很难得以强盛。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史上特别是在近一百多年的历史上,遭受了太多的磨难。天灾、人祸、被侵略,但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始终没有屈服,没有后退,没有被灾难困苦所吓倒,始终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百折不回,勇敢面对,共赴时艰,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今天当我们遭遇特大地震灾害时,同样看到了这种精神。  

在这几十年来中国是整个民族的脊梁,是中流砥柱,是人民群众的坚强靠山,正是、子弟兵和全国人民顶住了灾区人民塌下的天。  

在地震灾区,我们看到总**坚定有力的信念,看到共和国总理慈善坚毅的面容,看到了人民子弟兵钢铁般的意志,看到各路抗灾英雄顽强奋斗的坚强,看到一个个奇迹般生命的刚强,看到无数普通人相帮相助的坚决……在全中国全世界,我们更看到无数华夏儿女、骨肉同胞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汇聚成的爱心和力量。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中国人民的胆魄,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国那能不崛起,还有什么力量可阻挡它的前进步伐!


作者: 填写    时间: 2008-5-21 12:51

从行文逻辑来看,象素国人写的。。
作者: ~~windflower~~    时间: 2008-5-21 14:04

原帖由 填写 于 2008-5-21 12:51 发表
从行文逻辑来看,象素国人写的。。

作者: 吕晨    时间: 2008-5-21 14:56

原帖由 填写 于 2008-5-21 12:51 发表
从行文逻辑来看,象素国人写的。。
像。。




欢迎光临 齐秦歌友会--中华齐秦歌迷俱乐部 (http://chyichin.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