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对中国台湾现代民歌而言,实在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现代民歌之父”杨弦的《中国现代民歌集》发表32周年;胡德夫《牛背上的小孩》发表30周年;扔掉可乐瓶,高喊着“要唱自己的歌”的李双泽去世30周年;诞生了一批“齐豫”的台湾金韵奖创办30周年……
20世纪70年代,宝岛台湾掀起了这场校园民歌运动,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民歌”概念。当时,在台湾知识分子和大专院校学生中,展开了“唱自己的歌”运动,其中涌现的音乐人吴楚楚、李宗盛、李寿全、梁弘志、马兆骏、叶佳修、苏来、李子恒以及民歌手蔡琴、齐豫、郑怡、邰肇玫、李建复、施孝荣、童安格等等,持续影响着台湾乐坛乃至华语乐坛长达二三十年的音乐走向。
那些时刻
杨弦的”民歌之夜“(1975年6月6日)追忆者:潘越云
我最早接触的台湾民歌时代的作品,就是杨弦的《回旋曲》,这是根据余光中的诗作创作的歌曲。第一次听这首歌时,我只有十几岁,感觉优美的旋律中表达了一种苍凉美。
说起来,杨弦称得上是台湾”现代民歌之父“。1975年6月6日,他和赵树海、胡德夫在台北中山纪念堂举行了一场演唱会,推出9首歌曲,这就是被视作中国现代民歌之夜的演唱会。后来,在余光中支持下,杨弦大胆把首张专辑称为《中国现代民歌集》,这张唱片在台湾再版十余次,杨弦的唱法和创作本身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校园民歌的创作。
一声“要唱自己的歌”(1976年12月)追忆者:齐豫
真正发出“要唱自己的歌”声音的,是从菲律宾回到中国台湾地区的画家李双泽。1976年12月3日,他在淡江大学的一场演出中,突然扔掉了手中的可乐瓶,拿起吉他唱起了一首叫做《补破网》的歌,随后质问全场:“到处是美国的流行歌,到处是可口可乐,我们有没有自己的歌曲?”之后,台湾的高校内,创作之风日起。
台湾有个叫陶晓清的电台主持人,被称为“民歌之母”。1977年,她开始在节目中播放民歌,后来,又开设了民歌排行榜,播放胡德夫、吴楚楚、杨弦等人的歌曲,即使后来兴起出唱片,她的节目仍然是民歌手推广的最好地方。
两大比赛诞生“齐豫们”(1977年)追忆者:叶佳修
1980年左右,台湾的校园民歌达到最**,其中,面向校园的两大歌唱比赛功不可没。一个是1977年,由新格唱片推出的“金韵奖”,它鼓励年轻人自己创作、演唱;另一个则是海山唱片推出的“民谣风”比赛,加入对校园歌手挖掘的队伍。最初,两个比赛选手间壁垒分明,一种就是我、蔡琴这样的,不包装不打扮、长得不太好看,“民谣风”一般是这一类人参加;而另外一种是李建复那样很精致的歌手,“金韵奖”就是他们的天下。而齐豫真正懂音乐,会弹吉他,一下子拿下两种完全不同风格比赛的冠军,她就是当年的“超女”。
齐豫第一次参加“民谣风”比赛时,我在台下当评委,我记得她自弹自唱了一首西洋歌曲,那声音真是挡不住的天籁啊。我们都说,她的嗓子就是她的乐器,精准到连李泰祥老师都非常佩服,我们把它叫做“齐豫协奏曲”。后来,她首唱了我的《乡间的小路》,让我非常惊讶,她是那种“你给她什么歌,她都能深入内部唱出自己感觉”的歌手。我一直认为,自己根本框不住齐豫的声音。
“金韵奖”、“民谣风”比赛,使一批优秀的民歌手如李宗盛、罗大佑、张艾嘉、童安格等人,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
天水乐集”开先河(1981年)追忆者:叶佳修
1981年,蔡琴、李建复、李寿全、苏来、靳铁章、许乃胜组建了一个集策划、创作、演唱于一身的小团体,在台湾乐坛首开音乐工作室的先河———“天水乐集”。他们做出《柴拉可汗》和《一千个春天》两张作品,惊人的原创性、严谨的制作,加上出色的演唱和编曲,使它们成为民歌运动睌期登峰造极之作,但仅推出两张专辑后,“天水乐集”就因销量不如预期、成员入伍和留学等因素宣布解散。
民歌餐厅日渐萧条(20世纪**十年代)追忆者:王梦麟
民歌餐厅是民歌时代的派生物,“木船”作为领头羊,早年几乎就是民歌的代名词,从李宗盛、殷正洋到后来的周华健、周治平、潘美辰,都是“木船”的歌手,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木船民歌大赛”更是歌手踏入乐坛的捷径之一,张雨生、陶晶莹、林志炫、张宇、游鸿明等歌手都因参赛而入行。周华健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大学时在木船民歌餐厅驻唱,生意红火时,聊天的声音有时压过他的歌声;而冷清时,一个客人都没有,他也独自歌唱。直至20世纪90年代,最后一家“木船”拆除,不复存在。
那些故事
叶佳修:第一首歌写给隔壁班女生
叶佳修谈到当年的创作源头时,透露了大学时代的一段初恋———他的第一首歌曲《流浪者的独白》,就是写给隔壁班一个**座女生的。
“最初,我是写了一首新诗,发表在校刊上。有一天,我发现,刊登这首诗歌的校刊被丢在地上,上面还踩了一个大大的脚印。我突然醒悟,文章始终是静态的,要让你心爱的人明白你的心意,必须要唱出来。我很快到吉他社报名,只花了一个月,就学会了八个和弦,然后,自己谱曲自己唱歌,这首《流浪者的独白》就这样诞生了。”
“那么后来呢?这个女生有什么反应?”记者追问。
“结果,毕业那天,她跑过来告诉我,第二天,她要和别人订婚了。不过,她对我说:‘谢谢你充实了我4年的生活。’因为全校都知道,我追了她整整4年,她也因此成为公众人物。”叶佳修笑着为自己解嘲,“那个女孩对我说,我是‘公共财产’,所以不能专属。”
王梦麟:我是那个圈子的怪人
没读过太多书,半路出家当歌手,第一个在现代民歌中注入商业化元素。王梦麟说,自己是“民歌圈子”里的怪人:“我是第一个到秀场去的民歌手,当时,有个代表人物因此批评了我,可后来,我发现对方也去了秀场。”王梦麟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为了养家,必须去秀场做表演。“人要抓住青春期,我知道自己红了,而且还年轻,为什么不去赚钱呢?”
民歌手站在秀场,多少是有些与众不同的,为了在舞台上不冷场,王梦麟讲笑话、学**、模仿别人,总之,跟观众打成一片。后来,他还带上了蔡琴、潘越云,“我是这拨民歌手中的大哥哥,我把她们从西餐厅里的‘月星’,变成了‘日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