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即将消失的民族--僜人

  “再过200年,‘僜人’这个民族就不存在了。”
  金夏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依然笑得天真,语气间没有半点哀哀不舍的意味,仿佛是在说五点钟太阳就要下山了这么平常的一件事。那是10月下旬一个晴朗的日子,**下察隅的正午温度飙升到25度以上,高原阳光如最精纯的金色烈酒,劈头盖脸地泼洒下来,所有景象都热辣得令人目眩。正是秋收季节,前院里倒满了黄澄澄的玉米棒。金夏招呼我在他家里吃道地手抓饭,捉了两只羽毛斑斓的土鸡去宰杀,在院门前的溪水中洗净内脏,后院里割来新鲜的野生韭菜和芭蕉叶,拌上附近采来的野生芝麻,清香扑鼻。
  在镇上初遇金夏的时候,他去办事,脚上穿着鞋,回到村里就习惯性地脱掉了。眼看他赤足奔过那些看上去很扎人的地方:碎石、荆棘、刚收割过的田地,总有揪心的感觉。僜人原先常年赤足,金夏的祖先想必就是这样行走于山林大地吧。这位43岁的新村党支部**有着相当典型的僜人男子体质特征:1.6米左右的瘦小身材,肤色黝黑,下巴微翘,双手短而宽。令人难忘的是他的笑容,羞涩和肆意那么奇异地混合在一起,完全是孩子的笑,在城市中年男子脸上很难看到。
  用粗糙的玻璃杯喝着他家自酿的“芒琼”(一种僜人日常饮用的淡味鸡爪谷米酒),我提出想见识一下饮用“芒琼”的传统器皿,和鸡爪谷实物一起拍摄,已经忙乱了大半天的金夏提起腰刀到山上砍来青翠的竹子做成竹筒竹杯,又从后院割下一大捧鸡爪谷穗子,用双手反复揉搓,脱好粒给我。我过意不去,跟他客气说,“实在太麻烦你了”。金夏笑笑,老实不客气地说:“我也觉得挺麻烦的。”
  每次想起金夏的这句回答,我都想笑——这种率真恍若隔世,让人不由得要从心底微笑。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人的脾气: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什么。
  事隔几天,我将金夏关于两百年后人不复存在的预言告诉了梅志朋,他是察隅县政协委员,在僜人中算是知识分子和**了。梅志朋听了,“哈”的一声嗤笑。我以为他要反驳,结果却听得他语带苦涩地对我说:“根本用不到两百年。再过两三年,连现在这点儿东西都保不住。你要想保存‘僜人’这个民族,除非把我们运到印度去。”
  僜人,是我国一个特殊的未识定民族。所谓“未识定”,就是在56个民族之外、身份未获得政府正式认可的极少数民族,不称“某族”,只称“某人”。在新版身份证上,人的民族成分一栏里写的是:其他。他们在中国境内的聚居地仅限于察隅地区,根据2006年的最新统计数字,总人口为1391人(另外还有两三万人聚居在麦可马洪线以南的印度境内)。我们此行的初衷,原本是考察一个据说还过着初民生活的原始部落的奇香异色,目睹的,却是这个文化的最后一抹残阳。

僜人

  僜人俗称“僜巴”,分布于藏印交界地区,即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的**察隅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区。 居住在察隅的僜人共有1300多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尚未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为独立的少数民族。

  僜人妇女一般戴一对银制喇叭型耳鼓,颈项挂串珠或银饰;男子头上盘着长长黑帕,腰挎砍刀,十分威武。****改革前,僜人备受歧视,被蔑称为“猴子”、“野人”,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活。**改革后,僜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僜人家家户户住在绿树掩映的木楼里,人人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好。 僜人,俗称僜巴,居住在**察隅县境内,约有900余人。

  从衣着来看,女的一般都戴一对锋如长鼓似的银质长耳环,头戴护额,颈项挂串珠或其他银饰,穿统裙,赤足;男人头上都盘着长长的黑帕,戴一种银耳环。从婚姻方面来看,一般都是买卖婚姻,一夫多妻,妇女实际是男人的奴隶,承担着主要的劳动。由于深刻的民族隔阂,僜人与藏族、珞巴族之间是不通婚的。

  **解放前,绝大多数僜人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生产工具十分简陋,实行刀耕火种,粮食产量很低,一年中就有八、九个月时间要靠采集野菜、野果和套猎维持生活。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世居原始大森林中的僜人,尚未形成阶级分化的状况,等级观念、私有观念亦不十分明显。

