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也来一乱弹:我为何看不起香港歌坛? [打印本页]

作者: bravelove    时间: 2005-7-17 17:59     标题: 也来一乱弹:我为何看不起香港歌坛?

看过许多传媒的瞎咧咧,说"哪个十年是某某歌星的全垄断时代",其实这是瞎扯淡!别说从音乐的自身发展不可能,就论单纯的流行也是不可能的,香港的歌坛常流行这种说法,某某歌星连续开多少场演唱会,等等,什么换多少道具,多少服装,跳多少支舞,还有别的不?-------你的音乐里表达了什么?你想表达什么?除了闹,还是闹...
无论快歌还是慢歌,多是寄生的产物,无论有多流行与辉煌,但掩不住岁月与音乐真谛的考问;谭张时代对日曲的过多翻唱有时代的成分,那么后来所谓"四大天王"呢?那数不清的奖是嘛玩意?
在香港圈里,有刘天王的不疲倦的奋斗,"脸熟"!一百部影片早多了,一百张专辑也多了,厉害!脸熟是混江湖的保险招式,谁熬的住岁月啊?-----尤其是在这个东方之珠!

但也有异数和音乐精神的布道者,那是达明和BEYOND;达明的音乐成就令香港岳坛任何一位天王巨星都自感汗颜,BEYOND也许有着音乐态度的某点妥协,但仍是音乐里的斗士!

香港歌坛和台湾歌坛是如此的不同,仅仅是语言(国语粤语)的不同吗?不是的,那只是表象.即便假想对换语言,罗大佑李宗盛齐秦童安格等也会创作出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哈哈!所幸是"被滚石碾过了青春",要被香港的"华纳"等碾过了就乱的很了,没了别的,道具,牙套子,假发....
作者: bravelove    时间: 2005-7-17 18:30     标题: 例一

刘天王风光无二,在台湾他也拿下过多次"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恐台湾本土的歌手们也没超过他的;但刘天王是不是想过,具有权威性的"台湾金曲奖"里可曾有过他的作品?具我所知,有张学友的吻别.台湾的金曲奖的音乐性到底多深多浅,我真不知道发展到了今天.但比如象齐秦,伍思凯等获得"金曲奖"都不是在他们的颠峰时间,可以看出还有那么点意思呢.<吻别>里的<情网>是伍思凯的作品,比<吻别>要好的.

在风雨打不进的香港歌坛,80年代相继有苏芮齐秦和王杰打入其中文金曲,也算是对内涵音乐的一点尊敬!

有强者音乐打进,他们就尊敬,就诚恐,再比如93年魔岩三位的出击,镇了香港乐坛...哈哈,是不是有点过?
作者: 阿光    时间: 2005-7-17 21:47

恕我直言,是因为你根本不了解香港乐坛,或者,你仅仅是对香港街头流行歌曲有些许了解而已...香港音乐优秀的太多了,小小一个岛屿,潜藏无穷能量,甚至出现了黄沾鲍比达这样的大师,更别提,从音乐制作的工艺和水平上看,内地90年代以前完全不够给别人擦鞋!现在虽然迎头赶上,但你要看不起香港音乐的话,最好能更深入地了解它,不然会让人觉得你很不负责任!
作者: Desperado    时间: 2005-7-17 22:08

幸亏小哥不是香港歌手, 否则我......
作者: 搞活    时间: 2005-7-17 22:38

所谓原创音乐
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作者: sglr317    时间: 2005-7-17 22:59

楼主的说法,有其客观的一面。
作者: BEATLES    时间: 2005-7-17 23:06

那你们是怎么看待内地歌坛的?
想知道你们的看法.
作者: 与秦共舞    时间: 2005-7-17 23:36

虽然谈不上看不起,但我还是喜欢台湾的歌手和歌曲多一些,总觉得香港的歌曲商业化的成分很重,特别是现在.除了BEYOND,几乎很少听.
作者: 阿光    时间: 2005-7-17 23:45

