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贴)真正的十大暴利行业成本曝光(随便看看!) [打印本页]

作者: 潇凡    时间: 2004-4-20 15:27     标题: (转贴)真正的十大暴利行业成本曝光(随便看看!)

1:化妆品
男士也许该怀疑,大宝是暴利产品吗?NO。这里的化妆品是指进口高端产品。
SK-II著名的神仙水在中国零售价格为560元,而其制造成本仅为人民币6.5元。惊讶么?就算研发成本都加进去,每单只成本也不超过人民币10元。资生堂650元/50克的眼霜连包装成本也只有10元不到。而欧伯莱那些150元左右的低端眼霜成本仅在3元左右。
呵呵女士们,现在不再认为你们往脸上涂抹的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了吧?在这里,女士是第一受害大头!

2:日用品
其中以个人清洁化学制品利润最恐怖。以牙膏为例,其中最贵的成分—发泡剂成本仅为600元/吨左右甚至更低,而这600元的发泡剂足足能够装满6000只最大号的180克牙膏。剩余的有效成分成本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碳酸钙粉末每吨用量成本仅为120元左右,最高级的含氟牙膏其有效成分—单氟磷酸钠每吨成本不过100元。国产的低端产品就不算了,就算是用硅磨料的佳洁士,180克装市场零售价为13元左右,6000只能卖多少钱?洗头水就不说了,比这个更恐怖。


3:饮料
这其中,非碳酸类果汁饮料的利润最大,市场零售价2块钱的果汁饮料连包装成本+设备成本只有7分钱,而易拉罐饮料则更低,仅有5分钱。


4:白酒
以五粮液酒厂为例,每吨粮食能够生产100市斤左右白酒,其中10市斤最品质好的是五粮液,其余则被用作什么五粮春啦、浏阳河啦类似低端产品。每吨粮食的收购价格大概是400块钱,而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零售则最多可达到15000元左右。大家不要相信某些白酒所谓的N年陈酿,厂家没那耐心真的去陈酿,只不过是用现代工业的催化剂加快发酵过程罢了。


5:药品
药品的暴利大家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睛里,药品的利润应该是最高的。但事实却不是如此。比较以上行业,药品的设备、厂房及研发成本都要高出许多,所以只能排在第5。而进口药品的配方研发一般是在国外进行,导致其研发成本更高。虽然其有效成分不值几个钱,但厂家的时常出新却是实实在在的。当金六福卖不动的时候,五粮液可以注册一个金七福的品牌继续卖以前的酒,而药品却不行。新药就是新药,没听说过麦迪霉素淘汰以后改个名字继续卖的。


6:保健品
这东西是咱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从太阳神到脑白金,就从来没有一个保健品能真正起到其宣传效果。这里排行的保健品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由正规厂家通过正规配方生产的产品,并非假冒伪劣产品。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保健品在前两年的暴利状况已经改观了很多,尤其是异军突起的脑白金,虽说是购买美国的淘汰配方,但其不到200的售价比起其每单位十多元的成本(包括包装成本、配料成本、广告成本)来说,比例显然低了很多。与药品不同的是,保健品的研发及设备成本相对较低,吃不死人就成,最好也别吃出事来。


7:通讯
其中以移动通讯更甚,典型的一次投入长久收益的例子。GSM基站每台的造价约为人民币20万,但其确可以负担最多15万门的信号流量,以每人40元月租算,就算这15万人不打电话,
一个月的月租就能买30个基站。当然,移动通讯行业还有其他设备及科技成本投入,这里就不细算了,总之将其排在第七位比较合理。


8:软件
任何软件在中国卖的都不好,这里我们只针对买正版的人。
每张光盘的制造成本是9分钱,高档软件的包装成本不过5元钱,但软件的大头往往在于研发。WINDOWS98卖了近8年,赚的钱已经足够再研发40个WIN98了,但是这是外国。如果比尔盖茨生在中国,相信其早被饿死或还在中关村当装机工