  ****改革以来,僜人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当地藏族群众和驻军的帮助下,僜人走出了深山老林,迁居到河谷台地,建立起新的家,开始了真正的人的生活,买卖婚姻、吸食鸦片的陈规陋习已经绝迹;民族隔阂和民族歧视业已消除,**各族人民群众都把僜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来对待;男女都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实现了平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龄儿童入了学;有数十人成长为国家干部,其中二十余人走上了县、区一级的领导岗位。现在,僜人分住在察隅县上、下察隅区的四个乡,单独成立了七个生产队,拥有1200多亩耕地,生产发展很快,有的生产队还办起了小水电站。僜巴兄弟过去那种原始的非人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察隅县地处**东南边陲,东与云南,西与墨脱县,北与左贡、八宿、波密县相连,南与缅甸、印度两国接壤。全县总人口2.6万人,由藏、汉、纳西、独龙、苗、回、珞巴、僳僳、怒族等9个民族和僜人组成。察隅是**自治区的重要边境县之一,边界线总长588.64公里,占全区边境线的八分之一还多,其中中印边界401公里,中缅边界187.64公里。1962年著名的中印自卫反击战瓦弄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察隅的抓饭是僜人每逢节庆或招待客人的传统美食。其用料是僜人自产的谷米,和上切碎的鸡或其他肉类内脏,辅以姜、葱等作料闷熟,用手捏成团盛在盘子里,再配上几块香喷喷的土鸡块或肉,就做成了风味独特的僜人手抓饭。最独特的是他们炮制土鸡的方法。据说僜人在宰鸡褪毛的时候不是用开水烫,而是先用手拔,再用火燎,这显然是一种原始方法的沿用。经过这种处理方法烹制出来的鸡块香味奇特,使抓饭带有一种返朴归真的野炊风味。

  僜人主要分布在林芝地区的察隅县,现在人口仅有1400多人。由于人口极少的原因,至今未确认民族成份。僜人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以刻木、结绳、摆木棍(树枝)记事。从衣着上看,僜人妇女一般都戴一对银质长耳鼓,头戴护额,颈项挂串珠或银饰,穿统裙,赤足;男子头上都盘着长长的黑帕,戴一种银耳环。婚姻主要是父权制下的买卖婚姻。无论男女都酷嗜烟酒。丧葬方式有土葬和火葬两种,忌讳水葬。僜人信鬼不信神。**解放前,僜**多居住在深山老林,房屋以树枝、树叶、干草、兽皮等搭建,十分简陋。生产工具也非常落后,主要有刀、箭、镖、木棍等。农业实行刀耕火种,粮食产量低,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靠采集野菜、野果和狩猎为生。由于生活水平极低,僜人的身体一般都比较矮小。**解放时,僜人仍处于原始社会家族制末期。1959年**实行了**改革,在当地藏族和驻军的帮助下,僜人走出了深山老林,居住到河谷台地,建立起了村寨家园,开始了真正人的生活。中央第三次**工作座谈会后,国家加大了对僜人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修建住房,开垦农田,兴修水利,购买农业机械,生产生活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目前僜人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高梁、大豆、绿豆、红薯、甘蔗、西瓜等和各种蔬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现在僜**多已摆脱贫困,过上了温饱有余的小康生活。

  (一)僜人的生产习俗

  僜人以“刀耕火种”为主的农业生产,兼营牧、林、副业。居住在察隅县境内的僜人群众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太容易接受现代生产技术,所以,生产单一,耕作简单,多少还保留着原始的生产习俗。

  僜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鸡爪谷、旱稻、荞麦、谷子等。

  僜人的水田多为梯田,挖水渠引山涧流水灌溉。没有水利排灌设施。入冬农闲,是门巴族的狩猎季节。这一期间,大部分男人上山狩猎,狩猎的办法也有多种,一是箭射;二是挖陷阱,就是在野兽时常活动的区域或居住洞穴附近,挖一个几米深的大坑,在坑底插上数十根竹尖桩,掩盖洞口后,加以伪装。这样一旦猎物落入陷阱,尖尖的竹桩深深插入猎物体内。三是支绳套,把细绳系结成一个圈套,伏在地面的草丛里,两端固定,这是专门套兔子、野鸡等小动物的。狩猎对门巴族来说是主要的肉食来源和增加收入的主要办法。此外还生产一些竹木器、金属器和石器。

  玉米在烧荒后一、二天内下种,用木尖棒插一**,放入两、三粒种子即可,间距约一步。九月玉米开始成熟,从九月到十一月可陆续采收玉米,收玉米时在地里搭一草棚,棚内搭上一层层的晾晒架,玉米穗子辧下后, 一排排挂在架子上,晒干后再背回家脱粒归仓,或边吃用边脱粒。