Originally posted by BEATLES at 2005-7-17 11:06 PM:
那你们是怎么看待内地歌坛的?
想知道你们的看法.
优秀歌手很多,但好的作品不多;优秀的制作人多,但好的唱片公司不多;好的赚不了钱,赚钱的都是口水歌!听众人口素质太低,对音乐除了旋律没有其他的鉴赏力,设备也差,劣质MP3和劣质音响,甚至劣质电脑音响占绝对多数,唱片公司不得不迎合这样的群体,于是......当然,因为市场太大,也有一些音乐值得一听,但需要耐心寻找!
作者: bravelove    时间: 2005-7-17 23:47     标题: 我没有完全看不起呢,)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光 at 2005-7-17 24:
恕我直言,是因为你根本不了解香港乐坛,或者,你仅仅是对香港街头流行歌曲有些许了解而已...香港音乐优秀的太多了,小小一个岛屿,潜藏无穷能量,甚至出现了黄沾鲍比达这样的大师,更别提,从音乐制作的工艺和水平上看 ...
有异数呢,不是有达明BEYOND吗?“香港音乐的良心”是个很令人揪心的字眼。
黄沾是大师不假,他还直言损过刘天王:懂创作吗?我看一百年不会有什么进步!但后来刘天王的人气高的令黄大师也改口了:华仔真的有进步了!什么书主流,什么是街头小曲,哈哈-----街头小曲多半成了十大中文金曲!有人顾及人家勤苦了,有人顾及年龄不小了,有人顾及精神可嘉了,但谁顾及音乐的良心了?
香港的音乐很无奈!

说说那个周启生吧,他的《天长地久》是我个人感觉旋律最美的作品;然而,他几乎是歇菜状态。人人给有着奋斗精神的天王面子,超级偶像横亘在香港乐坛,好熟的不过的面孔,但后面是虚空!音乐鬼才的背后是无奈的踊懒。。。他没有奋斗的姿势,众人喜欢的是标志性的面孔。

试问:许冠杰的平民风格的创作,黄沾的人生豪情的探索,周启生的鬼才创作,多时沦为街头小曲,成为主流?
作者: 阿光    时间: 2005-7-17 23:56

主流?为什么一定要听主流呢?如果要说主流,那大陆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你觉得比香港的主流好得了多少呢?所以我觉得那种大街上流行的东西你最好别去理会了,因为那些音乐只能代表市场最多数听众的水平,根本代表不了制作群体的水平,除非你很乐意成为那些挂着劣质MP3听着网络歌曲的人们中的一员!
作者: 晨安    时间: 2005-7-18 09:07

在两岸三地之中,就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台湾是做的最好的,这是蒋介石的功绩。所以台湾会有那么多优美的词,动听的歌。相比较,香港在这方面是最差的,大陆居中。我觉得如果要在流行音乐的艺术性上做个排行,也可以这么排。
作者: Desperado    时间: 2005-7-18 12:46

别忘了,当时逃往台湾的可都是些国民党官兵,再怎么腐败也都是有些文化的人,沿袭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台湾是有着较深的文化根基的。
作者: 价值    时间: 2005-7-18 14:56     标题: 老生常谈

没有真正了解香港歌坛,正如在港乐迷眼中,台湾只有邓丽君,或许还知道王杰 齐秦
苏芮,其他的就是被港四大天王征服的台湾。
作者: bravelove    时间: 2005-7-18 15:17     标题: 要原创不要沿袭