9:小家电
比起冰箱彩电,小家电的成本最低,利润最高。飞利浦就是做小家电起家的大公司之一。
其实,1800元的刮胡刀制造成本往往只比180元的刮胡刀高1.5-2倍,但在零售时却可以卖到10倍价钱。谁用飞利浦刮胡刀举手:您好几百的高科技产品其实也就值20块钱


10:汽车
国外的汽车利润已经很透明了,每量成本在8000美金的车零售能卖到10000美金就不错。但国内却不然。本田飞度那种破车大家都觉得很便宜,其实那车在中国的售价足足比国际参考价高了1000美金。更低的材料成本,更低的人员成本,更高的利润,中国人很多人还被蒙在鼓里,天真的人为汽车真的便宜了。其实那群洋生产商正躲在被窝里偷着数钱呢。
作者: wxy4836    时间: 2004-4-20 20:49

是真的吗?
简直难以置信
作者: 农夫    时间: 2004-4-20 22:30

不吃不喝不用,可是行吗
作者: 行云流水    时间: 2004-4-21 08:38

Originally posted by 农夫 at 2004-4-20 22:30:
不吃不喝不用,可是行吗
同意

虽大吃一惊,且心里不舒服平白被别人赚了这么多票子,但是这些东西家里几乎都有,且大多都为不可或缺物,唯一可释怀的是从不用资生堂这种进口高端产品
作者: huilingmei    时间: 2004-4-21 11:13

真真是想不到啊!
作者: 雪地狼牙    时间: 2004-4-21 11:48

咱們還是上海邊洗洗海水沙沙浴
作者: guest2001    时间: 2004-4-21 18:13

洗澡........還是用胰子好哇
作者: 米杜萨    时间: 2004-4-21 21:06

其实不都知道的吗
可人人都愿意让人宰割
哦哦哦
宰罢宰罢 我要开花
作者: huxixiangni    时间: 2004-4-22 03:28

Originally posted by 潇凡 at 2004-4-20 15:27:
1:化妆品
男士也许该怀疑,大宝是暴利产品吗?NO。这里的化妆品是指进口高端产品。
SK-II著名的神仙水在中国零售价格为560元,而其制造成本仅为人民币6.5元。惊讶么?就算研发成本都加进去,每单只成本也不超 ...
可怜我还支持资生堂,明天就不用不吃,不喝了
作者: 没想明白    时间: 2004-4-22 03:53

曾经有个大品牌化妆品公司的技术员告诉偶:普通化妆品与高档化妆品唯一的区别就是牌子不同,成份大部分都一样。。。不过偶还是一直迷信大厂家的,至少质量有保证。。
作者: huxixiangni    时间: 2004-4-22 04:23

Originally posted by 没想明白 at 2004-4-22 03:53:
曾经有个大品牌化妆品公司的技术员告诉偶:普通化妆品与高档化妆品唯一的区别就是牌子不同,成份大部分都一样。。。不过偶还是一直迷信大厂家的,至少质量有保证。。
看来我们都一样,呵呵!!!
作者: cy    时间: 2004-4-22 20:35

曾有一朋友的姐姐在某外资化妆品公司工作,有次说 在车间里 用洁面乳 擦地 就是干净
作者: 都市狂狼二世    时间: 2004-4-24 18:37

真的不知道还有只样的事
作者: 自由幻想    时间: 2004-4-24 21:03

一样物品的成本不能光看他的实际物质成本。
比如它的前期研发成本,专利啊,包括固定资产成本,人力成本,税收等等,很多很多的项目加在一起,才能形成最后的利润。当然化妆品行业它本身的税收就非常高,尤其是中国对国外进口化妆品要征收15%的进口税,然后还有增值税等等。
作者: 夜色倾城    时间: 2004-4-26 00:26

可是还是得消费这些东东啊!




欢迎光临 齐秦歌友会--中华齐秦歌迷俱乐部 (http://chyichin.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