  鸡爪谷、荞麦等要种在常耕地里,所谓常耕地就是靠近村子,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实行撒播。庄稼生长期间,是能力除草一至两次,此后直接收获。

  僜人的牧业没有藏族牧业那样发达,主要是以家庭饲养为主,也没有专门的牧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饲养牛、马的家庭明显增多。随着生产技术和交通状况的改善,使用大牲畜犁耕、驮运极其普遍。

  狩猎是僜人家庭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和经济收入的重要补充。僜人捕猎的方法主要以放绳套、挖陷阱、埋竹尖木桩等,也有用弓箭射猎,少数家庭还使用同外界交换来的火药枪或僜人自己制作的火药枪。

  纺织是僜人妇女从事一项主要的家庭副业生产。纺织的原料多为家种或野生的火麻,织机简陋,操作原始,织出的麻布比较粗糙。用染有不同颜色的线,能织出简单的花纹和几何图形。

  手工业,解放前僜人的手工业尚未形成独立的社会生产部门,从属于农业生产,是僜人的家庭副业。主要有金属加工、竹木器制作和编制生产等。

  渔猎与藏族不同。僜人喜食鱼。捕鱼的主要方法是将口小腹大的竹篓放入流水中,鱼钻进竹篓后无法出来,将鱼捕获。

  (二)僜人的饮食

  僜人以玉米、大米、鸡爪谷为主食,其中玉米的吃法较多,可以烤着吃、煮着吃。食用时,先把玉米磨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然后同大米混合煮熟后,在同茶或汤一起进食。僜人喜欢吃蔬菜、野菜和肉类。在春夏季节,主要蔬菜和野菜有辣椒、黄瓜、菜瓜、四季豆、茄子、竹笋、各种菌类,秋冬季节主要蔬菜有白菜、萝卜、南瓜和干菜等,菜的一般吃法是用水煮,加肉类和辣椒、花椒、大蒜等。常用饮料主要是黄酒、白酒。

  (三)僜人的用具

  僜人的饮食用具主要锅,常用的锅是石锅、铝锅。筷子是当地群众自己做的竹筷和木筷。勺有竹勺、合成铝勺。一般铁盘用的较多。坐具有:毡子、垫子和藤椅及木凳。卧具有:以毛毯为主,底下垫毡子或卡垫。

  (四)僜人的出行

  解放前,僜**多居住在深山老林中,出行基本依靠步行,运送物资也依靠人力背负。

  (五)僜人的礼仪

  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的原因,僜人没有本民族的礼节。

  (六)僜人的出生

  生育是家庭里的大事。妇女在怀孕初期就要请巫师来送鬼,据说还分三种不同的内容,有时是请三个巫师各搞一个内容,有时是由一个巫师兼搞。要经过一个晚上,孕妇坐在屋里听其念唱。内容是祈祷吉祥顺利,生下的孩子聪明漂亮,不聋不哑不瞎不傻之类。如孕妇还在娘家,丈夫就须准备一头猪两只鸡送给岳父。在怀孕中期和临产时也都要这样送鬼。在整个怀孕期间,丈夫不能吃刺杀的动物,只能吃砍杀的。否则怕因此影响胎儿的发育。

  临产时不论气候如何孕妇都要走出门外找不易被人看到的地方生育。没有专门接生的人。有时是由长辈妇女有时是请邻近的妇女帮忙割断脐带札线,有的则产妇自己接生。有的不允许丈夫参与,有的让丈夫磨刀送线洗婴儿等。自己准备些破烂布或用毯子作为铺垫,以免婴儿粘上泥土。洗婴儿冬天用热水,夏天用冷水,都在室外。丈夫要给产妇送荞麦汤喝,过去生活困苦时吃荞汤也属难得的了。之后就把产妇从侧门移到旁屋或在后门旁临时搭小棚暂住。正门内墙壁是悬挂牛头的地方,认为有鬼魂在这里,所以孕妇和与孕妇接触的妇女都不能经过,以免冒犯鬼魂带来灾祸。要过一个月后才解除禁忌。