如同崔健所说:摇滚人的生命体现在舞台上!他反对假唱;小哥要求去掉伴奏带
我也很欣赏。
想想在80年代,政治空气很浓烈的时候,台湾音乐早早地承认了崔健,因为是宽容的。
无论是歌手还是音乐人,做到不随波逐流,独立不依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那可能要付出代价,现实生计的问题。
早年,台湾杨弦的怒吼是要唤起继承和发扬自身的音乐文化,而不是沦丧;而香港黄家驹一针见血的指出“香港乐坛只有流行,没有音乐”。二者是不同方向的。香港歌坛从来推崇偶像天王巨星,真正杰出的音乐人反没有多高的地位。------所以结果只能是花哨的东西越来越多,真正推动性的东西太少。
作者: 阿光    时间: 2005-7-18 17:54

你不能指望整个主流音乐都是你要的那种有思想有技术的,因为听众自身整体素质就没有达到那样高的水平。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则。
但是,好的音乐在不被多数人知道的地方顽强地存在着,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不能奢望这些好的音乐主动送到面前来吧?包括内地音乐,国外音乐,真正有思想有技术的,都是需要你用心去寻找,付出代价去寻找的,有的在角落里,有的甚至在地下!如果你只是希望能用劣质MP3随便在网上下载一点免费的,或者在市场上随便就能买到的,那就只有口水歌方便了。
作者: 力量与美    时间: 2005-7-19 01:43

楼上的观点很犀利,有真知灼见!

王勇说的对“四大天王”三个小丑。特别不喜欢刘。

周启生的“天长地久”——经典!达明的“石头记”——经典!

香港的音乐过于强调包装,翻唱的作品太多,主要是英式殖民化教育方式,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造成香港传统文化的断层,这样的文化背景产生的作品可想而知!

[ Last edited by 力量与美 on 2005-7-19 at 01:44 ]
作者: 价值    时间: 2005-7-19 13:40

敢问看不起香港乐坛的朋友听过粤语歌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他们可能只是通过mp3或是一些论坛的推崇而听过部分经典人物的代表作。可以说,这些人不了解或是根本不想去了解香港乐坛。
     作为一名齐迷,我几乎从来不听齐秦的mp3,对齐秦作品的了解是通过对一盘盘听的不能再听的磁带,还有从学生时代起节衣缩食所购买的正版cd的反复聆听(综一的是盗版cd,其他均是正版),才算是对齐秦有了一点的认识。我敢说,绝大部分非齐迷也许根本不知道《纪念日》里面的歌曲,大部分的齐迷也许根本不喜欢《纪念日》,他们喜欢的只是(大约在冬季)这些歌曲或是《丝路》这样的专辑。而真正了解齐秦的朋友知道,齐秦的最优秀的作品并不是这些,综一时期的青春独白和滚石.EMI百代发行的抒情的摇滚三部曲以及转型前的三张(无情 痛并 命运)才是齐秦的呕心沥血之作。敢问,知道《命运的深渊》里歌曲的人有多少?假如仅以齐秦为世人所知的作品来衡量他的成就,那齐秦就不是我们眼中的唯一了。
      说到香港乐坛,为大家所认可的大都是商业情歌,然而许多不为人知的歌曲也许才反映了这个小岛的音乐,如:周启生,吴国敬,陈百强,郭小霖,李健达,许冠杰,林子祥,黄凯芹 凡风,风云,浮世绘,Raidas,CityBeat,Blue Jeans。当然,除了阿sam,其他都不曾是最红的。由此,我们不难理解,郑智化在大数歌迷眼中就是(水手),罗大佑最受欢迎的还是(恋曲1990),人们对红蚂蚁的两张前瞻性的专辑以及刘铮的三张惊世作品也都不是很熟悉 了。
      喜欢一类的音乐是个人的自由,但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去评论或贬低其他,理由也许就不会很充分了。

[ Last edited by 价值 on 2005-7-22 at 00:37 ]
作者: bravelove    时间: 2005-7-19 17:29     标题: 多少有点误会,呵呵

个人看不上的是香港歌坛存在的一些客观状态,而且很就之前就存在的一些状况,从谭张时期就存在,后来什么“几大天王”时期还再发扬,以后再甚的局面,当然相比而言,台湾流行乐的“本位感”和使命感事实上要强一些,并不是说台湾流行音乐哪都比香港的要好;同样的,本人对香港音乐本身,对,音乐的自身,并没有看不起!粤语还是听过一些,个人比较喜欢周启生,达明,许冠杰,林子祥和BEYOND的作品。

可能有些词不达意,个人还有点无知,不过发个贴子引发大家探讨一类音乐或音乐人,而不是一味地褒或贬,我感觉还是有抛砖引玉的小小功劳呢。
作者: 价值    时间: 2005-7-19 20:58     标题: 其实大家喜欢的音乐内型可能一样

其实三地的音乐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主要与政治和经济形态有关。香港相对西化一些,是一个商业高度发达 工作节奏快的区域,因此她的流行乐相对作的比较精致 包装也更成功些,但娱乐气息较重。台湾虽然只是一个岛屿,无可否认的是,他所诞生的一大批音乐人比之大陆毫不逊色,他们不仅有忧患意识,更有着创作的激情。加上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于是产生了真实反映时代和自我个性的经典作品。而大陆相比台湾而言,虽然不乏大气的作品,但正面歌颂较多,针砭时弊的几乎没有,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当然80年代初期一些歌曲,如谷健芬 王立平 王酩等人的创作确实鼓舞人心。虽然后来崔健和魔岩三杰 唐朝作出了成功地开创,后来者如郑均 许巍都没有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作者: claire    时间: 2005-7-19 21:07

Originally posted by bravelove at 2005-7-19 24:
我感觉还是有抛砖引玉的小小功劳呢。
对啊对啊,我正打算给这个帖子加精,可不是仅仅对1楼哦,是对大家的精彩讨论。
我个人也比较赞同阿光和价值的某些观点
作者: 阿光    时间: 2005-7-19 21:42

哎呀,讨论越来越深入了,好现象呀!
价值兄的观点我颇为欣赏,毕竟,对于玩流行音乐而言,港台比内地起步早的多,所以他们的那一套制作流程实在是很精致!市场经济地区就是不一样!不仅如此,单就文化底蕴而言,我认为反映在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我对其他形式很不了解)里面,反而是港台的传统国学意韵超过大陆!毫无疑问整体文化底蕴内地更深厚,但是我们没有那个能力用音乐来表现,我们的那些所谓音乐家们,其实并没有写多少对得起人的东西,整体优秀作品的数量都赶不上港台,人均(指专业靠音乐吃饭的)更是少得可怜了,难怪黄沾在听到大陆的音乐家指责香港音乐缺乏内涵的时候,狠狠的抛出一句:你这吃官饭的如果在香港只能饿死!
当然港台音乐也有不少糟粕,但这不是我们的注意力该指向的主要目标,我们应该多看看,多找找,还有那么多优秀的港台音乐,特别是7.8十年代的,我们甚至一无所知,正面临与他们擦肩而过,永远错失的危险!!
作者: 无处躲藏    时间: 2005-7-20 01:02

王勇说的对“四大天王”三个小丑。特别不喜欢刘。

周启生的“天长地久”——经典!达明的“石头记”——经典!


王勇不应该有话可说,他无非混迹江湖罢了
周启生的"天长地久"不应该是他的经典!达明的"石头记"更不应该算是经典.
他们还有更多的音乐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而所说的不过是潮流所认可的.
作者: lostwater    时间: 2005-7-20 11:35

周启生的浅草妖姬应该比他的天长地久更有魅力些吧。
作者: bravelove    时间: 2005-7-20 11:46     标题: 加精谢谢呢,我的话不算精的

《石头记》如何不经典了?短短那么百多字涵盖了多少复杂的载体?
思想容纳度与其相比的流行作品恐怕不多!
也别说我爱死的《天长地久》不经典呢,纯为了耳朵,其旋律称的上
惊艳无方呢。我最爱的流行作品的作曲中,它排第一呢,小哥的〈价值〉屈居第二。。。