  婴儿出生后,全村都停止劳动一天,过四五天再停止劳动一天。认为如果不停止劳动,会使生育的浊气冒犯鬼魂从而使庄稼减产,谷物会烂掉。丈夫更不能去劳动,生男孩要停止劳动有的五天有的十一天,生女孩停止劳动有的四天有的十天。生男孩五天后,生女孩四天后,全村也都休息一天,这期间刀子和绳子不能借给外人使用,也不能杀牲,不能摸绳子,藤子和石头,只能做点打柴背水等杂活,否则据说小孩就长不好。而且口音不好,鼻音重。这时要在房门外插上树枝和草茎,外人就不再进来。

  产后十至十一天内,村里来探望的妇女都带来酒饭祝贺。送来的酒饭只要产妇没有动过,就认为不脏,全家都可以吃。这期间丈夫只能吃主食,认为吃了辣椒对小孩的眼睛不利。牛猪鸡等肉类都以不吃为宜。认为吃了勒死的猪或捅死的牛对小孩不吉利,吃了扭死的鸡则小孩的眼瞎会斜等等。变通的办法就是牛要砍死,猪要割死,这样才能吃。全家都要忌吃肉干,怕小孩将来又干又瘦。更忌讳吃蜂糖。怕再也取不到蜂蜜。也不敢吃山上的野味,怕以后难以猎获。

  产后第十或十一天,产妇迁入屋内居住。还要举行简单的仪式,请巫师来进行活动。把大竹子劈成夹板,上面涂放杀鸡时的鸡血、鸡毛,为婴儿祝福:愿小孩顺利成长,将来健康勤劳等。之后,产妇的父兄才来探视。一个月后,孕妇即可恢复劳动,解除禁忌。

  如遇难产只有请巫师送鬼,杀鸡杀猪祭祀。

  对九个月产下的婴儿不算早产。因为产妇坐月一个月,连同计算也算足月。对七八个月的早产儿或者有缺指,不哭等现象的都认为不吉利,难以养大,产后就埋掉。

  溺婴是老辈传下来的习惯。溺婴不分男女。在印占区较多。有的是由于家里广人多或小孩多,本来就缺粮,所以溺婴。有的一夫多妻的妻子怕有了小孩与丈夫共同居住不方便,为避免丈夫与另外的妻子同住而溺婴。也有的是私生子所以溺婴。

  除了溺婴之外,由于卫生条件差,小孩病死的也不在少数。

  (七)僜人的丧葬

  僜人早期多实行土葬,后来兴火葬。土葬无固定墓地,不设墓碑。火葬,将其尸体裹成胎儿状,搭灵棚,摆放衣物用品和粮食,供死者“享用”,然后焚烧尸体。数日后,在焚化灵棚,亲朋好友们向火中投掷小衣物等,让死者“穿用”。

  (八)僜人的禁忌

  人死后,禁止向死者的家属提到死者的名字。否则认为是莫大的不敬和侮辱。有的因此而发生严重的纠纷。违犯这个禁忌的要向死者家属赔礼道歉,并要杀猪宰牛宴请才能平息。有时因此引起械斗,死者亲属可以把对方的猪牛抢来杀吃。社会**是同传和支持死者家屠的。

  就是平时谈话中一般也都忌讳提到已经死去的人的名字,不论是同姓还是异姓的都一样忌讳。

  人死后,在一定时间内同姓的人都不得进行生产劳动。必须停止劳动以示对死者的悼念。认为这样才能得到丰收,否则就要使庄稼减产。停止劳动的日子根据死者的性别略有差别。从死者死亡之日算起,男子死亡全姓都停止劳动十一天;女子死亡则停止劳动十天。不在附近的同姓人得到消息可能要晚些,那就从得到消息时停止劳动,直到死者死后第十或十一天为止。即开始停止劳动的时间可以有不同,但最后终止的时间仍要保持全姓一致。如果得到消息时已经超过了死者死亡的第十或十一天,则只要补休息一天即可。

  不仅同姓的人要停止劳动,本村的外姓人也都要停止劳动一天。

  已婚妇女则算是转入丈夫的姓内,从而和丈夫的同姓人一致活动。卖给外姓人为妻的妇女则和外姓人一样只停止劳动一天。就是父母死去,已卖出的女儿也不例外,也是和外姓人一样只停止劳动一天。

  (九)僜人的节日

  僜人无固定节日,无“过年”的观念,也无其他节日

看过了啊,怎么又发了?
她像是一條清澈蜿蜒的河 任性地流過我的一生  
輕輕的洗去我的深沉 靜靜地陪我度過多少黃昏

xiao wai.gif (14.32 KB)

xiao  wai.gif

思念如水
  你的模样慢慢发黄
  直至成为一种习惯...
民族大融合说白了就是被同化
这也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我偷偷的爱上了冬日里的狼
返回列表