说说我本人,是个音乐里的混混,听的杂,但不深入,现在爱听点轻音乐(带有自然音响的),古典老外听不懂,咱们的古典还行,对了还狂爱阿炳的〈二泉映月〉,觉得那是带着人生精神的作品。
对于小哥的音乐,算是流行音乐里比较偏爱的,但也只算半个齐迷。他的早些的作品算有点心得。我个人也希望这里有多种的见解和声音,而不是千人一面的,一味的歌功颂德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
作者: 价值    时间: 2005-7-20 13:02

想不到bravelove的喜好几乎与我相同,真是欣慰。不过(价值)这首歌曲在我心中是永远的最爱。富有思辨味的歌词,简单质朴的民谣曲风。二者结合起来,显得是那么空灵飘逸,直击人心。
     93年,无意中买了周启生的《17首精选》磁带,A面第一首就是(天长地久),一时惊为天人,一听再听。里面的其他歌曲如(独醉之后)(浅草妖姬)(离乡别井)(anna).....让我一度痴迷于周启生的才华。真可惜,香港歌坛却容不下这样一位音乐天才。周的另外一首曲(孤雁)同样是那么优美,演唱者是我喜爱的另一位香港歌手danny。后来,我还知道许冠杰和张国荣的版本(沉默似金)的编曲是周启生,还有为李克勤创作了(回首),以后就杳无音讯。
     还有我喜欢的歌手王杰 童安格,虽然也去过专门的网站,却发现里面的歌迷对音乐说的较少,追星族较多。还是齐迷俱乐部较好些,让我能结识许多真正爱乐的朋友,真乃人生一大幸事,于是每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情就是点击www.chyichin.net
作者: bravelove    时间: 2005-7-20 16:48     标题: 也不全是的

童安格论坛里有高手,有一位卫祖,他对台湾的多位经典音乐者都有深入的认知,比如童安格,郑智化,齐秦,张洪量,罗大佑等。

罗大佑的论坛里好象比较杂,但比较宽容,里面的政治篇章比例也重点,可能和老罗的音乐类型有关吧。

至于普遍存在的追捧,对某个音乐人或歌手适当的赞美是自然的,但没有边际的一味地走下去,谁都会这招,呵呵;但如果一个坛子里被这种习气主宰,甚至容不下别的音乐或音乐人,即使对所爱的音乐人也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东,那么这种论坛会让人看不起的:肤浅。就是这样的。

我说话没有安排乱来一气,各位别见怪。我觉得有一位音乐人的早逝非常的可惜,否则他会丰富台湾流行乐总体上的内涵,他本人也会成是一位超一流音乐大师-----那是薛岳。香港的黄家驹如果不死,DEYOND会是彻底的音乐斗士和精神的布道者,而薛岳如果健在,会出现一位音乐大师。
作者: sophia.CHIN    时间: 2005-7-20 18:29

其实香港的歌坛已经不能单独称其为歌坛,更多的是娱乐圈的成分。
太过商业是香港娱乐圈的特点,而把歌曲本身的艺术性淹没了。
客观的说,揭开浓重的商业味道,还是有其艺术的一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台湾地区的歌手没有香港红的原因。
作者: 阿光    时间: 2005-7-20 19:00

旋律优美的音乐象天生丽质,总是让人一见钟情!
旋律优美而且意韵深远的音乐,不仅让人一见钟情,而且能让人久久迷醉!
旋律优美意韵深远且创造性强的音乐,让人钟情迷醉,更让人从内心折服!
旋律优美意韵深远创造性强且制作精良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完美,无可挑剔,让人迷醉,让人敬仰,让人感动......
这样的音乐,要用心努力寻找!甚至,这样的音乐可遇而不可求!!!
作者: 力量与美    时间: 2005-7-20 19:48

支持27楼的观点!

90年代以来,很多出色的音乐人和歌手都英年早逝,令人痛惜!!!

特别是在港台两地!请记住这些名字!

大陆——

张炬——贝司手、词曲作者、摇滚歌手,车祸
谢津——著名歌手,自杀
陶金——著名舞蹈家、歌手、演员,病故
高枫——著名歌手、词曲作者,病故

台湾——

薛岳——著名歌手、台湾摇滚“教父”,病故
杨庆煌——歌手、著名制作人,车祸病故
邓丽君——民歌皇后,哮喘病故
张雨生——著名歌手、制作人,车祸病故
梁弘志——著名词曲作者、制作人,病故

香港——

黄家驹——乐队主唱、著名音乐人,意外受伤、伤重病故
陈百强——著名歌手,病故
张国荣——著名歌手、演员,自杀
梅艳芳——著名歌手、演员,病故
林振强——著名词作者,病故
罗文——著名歌手,病故
黄沾——著名词曲作者,病故

都是重量级的实力派偶像歌手和才华横溢的创作型音乐人!!!

他们的早逝给华语音乐造成的损失影响深远,不可估量!!!

遗憾!!!

痛惜!!!

怀念!!!

致敬!!!

[ Last edited by 力量与美 on 2005-7-20 at 21:50 ]
作者: claire    时间: 2005-7-20 20:42

Originally posted by bravelove at 2005-7-20 24:
我觉得有一位音乐人的早逝非常的可惜,否则他会丰富台湾流行乐总体上的内涵,他本人也会成是一位超一流音乐大师-----那是薛岳。
i love him
作者: 力量与美    时间: 2005-7-20 22:33

啊!你也喜欢薛岳!

85年听中广流行网中的歌曲《摇滚舞台》记住了这个歌手,后来才知道他就是薛岳!

薛岳的《摇滚舞台》、《如果还有明天》、《裂缝》、《机场》等代表作品都很喜欢!

嗓音粗犷、高亢、有力;
以后的高明峻也是这种嗓音,
特别喜欢这种呐喊沙哑力度的演唱风格!!!

他抱病参加的台北个人演唱会,是用生命激情作最后的告别呐喊!
成为台湾演唱会的经典!

如果没有英年早逝将开创一种有别于崔健的摇滚风格,
在华人音乐里对摇滚音乐的探索实践可说是第一人,比崔健还早!
或许他的音乐和探索能走得更高、更远!

[ Last edited by 力量与美 on 2005-7-20 at 22:37 ]
作者: jazhe    时间: 2005-7-20 23:12

无论你如何的看不起他们,但是我敢保证你无论听的最多的还是看的最多的始终是他们的作品。
我无语。。。。。。
作者: 寻昨天的太阳    时间: 2005-7-20 23:21     标题: 中国有摇滚?

中国有摇滚吗?许多年来一直有人再不停地问,是的,中国曾经出现了崔健 唐朝 张楚,他们是真正的摇滚人,也有过一些好的作品。而被大众所热爱的beyond 郑均等人看似在摇滚,其实不过是披上了摇滚外衣的优秀流行歌手,原因很简单:你能想象中产阶级去生硬地诠释社会大众的生活吗?如果是的话,那肯定是在臆想和编造。
作者: 阿光    时间: 2005-7-21 12:40

何必要分那么清楚?摇滚是一种精神,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好的音乐人是什么技术都敢用,都用得好。,齐秦和beyond就是这样,既赢得了市场又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这才是生存和发展辨证关系的最好体现!如果一个音乐人老是用那两招,个性是有了,但有几个人能长期听得下去呢?没人气了不就等于自己娱乐了嘛!
作者: 力量与美    时间: 2005-7-22 10:47

齐秦出版的作品里有民谣、摇滚、台语、英文、翻唱、现场、自传等各种风格形式!
他一直在思考、探索、实验人生和音乐!没有拘泥于某种风格!没有停留奋斗创造的脚步!

这是一个音乐人和艺术家的创作态度!
是一种大家风范!

齐秦天生是个摇滚音乐人!他自己也特别喜欢摇滚音乐!我们也应该支持!
希望齐秦在摇滚音乐方面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更多的惊喜!
作者: 阿光    时间: 2005-7-22 12:57

当年听到狼II和垭口的时候,我想他是不是改成摇滚风格了,但很快...这就是他,不拘一格就是他的风格!!!所以是他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手段是次要的,思想是主要的,只要有想法,用什么手段来表现,随心所欲,恣意挥洒就是!!!这才是大师!
作者: 力量与美    时间: 2005-7-23 10:54

艺术大师首先是位思想家!!!
艺术大师也是理想主义者!!!
艺术大师还是激情主义者!!!
艺术大师更是性情中人!!!

没有思想的艺术没有激情的艺术没有境界的艺术就没有深度广度高度厚度与力度!!!

艺术工具艺术行为艺术技巧艺术语言容易学习容易掌握思维思想境界的修为却需要一生的努力!!!

[ Last edited by 力量与美 on 2005-7-23 at 23:44 ]
作者: 力量与美    时间: 2005-7-26 22:15

香港毕竟只是一个行政地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而已!600多万人口。

台湾是一个省,几千万人口!大陆是大中国,13亿人口,600多个城市!
既从人口、文化传统方面来讲,就没有可比性!

上海是有一千多万人口的的大都市,上海的音乐和香港怎么比呢?
作者: 阿光    时间: 2005-7-26 22:50

Originally posted by 力量与美 at 2005-7-26 10:15 PM:
香港毕竟只是一个行政地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而已!600多万人口。

台湾是一个省,几千万人口!大陆是大中国,13亿人口,600多个城市!
既从人口、文化传统方面来讲,就没有可比性!

上海是有一千多万人口 ...
不能这么比,好比说荷兰只有1千多万人,足球怎么踢得过13亿的中国呢?
流行音乐这方面,同样是这个道理,港台领先内地太多了,只是我们内地人井底之蛙,只是通过媒体知道有4大天王,就认为不过尔尔....
作者: hnzjp    时间: 2005-7-26 23:13

和媒体有很大的关系呢
真正的好音乐缺少宣传 通俗歌曲却被大众所容易接受和传唱...
作者: 无处躲藏    时间: 2005-7-26 23:52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光 at 2005-7-26 22:50:
不能这么比,好比说荷兰只有1千多万人,足球怎么踢得过13亿的中国呢?
流行音乐这方面,同样是这个道理,港台领先内地太多了,只是我们内地人井底之蛙,只是通过媒体知道有4大天王,就认为不过尔尔....
这个好象说的有点偏激了,在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熏陶下内地人怎么就变井底之蛙了,难道中国人都是没文化的人了.
我倒是觉得把中国大陆的艺术作品拿到香港去,恐怕没几个人能懂得去欣赏,即使仅仅是流行文化中不管是音乐\电影\电视\等等也都会让香港人觉得汗颜.
作者: luluf    时间: 2005-7-27 17:03

这个这个,讨论的够深入。
各持己见。不错,不错。
作者: 阿光    时间: 2005-7-28 00:29

Originally posted by 无处躲藏 at 2005-7-26 11:52 PM:
这个好象说的有点偏激了,在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熏陶下内地人怎么就变井底之蛙了,难道中国人都是没文化的人了.
我倒是觉得把中国大陆的艺术作品拿到香港去,恐怕没几个人能懂得去欣赏,即使仅仅是流行文化中不管是音乐 ...
说整个文化,当然内地有资格当老大,但说到流行音乐,我想大陆还是小学生,最多初中水平!不要忘了,80年代中期的时候,随便一个港台的混混歌手都可以来中央电视台呼风唤雨!
作者: 无处躲藏    时间: 2005-7-28 20:43

人总是从最粗浅的东西开始学习的,有人在前进,有人却在倒退.
台湾不敢说,香港却是把"拿来主义"和"快餐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了.即使在辉煌的时候也是如此.那些所谓的天王级的歌星,不是把全世界只要对他们来说没什么难度的歌都拿来翻唱了一遍,把没有难度的电影也拿来翻拍了一遍;不是每年都要出上几张唱片,演出几部电影,如果不这样的话,恐怕在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发现自己原来什么都不是了.------这就是香港的商业化艺术.
在这样的环境下,当八十年代地下乐队走到地面上的时候,也算是掀起了一些波澜,我们有幸见到了,可毕竟已经走到了地面上了,毕竟也还是熔入了商业化艺术,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要不是黄家驹的死让BEYOND走过了二十年,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呢,还会到今天吗?
作者: 阿光    时间: 2005-7-28 23:04

楼上说的还是主流音乐,上面的帖子我们已经阐明了主流并不能代表最高水平,四大天王代表不了香港音乐,好比老鼠爱大米代表不了大陆音乐一样!说到真正的实力音乐,作为内地人我们对香港的了解显然不如对自己了解得多,从流行音乐的整体水平来看大陆差距还是不小的!当然我们这20年进步很大,但你不能指望这么快就赶超港台了吧!何况,港台流行音乐是停滞不前,但大陆音乐好得了多少呢,没觉得这几年也是垃圾盛行吗?
作者: 力量与美    时间: 2005-8-24 11:28

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欣赏容易见仁见智音乐当然也不例外!

前提是该作品可称为艺术作品离开了这个判断标准再怎么分析都没有什么意义或价值!
作者: 偷情    时间: 2005-8-28 10:52

支持!我顶
作者: 齐氏庄园    时间: 2008-4-4 21:29

仔细看了一遍
作者: 暗淡的月~    时间: 2008-4-5 02:12

看了  不表态了 继续听古典乐+小哥的歌去
作者: 爱他    时间: 2008-4-6 13:52

在我心里
没有看不起这样的说法
我只想说
佩服的歌手不少
喜欢的却不多  
作者: 填写    时间: 2008-4-6 15:14

前些天看北京乐与路,有这样一句台詞:“看见没,这是人民商店,我这儿有他卖盗版的,那才叫红,我这人民商店没卖他翻版的,谁说红都不算。人民当家作主。”
作者: 暗淡的月~    时间: 2008-4-6 15:27

原帖由 填写 于 2008-4-6 15:14 发表
前些天看北京乐与路,有这样一句台詞:“看见没,这是人民商店,我这儿有他卖盗版的,那才叫红,我这人民商店没卖他翻版的,谁说红都不算。人民当家作主。”
不错哈  有盗版卖的才算红 的确是中国特色
作者: 出沒    时间: 2008-4-6 15:43

觉得香港是以快餐文化为主,但从某一方面来说,某些大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诠释,两岸三地无出其右者,比如说很多武侠电视剧的主题歌,一听就知道是和中国有关;金庸的武侠小说,一看就知道是发生在中国的大地上的人和事,其间极其中国化的东西无论是内地还是台湾似乎都没有出现,台湾的教育如何不清楚,我们所受的教育无疑无力创作此类作品,或者大师至此绝矣,传统和现实的严重割裂使然。当然,主要指流行文化,主流文化关注过少,无从评判。
作者: embrace    时间: 2009-5-23 16:07

哈哈,有意思,
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港台歌手总是喜欢网内地跑啊?
作者: 出沒    时间: 2009-5-23 16:24

回来赚钱是一回事,但可没听说几个要求把户口转回来的。
作者: embrace    时间: 2009-5-23 17:38

据说黄安还想入党啊
作者: ~~windflower~~    时间: 2009-5-23 19:41

原帖由 embrace 于 2009-5-23 17:38 发表
据说黄安还想入党啊
个别想法,不代表任何其他。




欢迎光临 齐秦歌友会--中华齐秦歌迷俱乐部 (http://chyichin.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